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蝉意
2016-11-08刘东华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1期
刘东华
曾经,很不喜欢蝉的聒噪。
炎炎夏日,昏昏欲睡,看不见蝉的影子。其时,它正藏在清凉的树荫处,一声声吟唱,此起彼伏。像附近寺院的早课,磬声禅乐,早早就把人叫醒了。
蝉是善于入静的。一只蝉,从虫卵,到幼虫,据说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在土层下,经过漫长的闭关,修养、生息,这是一段完全茫茫不见天日的生活,蝉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饥寒,随时经受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经得起婆娑世界的种种诱惑,让自己平常面对,心无杂念,等待破茧而出,羽化成蝉。
蝉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一个暑期。但这仍然不是修成正果,这大概是蝉一段苦行僧般的生活,餐风宿露,风雨兼程。蝉喜欢选择生性清洁的树种作为它短暂的栖息地,高大的白杨树,婀娜的杨柳枝,蝉在高处,如高僧弘法的道场,蝉鸣如说禅,或激扬振聋发聩,或逶迤直达人心,告诉你,人生苦短,当惜秒阴。
齐白石老人善于画蝉。在他的笔下,蝉是写意与工笔的巧妙结合,几点浓墨,再细心勾勒出透明的蝉翼,一只活生生的蝉便可振翅欲飞。我用俗世的眼光读他的画。他可以把蝉任意置于花间、树丛,青藤上,竹篱边,生活的写意空间里,一只蝉,看似可有可无地点缀在画的一个角落,便成了这幅画的精神所在。静的是蝉,而活泼了整个画面。
对这个热闹的世界,蝉怎么看都是一位参禅者。一个入静般的墨色的身躯,却有一双轻盈透明的翅膀,所谓薄如蝉翼。在它身上,体现着动与静,虚与实,浓与淡,张与弛,蝉的境界里,能心守一处,又通透着整个大千世界。
如此,白石老人画蝉,当是悟得了蝉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