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2016-11-08雷慧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甘肃文化遗产物质

雷慧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124)

浅析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雷慧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124)

甘肃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50项,对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分析后发现:舞蹈、鼓舞、社火是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乡土气息浓厚;甘肃的地形、地貌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等因素造就了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成分居多、多种文化并存,形成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性、多元性,且具有丰富的体育人文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甘肃省历史久远、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文资源丰富、环境独特,形成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构成了甘肃特有的文化魅力。2006年至2014年,国家陆续颁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肃省也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各市、县也陆续颁布了各自的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已公布的名录中,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7大项9个小项,省级项目有50大项,62个小项。这些项目主要包含在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杂技、竞技、民俗等几个类别。

一、甘肃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一)甘肃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表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甘肃省省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表2 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未设定“民族传统体育”类,因此,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很多项目分散在“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民俗”、“传统体育”等不同类别中,根据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及已有的文献研究,笔者将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按14市、州进行了分类:

从数量上看,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民间舞蹈有22项,分属于汉族、藏族、土族等民族,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项目最多。社火、秧歌17项,分布于酒泉、嘉峪关、兰州、临夏、天水等市州。鼓舞类项目是甘肃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要内容,有10项之多,占总项目的20%。兰州太平鼓、武威攻鼓子、武山旋鼓舞属国家级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有9项,武术类居多,崆峒武术、秦安壳子棍、天启棍、等项目属甘肃特有。民俗、游艺5项。从地域分布来看,50个项目分布于甘肃14个地州市,西部的河西地区有13项,中部有18项,甘南高原有8项,甘肃东、南部有17项,其中,嘉峪关1项,酒泉7项,张掖5项,金昌1项,武威2项,兰州11项,定西5项,临夏5项,甘南8项,天水5项,陇南2项,平凉4项,白银4项,庆阳2项,分布基本均衡。

表3 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表4 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分析

(一)鲜明的地域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地域产生的,它的产生与一定的地域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地域的气候、土质、植物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生态条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等从各个方面决定了该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传承。该地域既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地,又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条件,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某一地域环境中创作的非物质文化与其它地域环境中创作的非物质文化在表现风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流传于武威的攻鼓子起源于军事兵家阵法,与自古武威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地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武威也是众多少数民族汇聚之地,其两人一对的表演方式也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古代西凉乐舞的历史情景。兰州羊皮筏子是居住于黄河两岸的兰州人民从清代至今研习下来的独有的生活、交通运输工具。在从清代乃至其后的数百年间,主要担负着载人、运输货物的功能,其主要由数十个囫囵个整张羊皮脱毛吹气膨胀后制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完全不同于以木料制作的舟或船,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交通运输功能已不复存在,但旅游业的兴起使这一古老的项目作为兰州的重要特色旅游项目,已成为一种典型的黄河民俗文化现象。

流传于甘肃武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旋鼓舞,起源于远古时生活在此的以牧羊为主的羌民族,由驱赶野兽,保护牛羊的活动演变而来,旋鼓舞的出现与武山山川纵横,森林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旋鼓舞的动作粗犷奔放,旋转自如,阵容恢宏,场面壮观,充分显示出西北人的剽悍和勇敢。甘肃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不显示出鲜明的甘肃特有的地域特征。

表5 甘肃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

(二)民族色彩浓厚

甘肃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劳作生活技艺、不同的文化气息,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其文化的重要特征,直接体现在活态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多样性体现得更为充分。甘肃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共219.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伊斯兰、佛教、藏传佛教交汇。

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一带的万人拔河活动便是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典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临潭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县内世聚藏、回、汉等民族,每年正月十五的拔河活动汇聚着数十万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群众参与其中。流传于酒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姑娘追”“叼羊”项目则显示出浓郁的哈萨克族特征。民族舞蹈有多地舞、尕巴舞、巴郎鼓舞、拉卜楞民间舞等数十项,其中傩舞有文县傩舞、宕昌傩舞、兰州西固军傩、临夏永靖傩舞4项,傩舞俗称“跳鬼脸”,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功能的民间舞蹈,源于宕昌羌藏民族的宗教祭祀活动,属傩文化的一种,有着氐羌文化的遗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锅庄舞、拉卜楞民间舞、尕巴舞有着鲜明的藏族传统体育特征,甘南州合作市“哈钦木”本意为鹿舞,包含圣者劝化猎人不要杀生的意思,是藏族寺院“七月法会”(柔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米拉劝法会”,表演者头戴雄鹿面具,身着璎珞飘带服装,右手持三棱火焰刀,左手携人头颅骨杯,腰系铃铛。在节奏紧密快速的乐器伴奏下,跳跃、旋转,动作极其奔放、干练,以体现雄鹿的雄健勇猛,蕴含着藏传佛教思想和藏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种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带有多民族色彩。

(三)多元文化并存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连接亚欧的重要战略通道。古丝绸之路陆上通道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但无一例外都在甘肃境内汇合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再延伸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是一条把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通道。甘肃历史上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地,同时又是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通道,特点非常鲜明。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地湾各期文化,马家窑、半山、齐家、辛店等彩陶文化和青铜文化,敦煌莫高窟及炳灵寺、麦积山等丰富的石窟文化,陇东南各种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共存;从地域角度有始祖、农耕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

流传于甘肃庆城的庆城徒手秧歌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这便是庆城秧歌的雏形。其特点是演员演出时不拿任何道具,表演难度较大,显示出浓郁的农耕文化特征。庆阳“荷花舞”原称“云朵子”、“地游子”、“地飘儿”等,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巴当舞是甘肃东南部定西岷县一带汉、羌族群众口唱古羌语(部分衍化为藏语)、手摇“巴当鼓”列队踏步而进行的一种既源于古羌人“祭山庙会”的古老的民间舞蹈,也是当地先民们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礼仪活动,是汉族群众继承、创新古羌族文化的成果,是羌、藏、汉各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平凉的崆峒武术起源于道教圣地崆峒山,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齐名的五大武术流源之一。崆峒武术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神秘奇诡,风格独特,凝聚着鲜明的道教文化印记。河西走廊酒泉的地蹦子是载歌载舞的社火,其中的菩萨、金刚的形象便是佛教文化东渐之路的遗存。

(四)独特的体育人文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身口相传的文化传承方式,虽然是人类祖先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原始性与落后性,但是它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却并没有完全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它可以最为真实地反映文化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最为完整地保留文化创作主体所要传授的心灵信息,最为直接地沟通文化传承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些对于一个思想、文化正在日益走向抽象化的时代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任何民族的文化、文明中都含有独特的传统的因素、某种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这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如果失去了这些,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了特定民族的独特的智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得以延续的命脉和源泉。

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民族习俗相融汇,与文化艺术相结合,是各民族人民勇敢与智慧的结晶,起源于甘南藏区的锅庄舞因其明快的节奏,动作易学,不受场地、环境限制的特点成为甘南及全省各民族群众锻炼活动的主要项目。这些具有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包容并传递着多种文化信息,集中概括了当地群众淳朴勤劳的品质,承载着当地民间社会与精神、信仰、民俗、风土人情,凝聚民心、维系团结,怡情乐性,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

(五)乡土气息浓厚

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出自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的阡陌村落之中,社火类、秧歌类居多,因此始终带有一种鲜明的“土俗之气“,歌舞、社火秧歌类项目所占比例较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便是广泛流传于兰州永登、皋兰、榆中县广大农村的传统项目,是村落过年社火中的“重头戏”。陇东庆城徒手秧歌、平凉静宁秧歌、甘肃中部兰州榆中马衔山秧歌、临夏和政秧歌、永靖河州北乡秧歌以及酒泉肃州河西秧歌遍及甘肃中、东、西部,河西社火、赶驴、秦安蜡花舞、永登硬狮子舞、太符灯舞、道台狮子等等,无不在当地有着大量的受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热捧。

民间文化的创造主体和传承主体都是老百姓,它们源于生动活泼的民族、民间生活,是构成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传承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弘扬甘肃本土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六)良好的健身价值

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流传于金昌的节子舞又称霸王鞭,节奏明快,活泼自如,舞时腾挪跳跃,变换阵形,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气势和灵活多样的动作见长,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秦州鞭杆舞是指在秦州区秦岭乡斜坡村一带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比较古老的秦文化之一,是秦人在长期放马畜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动作以养马时的放牧动作和一部分武术动作为基础融合而成,舞者需有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武术基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鞭杆舞的剽悍、刚烈和粗犷。道台狮子是在长条板凳或者方桌搭起高山架上完成的,动作惊险,难度很大,表演者具备良好的武术功底才能完成。民乐顶碗舞是一个集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集体舞,舞姿潇洒,造型优美,内容丰富,舞具简单,已成为民乐县中小学教学内容,并且已经在全县范围得到普及。这些项目源于生活,因地制宜,简单易行,富有趣味性且少有明确的竞赛规则,在田间、场院劳动之余均可从事锻炼,它对于提高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发展力量、耐力、灵敏度、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可产生良好影响。群众的参与度极高,是边远及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方式的重要补充。

三、结语

甘肃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是在甘肃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传承的一支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地域性、民族性是其基本特征,多元文化共存,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乡土气息浓厚,承载着民间社会与精神、信仰、民俗、风土人情,集中体现了广大群众淳朴勤劳的品质,在当今社会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促进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

[1] 冯小琴.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与人文精神内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2] 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

[3] 刘亚.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0).

[4] 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J].广西民族研究,2007,(3).

[5] 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6] 华志,卢兵.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0,(1).

[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2008-3-28.

[8] 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B/OL]甘肃文化艺术研究网http://www.gsart.cn,12-10-13.

责任编辑:高海峰

文字校对:伯恕

G122

A

1008-8539-(2016)05-0087-05

※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3192015015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甘肃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