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制度为食品质量保驾护航
2016-11-08陈之秀
陈之秀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关心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的核心,是食品的质量。为解决好食品的质量问题,从国家到社会,从企业到民众,都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提出了许多好的办法、好的思路,而溯本清源,理清脉络,是解决好食品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此,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
根据记者的提问,魏传忠会长就食品追溯技术全产业链的发展谈了几点意见。
一、追溯技术是响应政府要求,对食品质量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下最大气力抓好”;李克强总理强调:“人的生命最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这一切,为新时期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明确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这意味着,追溯技术已从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追溯技术也由此成为国家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管的有力政策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将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作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建设追溯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规划,确定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产品名录,明确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具体要求。
这个《意见》,是国家系统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旨在建立强大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坚持以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完善食品质量监管的各项基本环节和制度。从源头治理,讲的就是溯本清源,就是追溯。
二、追溯技术是世界各国对食品质量实施管理的有效措施
21世纪是讲究质量的世纪。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同时提出了把“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写进“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立足发展新阶段,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国质量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南。
魏传忠说,我在质检部门工作几十年,质检部门特别是检验检疫系统承担着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越来越认识到追溯在食品质量保障工程中的重要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042:1994)把追溯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就是利用已记录的标记追溯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处场所或类似产品或活动的能力。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强制要求在其境内销售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欧盟自2002年起,要求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牛肉必须具备可追溯性;欧盟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规》(EC)178/2002,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对于进口食品,不具备可追溯性的禁止进口。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生物反恐法案”,将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强制要求企业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管理。根据该法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国内外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藏供人和动物食用的食品生产企业,在2003年12月12日前向FDA登记,以便进行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日本2003年颁发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国内牛肉可追溯导则》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规定:牛肉食品的加工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从2004年12月1日开始,分别提供从屠宰场到零售出口的可追溯信息。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对食品的可追溯性做出法律规定。
就追溯机制而言,在国际上以欧美、加拿大为代表,都是由一个独立的或专门设立的部门对行业产品追溯进行统一管理。在信息管理上,美国建有国家动物标识信息系统,澳大利亚建有国家牲畜标识计划数据库,这些都属于国家级别数据库,对录入的信息有统一标准,由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
因此,追溯体系的建设,是采集和记录食品产生、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三、追溯技术是品牌保护、安心消费的有效保障
我们知道,当前的食品市场上,许多大企业、名企业、品牌企业都在着力于生产符合标准、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好食品;但正是这些好品牌的食品,被许多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仿冒假冒、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这不仅给大企业、名企业、品牌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损害了这些企业的形象;同时,也极大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国家工商部门、质监部门以及当事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却无法根除、杜绝这些恶劣行为的发生。
魏传忠认为,采用追溯技术,建立追溯体系,对解决仿冒假冒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武器。那就是,食品企业生产的所有食品,都通过追溯技术手段采集和记录食品产生、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让进入市场的食品“戴上”追溯的标签,从原料来源、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实行追溯;让“李鬼们”自己现形,没有藏身之地、容身之所;让仿冒假冒产品彻底暴露在人们面前。企业也将由此维护好精心打造出来的品牌形象, 不再受不法分子的伤害和损害。
同时,大家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处在市场经济的链条之中。在生活中,当其购买食品时,总担心买到不安全的食品。这种消费心理是极为正常的。究其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广大消费者频繁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缺乏对食品质量进行专业性的判断。
追溯技术的应用,对消除广大群众在消费过程中的担忧心理,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为追溯,可以让消费者不需要掌握或学习食品生产的相关专业知识,就能对食品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解和判别;对产品真伪进行辨别。当消费者不再为买到假货而担惊受怕时,必将促进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升消费能力,形成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的良好局面。
四、积极发挥学会职能,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追溯信息服务平台
魏传忠说,中国检验检疫学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国家质检总局主管的全国检验监测检疫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学术社团组织。学会自2013年11月11日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学术化、技术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发展定位,致力于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致力于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热情服务经济发展,共同保障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2014年9月,在APEC食品安全论坛期间,学会发起成立“全球农产品食品检验联盟”。2015年3月,学会举办了以“食品安全 全球共治”为主题的博鳌论坛质检分论坛;同时,与美国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法国达能集团分别签订了实施食品安全培训的合作协议;2015年4月,主办了“第七届国际食品安全发展论坛”和“第十三届国际奶业大会和乳业论坛”。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从行业管理到行业发展,从食品安全到重点检测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对话,促进了政府部门和行业的有效沟通。
为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发挥学术性团体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握好政府职能转变机遇,主动承担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学会决定成立“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产品质量追溯专业技术委员会”,以期通过开展一系列追溯技术的学术交流活动,针对不同产品和生产流通领域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采用简便适用的追溯手段,推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食品质量追溯能力和水平;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追溯信息服务平台,让更多优质安全的食品和农产品通过追溯技术手段,快速、便捷、放心地推送到百姓面前;提升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使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魏传忠表示,我们将秉承学会的发展理念,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建设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共同开展追溯技术应用与推广,共同构建起食品质量与安全防线,让广大消费者共享“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