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余管理在实务中的应用一则

2016-11-07王盘安

财会学习 2016年20期
关键词:盈余会计人员管理

文/王盘安

盈余管理在实务中的应用一则

文/王盘安

目前研究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很多,但是大部分是定量研究,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实证研究,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缺少真实的实践案例。本文通过一则案例,从一个会计实践工作者的视角,来一窥盈余管理,以求能够管中窥豹。

盈余管理;视角

笔者一直认为,会计的最高境界是管理,会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传统的通过做假账,虚增收入等手法来调整盈余太低级了,因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计准则中有大量需要职业判断的地方,会计本身就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会计的艺术性与魅力也在于此。

盈余管理,定义比较多,笔者比较倾向于以下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鉴于此,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把盈余管理总结为2大类:(1)第一类,业务发生后,会计人员只是被动地根据职业判断来处理并做账。最典型的就是或有事项,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或有事项在符合条件时,需要确认为费用,会影响当期损益。比如未决诉讼、担保事项及产品质量保证等,需要会计人员判断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来确认。其实很多上市公司就是通过或有事项来在不同年份来调节利润的。(2)第二类,事前通过合理的安排与策划,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动作行为来影响损益的变化,这里的记账只是事后反映而已。如并购,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行为,通过并购来取得并购收益从而影响损益。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够达到规定的盈利要求,面临退市风险时,能够使用的手段不外乎就是资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以及政府补贴,可以说就是盈余管理方式的体现。

笔者曾听一位上市公司CFO说过“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可以说是每个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盈余管理在实践中有很多的应用,有为了盈利,有为了避税,有的为了银行信贷,总之,不一而足。下面本文就以某个上市公司为例,主要根据上文第二种盈余管理方式具体来分析,看看现实中的企业财会人员是怎样通过事前安排来进行盈余管理的。

一、A上市公司案例简介

国内A上市公司是我国A股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主营纺织与服装业务,A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本省B子公司与外省C子公司,经营范围与母公司一样,合并报表由母公司A上市公司统一编报。由于近两年我国经济下行,A公司也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已经被证监会做ST处理。根据 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被退市处理。形势非常严峻,请问,你如果作为财务总监,面对企业如此困境,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公司被退市?

(注:C子公司为新上项目,设备为进口设备,很多进项税没抵扣,C子公司向B子公司销售半成品)

二、A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一)通过“明股实债”的方式把C子公司部分股权转让给外部D公司,使A上市公司所占股权比例低于50%,从而将C子公司名正言顺地从A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中剔除出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手段,通过每月向D公司支付利息来为C子公司融资。二是为下一步盈余管理做准备,可以约定 D公司只每月定期收取利息,不参与C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只要D公司不参与C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只要A公司控制了C公司的人,就等于控制了一切,并且这在工商登记上都会体现出来,能看到股权变化。同时由于跨省和信息的不对称,即使监管部门和广大社会股东想调查,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也可能需要大费周章,只需要C子公司的高管从A上市公司辞职,到C子公司任职即可。

(二)改变销售模式,变B子公司向C子公司采购半成品加工后再销售为C子公司委托B子公司加工,C子公司向B子公司提供半成品,B收取加工费,成品加工完成后再委托B子公司利用自己原来的销售渠道对外销售这些产成品,这样B子公司不再承担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变化带来的的风险,只收取加工费,利润固定,把风险与亏损留给C子公司,留在上市公司之外,这样A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就会扭亏为盈,同时产品生产出来后由B子公司代销,还可以再挣一笔代销费收入。这样B子公司利润固定,其成本只有人员工资和机器厂房的折旧费,再不行还把设备售后回租(既可以融资,又降低成本,可以参考第3步)。这样通过销售合同就改变了B和C子公司的经营方式,只需要修改合同,连产品和原材料都不需要改变物流方向与存储地点。

(三)C子公司把设备卖给A上市公司,可以让A上市公司来抵扣设备包含的进项税额,然后再根据重置成本把设备租回来,这样C子公司的成本主要就是租赁费,不再是设备的折旧费,就大大降低了C子公司的产品成本,为提高C子公司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最主要的好处就是A上市公司可以抵扣大量的进项税额,避免了大量的资金流出,同时购进设备再出租,也是可以通过设备的折旧费来税前扣除,来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

本案例即是充分利用了第2种盈余管理的方法,即通过事前精妙的安排与规划,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达到了盈余管理的目的。其实第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的应用也很广泛,如在事后会计核算中,最典型的或有事项以及计提坏账准备等,具体需要确认多少费用,就需要会计人员的判断了,需要大家去认真体会。

总之,盈余管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建立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实现,那种通过违法的手段来实现利润调节,不仅没有体现会计的艺术性,而且违背了会计的科学性原则。

[1]郑朝晖.财报粉饰面对面[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1:188.

[2]杨凌彬.精通财务出利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 龚启辉,吴联生,王亚平. 两类盈余管理之间的部分替代[J].经济研究,2015(6).

[4]蔡春,朱荣,谢柳芳.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2).

(作者单位:青海鲁丰鑫恒铝材有限公司)

上接(第103页)

做到职责明确,责任清楚。做到资产、商品的进销存以及其它部门的采购等管理工作系统统一。例如,物资的采购流程,首先需要经办人在预算范围内进行申报,然后由具体的归口部门进行初审,再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最后的审核,最后由领导进行签字批准。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利益的挂钩能够直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完成既定的目标。

(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的重要应用就是全面的预算管理,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帮助烟草商业企业对未来的需求进行预算,一定程度的减少经济项目的成本。以财务分析为切入点,对每年的定额指标进行分析完善,从而得到今年更为准确的预算额。在事前、事中、事后对各项经济业务所需要的资源与最初的预算进行对比,找出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控制,从而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四)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

员工的技术水平极大程度的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只有拥有足够的管理会计人才,才能够将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税务等相关知识,更需要注重公司的治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经济法、资产管理、行为学等知识,这就需要烟草企业的不断培训,以确保管理会计人员的水平。同时烟草行业要及时总结各个单位好的经验与方法,定期举办管理会计交流会,进行交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五)强化战略管理意识

确立管理会计的战略地位。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的目标为出发点,编制合理的经营管理计划,从而对资源能够做到最优利用,减少成本。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时要时常关注烟草行业的市场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方便管理层的决策。决定业务的先后顺序,对于关键业务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不断提升管理会计服务于战略目标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

(六)融合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是把精益思想、目标、组织、方法、流程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以进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的目的。在企业内部开展精益管理工作,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可以有效的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通过对管理流程的梳理与优化,找出各项业务存在的管理短板,从而进行改进。尤其是在营销、物流和烟叶生产等方面。这些方面涉及的东西很多,往往会有一些东西忽略,从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在各企业间对成本管理等数据进行对比,把行业中的先进指标作为参考,进行明确的导向作用,促进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向先进指标靠近,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能够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更好的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合理决策。

[1]宋玮.浅议管理会计在烟草商业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财经界,2015(35):301.

[2]宋玮,张虹.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5(31):42-43.

[3]李艳燕.浅谈烟草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1-211,212.

[4]陈佛铸.新常态下烟草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J].经营者,2016,30(4):7-8.

[5]吴宇辉.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烟草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2013(6):59-60,62.

(作者单位:江西省烟草公司吉安市公司)

猜你喜欢

盈余会计人员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