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之美
2016-11-08王风英
王风英
身为峰峰人,我的内心时常会涌起一股莫名的骄傲与感动,因为我的故乡不仅有蜿蜒逶迤的山水、古色古香的老街,还有着“瓷器之都”的美誉。在当地,瓷器堪称我们生存的法宝,点土成金,制作出的瓷器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堪比玉器。
瓷器之美,首先美在她的气质,那是一种宁静典雅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内敛、温厚、含蓄,单纯和谐,雍容大气;其次,瓷器之美,美在形;瓷器之韵,美在色,当一件件或瓶、或罐、或碗、或杯的瓷器,在洁白的釉面染上亮丽的色彩,便仿佛浸润上美丽澄澈的五光十色,瞬间流光溢彩,魅惑无比。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峰峰“磁州窑”盛产的瓷器同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四世纪(隋代)这里已开始生产青瓷器,到了十世纪(宋代),由于这里窑场勃兴、制瓷技艺精湛,形成了以磁县观台镇、峰峰矿区临水镇和彭城镇为中心的窑口,因此磁州窑著称于世。磁州窑历经千年窑火不熄,烧制出的瓷器早已成为我国艺术瑰宝。
穿越时光的隧道,喜欢在暖暖的日子里品读瓷器,就像给这些冰冷的瓷器赋予了生命力。白玉瓷,它凝如脂、洁白细腻,小巧精致得仿若江南女子。翡翠瓷,则青翠欲滴、温润如玉、纹样经典繁复,釉色纯净瑰丽。而青花瓷,波澜不惊,却流露出盛世风华;淡泊宁静,却蕴含着无限韵味。细细观赏,一种古朴宁然的芳菲满溢,带着唐宋的高雅,携着元明的底蕴,伴着一份萦绕不散的情愫,随着匠人的双手,把历史的缩影都融进了这青花瓷中……
瓷器之美,美在她“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这是瓷器制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对瓷器的最高赞美。难怪瓷器曾引来无数文人雅客的诗情画意。“类冰,类玉天下第一。”唐代诗人陆羽曾如此描摹秘色瓷的晶莹透净。陆龟蒙则在《秘色越器》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人用清丽雅致的千峰秀色,贴切地描述了瓷器如冰胜玉的釉色,令人拍手叫绝。“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溃。”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无论是染上春水的明月,还是以薄冰盛上绿云,诗人仅仅用28个字便将瓷器百转千回的美演绎得柔和似水、淋漓尽致。
那日漫步在古镇老街,一个陶瓷作坊让我驻足。留着花白胡须的老先生,饶有兴趣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十四岁那年,他和村里几个同伴一起被送到了陶瓷作坊做学徒,可要想出徒,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能有急功近利之心,需要耐着性子长时间地学习和操练。他夜以继日地苦练技艺,而一起学徒的几个孩子终因耐不住枯燥和寂寞都先后放弃。如今,他的作品成了抢手货,不仅标价昂贵,还多次获得政府奖励。听完老先生的故事,我不禁感叹,一件件璀璨亮丽的瓷器,浸透了多少工匠师傅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多少技艺人员的聪明和才智。
古老的磁州窑,必定蕴藏着艺术的宝藏。来吧,请到峰峰瓷都来,遇见一件心仪的瓷器,把“艺术”带回家。闲暇之时,品茗赏瓷,沉浸于神韵精绝的瓷器之中,让纷杂的心灵从此变得平静而美丽。
选自《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