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西藏旅游新契机研究
2016-11-09尼玛
尼玛
摘 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西藏传统的旅游业已经发生悄然变化,当前西藏旅游业逐渐向生态、文化、服务、旅游综合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个旅游产业链。但如果要充分发挥关联产业的带头作用,使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那就一定要对传统的旅游模式进行大力调整,重新对西藏旅游产业进行定位,将其提升到新高度。本文结合目前西藏旅游的实际情况,对西藏旅游进行研究分析,并为西藏旅游产业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几点建议,希望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常态;西藏旅游;新契机
一、引言
西藏自古以来就给人一种神秘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提出、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近年来西藏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西藏地区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示在世人面前,从此人们对于西藏有了更多的了解。西藏是我国重要的一部分,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而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具有非常强大的辐射作用。所以,西藏地区应该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促进西藏地区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西藏发展旅游业所拥有的优势条件
要想发展区域经济,一定要有可靠的产业作为支撑。在西藏经济发展进程当中,旅游业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条件。
(一)内部优势条件
内部优势条件指的其实就是西藏所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地貌奇特,变化多样,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同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起构成了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体系。当前,西藏的旅游自然资源有很多,主要有五大类别,分别是地貌景观、生物资源、水资源、民族文化和文物古迹等。地貌景观主要指的是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这类旅游资源是不可代替的,而西藏独特的地质地貌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拥有的,所以这类旅游资源具有不可代替性和垄断性。有关数据统计,西藏目前拥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至少5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超过40座,还有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不计其数,这些高海拔的山峰由于极少遭到人类的践踏,几乎都保持着原有风貌,披上了非常神秘的色彩,这吸引了全世界很多探险者、勘探者前来实地考察。例如,最典型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喜马拉雅山,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登山者慕名而来,尝试将它征服。
生物类旅游资源就是动植物资源,包括野生动物、森林、草原在内的都属于生物资源,这种资源既有脆弱性又有多样性,同时还是一种再生资源,具有再生性。西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广阔的草原,比如可可西里;原始森林,比如雅鲁藏布江峡谷;还有一些著名的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比如牦牛、藏羚羊等,比如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区。这些独特的生物资源对于游客来讲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水资源包含冰川、河流以及湖泊等。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有“世界屋脊”之称,因此是很多河流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水体资源。著名的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都是发源自青藏高原;湖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冰川就更多,单单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冰川就是800多座,比较著名的有音苏盖提冰川。
西藏拥有许多文物古迹,大约有各类文物点2000多处,正因为此,西藏也被人称为文物大省。文物古迹是一种价值难以衡量的旅游资源,这也使得很多游客或者探险者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探索。同时,西藏也拥有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语言、服饰、饮食、信仰、节日等等都可以很好的反映西藏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而西藏要发展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将成为重要资产。以藏传佛教为例,西藏现有寺院2000多座,积累了包括藏族医学、文学、历史在内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史料,而且这些寺院一般修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吸引力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外部优势条件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国家对于西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从21世纪初提出西部大开发开始,西藏地区已经享受到了许多政策上的优惠,旅游产业作为支撑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自然包括在其中。每年国家都会为了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西藏地区投资一些工程项目,给西藏地区下拨大量财政资金,选派一些年轻优秀的干部到西藏,参与西藏的经济建设。2010年,在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要着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产业,将西藏打造成为重要的世界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总而言之,自从1952年西藏建立地方财政开始,国家基于西藏优惠政策就从没断过。2015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西藏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纪元。所以,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优势,这些优势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三、新常态下如何抓住西藏旅游发展的新契机
新常态下,西藏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旅游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使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改变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重新对旅游产业进行评估定位,走出一条富有西藏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以下是笔者对于新常态下,西藏旅游产业如何抓住契机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的结构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起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结构体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建立生态旅游结构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分步进行。首先,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整个环境的承受能力,将原有的粗放型开发模式摒弃,采用绿色生态型的开发模式,从而走出一条具有西藏民族风情的精品、高端的特色旅游道路,保证资源充足,能持续开发利用。第二,生态旅游概念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所以,要想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结构体系不但要同国内生态旅游机构合作交流,还要同国际生态旅游靠近,赋予生态旅游全新的概念,同时虚心吸取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力求将西藏打造成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功能
因为西藏自身地域的特殊性,所以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并结合市场调节作用,共同将西藏旅游产业推向世界。首先,政府一定要保证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其次,国家对西藏地区的扶持政策应当重点放在旅游产业,促进西藏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第三,政府部门一定要同有关企业加强合作,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大力对西藏进行特色宣传,企业则宣传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再有,倡导自治区人民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最后,政府需要整合好资源开发权的问题,积极对各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利益合作关系。
(三)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第一,对内部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发展交通,改善交通不便的情况,从而降低游客旅游中的交通费用,不断提高配套设施水平以及旅游服务质量,学习科学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序竞争的经营体系。第二,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优化,适当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旅游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不会造成淡季时一些基础设施的浪费。最后,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主要有度假、探险、观光、探亲访友以及考察等,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生态旅游、徒步旅游以及自驾游等旅游产品。另外,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到旺季项目的规划,还应当注意淡季时候的项目规划,结合西藏地区的特色,发挥出地域优势,尽量开发出一些新奇、有吸引力并且富有民族风情特色的独特旅游产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四)提高关联产业综合服务能力
新常态下,西藏的传统旅游业已经逐渐转变成集旅游、文化、生态以及服务为一体的大旅游综合产业生态链。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具有信息含量大、辐射作用强以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中辐射作用强具体表现在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上面,例如餐饮、交通、商业以及公共设施等,这些都对西藏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西藏旅游产业要想进一步提升,就不得不提高大旅游综合产业生态链的服务能力,不断添加新的旅游元素,将娱乐、参与、观赏以及享受融为一体,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提高了旅游经济效益。
(五)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契机
“一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战略构想,它倡导了有关各国之间要建立一个互利共赢的共同体。而在最终的规划中,西藏被划进了“一带一路”主线之中。所以,西藏的部署格局应当是加快南亚大通道的建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南亚个各国家经济走廊,推动喜马拉雅经济带的建设。
(六)大力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由于西藏地区相对比较落后,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人才相对比较短缺,因此投身旅游产业的人才比较缺乏,旅游产业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同时又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引进优秀人才,甚至还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这成为了制约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西藏旅游产业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借助国家的力量,从外面聘请优秀人才。
四、结语
总之,西藏作为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以及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一定要充分认识并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尤其在当前新常态下,国家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企业,西藏旅游产业作为西藏地区的支柱产业,更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朱普选. 西藏旅游资源的地域特色及其开发评价[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28-31+44.
[2]陈通,章奇志,吴延兵. 基于比较优势的西藏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37-41.
[3]姬梅. 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选择[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51-57+138.
[4]李强. 试论西藏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战略[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88-92.
[5]刘忠杰,王生朝,王宏,乔丽,阮冬燕. 西藏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西藏科技,2013,0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