正在失灵的中国式营销
2016-11-09专题撰文刘春雄
专题撰文/刘春雄
正在失灵的中国式营销
专题撰文/刘春雄
这两年的营销节奏有点乱
都是销量下滑惹的祸
不得不承认,这两三年传统企业的营销节奏被打乱了,是不正常的。
营销节奏被打乱,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面对互联网,特别是电商,无所适从;二是面对销量持续下滑,应对失当。
最近两三年,传统企业的销量一直在下滑。这是多数企业从未经历过的,企业的营销节奏就是为此被打乱的。
营销节奏被打乱的一个表现就是:正常的营销工作没有了,大家都在做不正常的工作,结果造成营销工作的恶性循环。
应急反应,节奏乱
一个人,一个企业,面对突发状况,会有应急反应。因为没有预案,没有经历,只能是应急反应。
多数应急反应是本能的,不是专业的,本能的反应就是自我保护,这是人的本能。行业销量突然下滑,就在企业的预料之外。
应急反应不奇怪,奇怪的是过去两三年一直处在应急反应之中。
中国企业过去一直处在增长之中,企业的差别是增长率的高低之别,因为行业是增长的。
然而,2014年多数传统企业,特别是快消品企业,突发状况:几乎所有企业销量都在下滑。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包括部分前几年增长势头不错的小行业,也突然陷入下滑状态。
2014年是下滑的,2015年还是下滑的,2016年还有很多企业也是下滑的,这确实是前所未有。
如果说以前只有行业做得较差的企业销量下滑的话,那么这一轮下滑的特点是行业龙头企业普遍下滑。
这算不算突发状况?这是不是在预料之外?也许有些行业研究做得好的企业有心理准备,相信多数企业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没有心理准备,但销量确实下滑了,于是,多数企业进入了“应急状态”:保销量。
企业的正常营销节奏,就被保销量打乱了。
从“做增量”到“保存量”
也许从现在看,2014年的销量下滑是正常的,但当时一定不会这么认为,很大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是行业在下滑,通常会认为只是自己在下滑。
要知道,过去的营销节奏是做销量,其实质是“做增量”。既然是“做增量”,就一定是与增量相关的工作。
我过去就一直提倡,业务员一定要做“与销量增长相关”的工作,过程考核也与此有关。销量下滑后就要“保销量”,其实质是“保存量”。
从“做增量”到突然进入“保存量”,营销节奏肯定被打乱了。更可怕的是,企业这样做其实是无意识的,因为应急反应本身就是无意识的,否则怎么说是本能反应呢?
恶性循环的“保存量”
销量下滑了,短期内怎么“保存量”?做过销售的人都不陌生,一定是所谓的“促销”,利用促销政策压货、占仓。营销界过去有一个说法:没有完不成的销量,只有完不成销量的政策。
有了促销政策,渠道短期内是可以压货的。货压下去了,会给人一个错觉:销量是挤出来的。过去压货,其实就是一直奉行这个理念:挤销量。
哪知此轮下滑不同以往,就是销量竟然挤不出来了。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因为压下去的货消化不了,于是大量“临期品”要求退货,“短保产品”尤其严重。不退货肯定不行,因为如果不退货,下轮压货也无用了。
前期做“压货”,后来再处理压货的问题(临期品)。营销队伍的时间和工作就被消耗在这两项工作上了,因为这两项工作是压倒一切的工作。别的工作可以不做,“压货”保销量一定要做,处理“临期品”工作不得不做。这还只是第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压货越来越难,只有出台更大的政策,通常是“坎级政策”。“坎级政策”的坎级越大,压货越多。但是,坎级政策也意味着小终端得不到政策,反而是那些“二批”能够吸纳政策。
于是,第二个恶性循环开始了:坎级政策越大,能够得到政策的小终端越少,最后做“二批”代替了曾经流行的“深度分销”,企业的终端覆盖率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了销量。
我之所以提出“营销节奏”被打乱,就是因为很多企业陷入了上述两个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跳出恶性循环,回归正常节奏
2014年,销量下滑,人们认为不正常。这是正常的反应,“保存量”没错。
2015年,销量继续下滑,很多人还认为不正常。这也属正常反应。不过,已经有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2016年,已经有更多的企业意识到,销量下滑是正常的,过去的应急反应才是不正常的。有的企业开始调整了,而且有些调整得还不错。
企业完全放弃“保存量”肯定不行,因为对手还在压货。
回归正常,也不是回归到原来的状态,因为增量几乎已经不可能。
回归正常,一定要弄清楚:以后的正常营销是什么?
如果不谈互联网,我认为以后的正常营销在于如何推广中高端产品,实现主流换挡,结构调整。
主流换挡,会死在传统套路上
经过这几年的“普法”,主流换挡好像已经成为共识。反正销量下滑早已成事实,厂商已不指望销量增长。越是行业老大,越知道行业下滑就意味着老大下滑。
销量下滑,利润还要增长。这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思路就是“主流换挡”,即打造新的主流产品,也就是升级产品,以结构调整应对总量下滑。
认同了主流换挡,但真的做起来,发现并不顺利。产品换了,营销套路换了吗?
主流换挡,不能还是老套路
【案例1】一家快消品企业,销量一直增长了30多年,去年销量首次下滑。前几个月推出了换挡新品。由于厂家一向强势,代理商在铺货时很配合。然而,由于保质期较短,新品很快临期,而销售情况不好。于是,厂家被迫降价促销。
【点评】这是传统产品的老套路:新品上市,先铺货,再做促销推广。这套做法,过去一直有效,现在为什么失效了呢?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大变化。
变化:高端消费者转移到哪里了?
渠道为王时代,消费者都在渠道,推广新品做好渠道铺货就行了;后来,高端消费者转移到商超,做好终端促销推广就行了。现在的高端消费者在哪里?
一家国际零售巨头的采购总监说:“过去商超有两个高峰,上午是大爷大妈家庭妇女,下午是上班族,下午是高端消费。但是,现在下午的销售高峰没有了。”
既然高端消费不在通路,不在商超,那么,在通路和商超做高端新品铺货、促销有用吗?
营销专家方刚老师说:“深度分销的做法(铺货促销)是销量神器,却是高端杀手。这是在用做规模的思维做价值。”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既然高端消费者不在通路和商超,那么他们到底在哪里呢?
每个行业可能有极大的差别。如果连高端消费者都不知道在哪里,那么就别做高端新品。
【案例2】一家啤酒企业去年推出高端新品,品质不错,凡是品尝过的都说好,广告力度也很大。但有两个现象:
一是品尝过想买的买不到,因为终端没货;
二是已经铺过货的终端说不好卖,不再进货,而且不再主推。今年加大了广告力度和铺货力度,但仍然效果不理想。
【点评】天上打广告,地下铺货。这曾经是极其有效的办法,现在怎么失效了呢?我认为这里有个巨大的变化。
变化:高端消费受什么影响?
过去的“双低”消费受电视影响很大,凡是行业巨头,无不在电视上大投入。但是,现在做传播时必须关注两个现象:
一是高端消费者本来受大众传播影响就不大,即使没有进入互联网时代,电视广告也不一定有效,比如奢侈品就基本不在电视上做广告;
二是互联网时代,高端消费者是否受互联网影响呢?这是肯定的。我觉得高端消费,圈层的影响最大,就是高端熟人之间的推荐。互联网本身也正在变成大众传播,对于高端消费者,互联网不过是扩大了圈层的圈子布局。
【案例3】恒大冰泉。鉴于大家都知道这个案例,我直接进入点评。
【点评】恒大判断矿泉水升级是对的,产品也是不错的,互联网传播和电视传播,铺货做得也不错。然而,为什么恒大冰泉广受批评呢?
判断一:高端不是大众。高端之所以是高端,就在于它不够大众。当然,若干年后也许可能是大众,大众也可能偶尔消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决定了它很难大面积铺货。现在确实有股把高端当大众铺货的现象。
判断二:高端变大众是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爆发式的。所以,把高端做成爆品可能是错误的思维。
判断三:高端量小但价值高。常规产品是低毛利高销量,走规模的套路。高端产品销量小,但一定要保持很高的毛利率,比如,常规产品可能毛利20%~30%已经很高了,而高端至少50%以上,有的可能超过70%。
主流换挡的营销方法论
品牌靠打广告,销售靠铺货促销、深度分销。这是常规产品的营销方法论。
多年来,这套常规产品的营销方法论已经深入人心,尽管当时推广这套方法论也很难。
互联网时代,高端产品的套路或者营销方法论是什么,现在很难有标准答案。如果真有标准答案,说明“正在”已经无用,就如同上面讲的常规产品营销方法论一样。但是,我可以提出几个关键概念:
概念1:KOL
KOL就是关键意见领袖。常规产品,可能通过大众传播“煽动”起来;高端产品,要找准KOL。有个形象的比喻:KOL=互联网盘中盘。
KOL是干什么的呢?
就是营销传播发起的原点,他们能够影响别人。说白了,就是精准传播的起点。
找KOL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打准KOL。KOL有四个选择标准,一、爱尝鲜;二、爱分享;三、专业;四、有影响力。够两条就是KOL,够四条是极品;二是有足够的KOL数量,形成较大面积的传播覆盖。
概念2:体验
有的人相信体验,如KOL,眼见为实;有的人相信熟人;有的人相信大众传播。高端消费是前两种。所以,找准KOL后,要让他们体验,然后传播,即使免费体验,也一定要体验。
概念3:圈层传播
圈层传播是在熟人之间的传播,进入互联网后,圈层传播大有被社会化营销替代之势。现在看来,高端产品仍然以圈层为主,利用互联网手段传播,越是高端越难。高端圈子,或许在接受新思想上比较快,但通常在生活上是相对保守的。
抢占新主流价格带
主流换挡概念提出后,很多人很迷茫: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新主流?
所谓新主流,是针对老主流产品而言,也就是下一个阶段的主流产品。既然是主流产品,一定是下一个阶段销量最大的产品。
在最近的换挡,有的做的是细分产品,未来销量不大,无法成为主流;有的做的档次太高,成为新主流的时日太远。
抛开产品的具体性能不讲,我觉得新主流大致有两个指标:
一是大众化,还是要做大单品,要做消费者最大公约数。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没有大单品了,我不认同。就像以前讲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的,其实现在更加中心化;
二是抢占新主流价格带,新主流产品必须在新主流价格带上。
主流换挡,意味着价格带往上提升。谁抢占了新主流价格带,谁才能成为新主流。
比如,现在瓶装水的主流价格是2元/瓶,新主流一定是3~4元/瓶。高于5元/瓶,不是新主流,而是未来主流。
再比如,目前的方便面主流价格是5元以下,新主流应该是5~8元,超过10元的就是未来主流,短期内很难形成销量。
一个品牌是有价格带局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厂家,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在推新品的同时,也在推新品牌,也有采用双品牌策略的,总之,新价格带的产品是要有新形象的。
一旦抢占了新主流价格带,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
过去,因为企业都是“双低产品”,集中在最底层的价格带,所以品牌之间的差异不大,相似度极高。随着新主流价格带地不断攀升,未来某个品牌可能将属于某个价格带,超出这个价格带,品牌将丧失价值。
现在企业的转型,还只是在推高端新品,对抢占新主流价格带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其实,这个才是核心,关键中的关键。
这些中国式营销词汇正在消失
中国营销对世界营销的丰富,就是诞生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营销词汇,在西方国家的教科书上找不到的营销词汇。
在《中国式营销》一书中,我与金焕民老师把中国式营销的核心元素总结为几个汇:交互营销、机遇、销量、渠道、促销、导购、策划、推销、产品。
不是说中国营销只关注这9个词汇,而是这几个词汇很中国化,甚至已经不是西方教科书中所表达的本义。
正是因为有这些特殊的营销词汇,我们发现即使在大学里营销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一线也束手无策,因为中国营销不按西方教科书的套路出牌。
其他还有一些中国专有化的词汇,如铺货、深度分销、终端拦截、终端推广、理货、二批、占仓等。这些词在中国营销的某个阶段曾经非常重要,但随着中国营销的成熟,正在逐步退出。当然,在不同的市场退出速度是不一样的。
深度分销
中国曾经经历过“品牌驱动”还是“渠道驱动”之争,实际上,中国成功的企业,口里喊的是品牌,做的却是渠道。因为纯粹的拼品牌,凭什么拼得过跨国公司?
渠道驱动,经典的做法就是深度分销。因为中国零售终端“小而散”,只有深度分销能够解决直过终端,接近消费者。
凭什么中国企业能够做深度分销,而跨国公司很难?
因为深度分销说白了就是“渠道人海战术”。在中国做得较好的快消品跨国公司,如宝洁、可口可乐,实际上也在做深度分销,但整体来说,跨国公司一方面凭借品牌力,对深度分销需求量不那么强烈。
另一方面,深度分销是人海战术,跨国公司的人力成本很贵,做不起。即使是深度分销做得好的本土企业,也是“进一步,退半步”,否则真的做不起。
其实,深度分销起作用有三大前提:一是有足够的增量空间,增量能够弥补费用的增长;二是渠道有下沉空间;三是人力费用足够低。
现在看来,深度分销的三大前提基本没有了,再加上行业封顶,企业的精力不在深度分销上,而是大力度的促销上。
“二批”和“省代”的回潮,可以看作是深度分销终结的标志。大企业已经不需要做深度分销了,小企业也没有能力做深度分销了。
打人海战术的深度分销做不下去了,但随着SaaS系统和B端电商的普及,互联网技术手段已经能够实现深度分销的目的。从此,打人海战术的深度分销真的要从中国营销词典中消失了。当然,现在仍然有少数企业在坚持,但已经不是主流了。
铺货
铺货这个词曾经非常关键,企业的考核中经常有“铺货率”之说,新品上市,是一定要铺货的。可口可乐、绿箭等品牌,非常自豪于它们的铺货率在全国是最高的。
不论是品牌产品还是非品牌产品,只要把货铺下去,就有销量。所以,当时的销售逻辑是:产品→渠道(铺货)→消费者。
直到现在,铺货仍然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最近的一些案例,可能让热衷铺货的人非常沮丧。在产品提挡升级过程中,发现新一代产品不再符合原来的铺货逻辑。比如,铺货很好的恒大冰泉,就出现很大问题。
过去,有一个时期基本上是铺货就能卖,我觉得有两个前提:
一是当时的主流产品是“双低产品”(品质到底限,价格到底),差距不大,只要符合两个条件就基本能卖:就是见到(铺货),推广活动(促销)。
二是铺货初期一般有足够的政策,新品能够成为终端的“首推产品”(高毛利产品),终端愿意向消费者推荐,而且推荐成功率极高。
铺货效果变差,是现在厂家推新品面临的极大难题。我认为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主流换挡的产品,消费者接受新品变得困难。因为主流换挡的产品,目前不是主流,而是未来的主流,目前是细分产品,不是所有终端都能够卖得动,也不是终端地推荐都有效;
二是随着终端超市化,终端主动推荐少了,用利润解决“首推产品”不灵了;
三是互联网传播诞生了新的推广方法,比铺货加推广更有效。
厂家推新品,原来习惯于“空中广告”+“地面铺货”+“终端促销”,这套曾经非常有效的方法,现在不灵了。
我不是说铺货这个概念不存在了,而是讲通过铺货推广新品的方法不灵了。当然,产品要卖出去,肯定是需要铺货的,终端没货,产品怎么卖出去?
未来的新品推广,我觉得可能会倒过来:先推广,再铺货。铺货虽在,但逻辑变了。
终端拦截和终端推广
终端拦截和终端推广,绝对是中国特色。这种以终端干扰消费者的方式,竟然能够大行其道,并让零售业国际巨头们接受,可见中国市场改变世界规则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终端拦截和终端推广,也是基于人海战术的中式营销。以后,凡是基于人海战术的营销手段,可能都会逐步萎缩乃至消失。
终端拦截和终端推广有效,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很容易被改变。在“双低产品”作为主流产品的年月,不同品牌厂家的产品差异确实不够大,消费者也容易受促销等政策诱惑。
随着主流换挡,这种情形要发生改变了,越是高端消费者,越不容易受政策诱导,越是有自己的消费理解。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介入营销,出现了新的社会化营销的推广方式,几乎完全改变了过去依赖人海战术搞终端拦截和终端推广的逻辑,而且非常有效。
理货
理货曾经是一个营销工种,有人专司理货。理货现在仍然存在,而且短期内还有加强之势。我判断,这项工作也将逐步退出。
理货的理念,源于排面越大,销量越大。正如“销量是挤出来的”理念一样,销量也是排面挤出来的。
中国的理货,其实是恶意干扰对方。把竞品排面压缩,把自己的排面扩大。竞品反过来也这么做。其实是恶意竞争。
从商家的赢利逻辑讲,某个厂家销量最大化的陈列,其实对商家是不利的。可惜,中国的商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不多,反而以收取陈列费的名义在做损害商家利润的事。
理货,看似商家利用了厂家的劳动力,自以为得意,其实不知道真正的受害者是自己。因为对厂家有利的事,不一定对消费者有利,不一定对商家有利。
当然,理货逐步退出,还不是因为上述原因。我认为核心原因有两个:
一是访销逐步替代车销,甚至将来新的营销方式代替访销,顺带做访销的人没有了;
二是随着人力费用的提高,理货这项高度依赖人海战术的方法做不下去了。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占仓
最近两年,以促销的名义,行渠道占仓之实,正大行其道,我凭什么说占仓将会消失呢?
我认为这恰恰是占仓最后的疯狂。
渠道促销,然后占仓,争夺渠道资金、挤占对手。这是促销占仓最初的目的,而且早期做得好的,确实达到了目的。
最近我发现,所有的占仓其实正在害了厂商自己。举个例子,现在短保产品的厂家和经销商,有大量时间用于处理临期品。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临期品呢?
这就是占仓的结果,用大力度的政策把产品压到渠道,然而渠道消化不了,厂商无奈,只好收回临期品。如果不回收,问题更严重。
占仓过程中,厂商做了两个无用功:一是占仓是无用功;二是回收临期品是无用功。其实,大量的临期品正是占仓的结果。
过去要占仓,源于一个简单而朴素的认知:销量是挤出来的。在行业增长的年月,这个道理是成立的。然而,在行业封顶的时代,这个道理并不成立。
占仓的完全消失,或许需要时日,但从逻辑上讲,它已经进入最后的疯狂。
未来不占仓了,营销怎么做?现在正在推行的区域“统仓统配”,我觉得几年后会大行其道,随时保证终端有货,只要保证终端有货卖就行。以最小量的资金,做最大的销量,这是未来配送的目标。
我现在讲的那些即将从中国营销词典消失的词汇,并不是说它们现在已经消失。如果真的已经消失,我也不会讲了。我讲他们消失,只是代表了一种趋势。如果这些词汇在你的公司或工作中已经消失了,说明你在告别落后。
重建营销系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先讲一个先知先觉的故事:2009年,现统一大陆区总经理刚上任统一方便面业务时,做了三件事:一是大家熟知的力推老坛酸菜;二是多数人不知道的砍掉了大约5个亿的毛利低于盈亏平衡点的产品(占总销售额超过20%);三是同期慢慢培育汤达人等换挡产品。
过去,我们只看到了老坛酸菜的成功,实际上,统一提前做了大家应该做的事。所以,我们看到,统一与主要竞品相比,销量不到竞品的一半,利润却比竞品高。
统一是个先知先觉者,直到现在,很多人还看不懂统一。我觉得统一与其他快消品企业相比,在营销目标上,多数企业的目标相对单一,就是“增量目标”,而统一有两个目标“增量和结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企业营销系统的驱动力不一样。可以这么说,统一比多数快消品企业更早地重建了营销系统。
可能有人会质疑,不就是从销量增长转为结构调整吗?不就是从卖“双低产品”到主流换挡吗?
最近不少企业推广主流换挡产品的失败已经证实,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这是营销目标和方向的改变,这是营销方法和管理方式的调整,这需要一系列的改变,甚至是一代营销人的调整。
总的来说,需要重建营销系统。
中国市场在成熟,营销方向在变化
如果对中国目前的市场变化做一个简单结论的话,我认为是:中国市场正在从“以增量为主的成长性市场”,向“以结构为主的成熟性市场”转变。
从营销目标和方向变迁角度讲,我把中国营销分为三个阶段:
2013年及之前,营销的目标是:销量增长。
2014年至2016年,营销的目标是:保存量。
2017年之后,营销的新目标:抢占新主流价格带(调结构)。
2013年之前,快消品行业总量在增长,年度差别是增长率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也是增长量不一样。有的时候,甚至20%的销量增长都只能算低增长。
对于增长,这曾经是营销人不言而喻的目标,考核一定是围绕销量增长进行的。
2014年至2015年,快消品行业龙头的销量都在下滑,2016年部分企业恢复增长。此时,企业的目标自然变为“保存量”。“保存量”只是过渡阶段的工作。
2017年之后,相信多数行业会停止下滑,“保存量”过程结束,但是,由于主流换挡,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的目标是调整产品结构,确保利润增长。此时,企业的目标和方向会再次发生变化。
营销系统的变迁
一个营销系统,包括组织架构、营销队伍构成、营销目标、考核系统,以及相应的营销方法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企业的营销系统。
在增量阶段,从营销目标上讲,主要是增量,结果考核也是增量。相应的营销方法,如深度分销、铺货、促销推广,都是以增量为目标的营销方法。这些营销方法相应的指标系统,也变成了企业的过程考核目标。
也就是说,企业的整个营销系统,以确保销量增长为目标。方法与目标和结果是对应的。
到了近两年“保存量”阶段,企业基本放弃了深度分销、铺货、终端推广等方法,改之以促销、占仓等应急方法,营销目标与方法也是对应的。
那么,如果现在的目标是主流换挡,结构调整,那么,上述营销系统还适应吗?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改变了考核目标吗?
我认为,企业的整个营销系统都需要重建,否则,仅仅改变目标是没有用的。
重建营销系统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曾说道:深度分销、铺货、终端推广、终端拦截、占仓、理货,这些曾经中国营销的主流营销方法,将会过时,将会从中国营销词典中逐步消失。这也是宣告:企业必须重建营销系统,以应对从销量增长到结构调整的转型。
在新的营销系统中,我认为将会有两个模块:一个是老主流低成本保存量的模块;另一个是推广主流换挡新品的模块。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即使是老主流产品保存量,传统的营销方法仍然不适用了。因为传统营销方法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人海战术。比如,深度分销、铺货、理货等传统方法,都是以人海战术为前提。然而,由于成本的提升,人海战术肯定不适用了,所以“保存量”也得有新方法。
老主流产品低成本保存量的营销系统
这个系统首先有两个前提:一是客情关系熟悉;二是产品不需要推荐。因为销量增长困难,所以需要低成本的完成保存量。
低成本完成“保存量”,不是打人海战术。这就需要依靠互联网工具,精准渠道管理。
1.从车销到访销,然后到自主下单
车销是在人力费用很低情况下产生的,从车销到访销(不管是SaaS访单系统,还是B端电商的下单系统,均可视为访销系统)是一次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然后到终端自主下单,将是又一次费用降低。
2.利用第三方统仓统配系统,降低配送成本
配送系统第三方化,这是必然趋势,不可阻挡。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配送成本,当增量没有的时候,降低成本就成为必须思考的方向。
3.利用B端后台系统实现精准渠道管理
所有下单互联网化,后台系统的大数据就成为渠道管理的关键,比起现在渠道管理的无目的拜访、高密度拜访,后台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将用较少的人员,实现精准渠道管理,效果比现在的深度分销将更好。
新主流产品的推广系统
什么是新主流?
主流换挡的概念提出来后,不少人以为主流换挡就是做中高端,或者做高端细分产品。我认为有两个标准:第一,产品肯定要升级;第二,要是下一阶段的主流。所谓主流,就是行业销量最大的产品,一定不是细分产品。
以方便面为例,现在的主流是5元以下,新主流应该是5~8元。如果是10元以上,就不是新主流了。
新主流产品就意味着现在还不是主流,还不能全渠道销售。最近一些企业推广新主流,还是采用原来的推广方法,搞全渠道铺货,然后是促销推广,然而市场根本不买账,铺货之后就是大面积收货。这可能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推广方式的失败。
新主流的推广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推广人员大大精减,不再打人海战术。这也是人力费用上涨的必然结果。
第二,不再采取全渠道推广和大面积派送方式,而是精选终端(有新品推广能力的终端)和KOL(关键意见领袖),采取点穴式的推广。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互联网对营销最大的影响不是电商,而是营销传播。借助于互联网传播,以精选终端和KOL为传播原点,从而实现精准传播。当然,由于互联网传播手段时刻在变,营销传播方式也会不断变化。
第四,新主流产品推广,抢占新价格带是关键。过去的主流产品是“双低产品”,价格带没有拉开。从新主流开始,一定会拉开价格带。但是,价格带是逐步向上提升的,谁率先占领了新价格带,谁就在这个价格带有发言权。可以说,老主流的产品,在新价格带的影响力并不大。
从上面设想的新营销系统里,传统的深度分销、铺货、促销、占仓等工作,基本上没有位置了。
重建营销系统,从人员结构、组织架构、主要营销方法、销售目标、考核手段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融入互联网的元素。
可以说,主流换挡与互联网基本无关。但是,主流换挡过程中的营销系统重建,必然吸纳互联网作为基本工具。
营销以变应变
所谓的适应,主要是适应环境的变化。
中国营销最大的变化有三点:
一是中国从成长性市场进入成熟性市场。这个与互联网基本没有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二是互联网无论作为工具,还是作为思想方法,对营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营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并且加剧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最大的影响是传播,因此必然对营销产生影响。
三是中国人力资源偏紧,人力成本上升,以及90后入职对营销体系的影响。中国以前的营销方法,很多是以人海战术为基本前提的。
上述三大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中国原来的营销系统很难适应现在的营销环境,重建营销系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