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会讲中国故事的人
2016-11-05谢庆立
谢庆立
如果能够像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那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那么我们需要大量优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通过国际新闻传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谈到外交记者的资格与准备问题时,提出“品性为第一要素”。“品性”就是一种人格素养,这是新闻传播者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我国传统教育重视“立人”,目的是培养有灵魂的专业人才。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而言,“立人”首先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专业人才。新闻人的政治素质集中体现于对国家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人民有深厚的情感。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记者,非有高度的牺牲精神不为功。”事实上,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新闻人才成长有一个基本规律:一流的政治素质造就一流的新闻家。从中国近代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开时代先声的梁启超,到引领时代思潮的邵飘萍、张季鸾、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穆青等名记者的成长历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有坚实的中国文化根基,具备深厚的东西方文化素养。文化根基是精神血脉,也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走向世界的文化基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这是基本的条件,重要的是立足于何种文化基点的“国际视野”。我认为,没有本民族文化根基、不懂自身文化的来龙去脉,也很难深入体味、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会在复杂的全球传播格局中迷失新闻传播者自我角色。
政治素质、人文素养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人文学科的精华融于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我认为,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套路,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方式,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深入浅出,把理论融化在具体案例中,用“心”说真话,用“心”讲真情。教师要注意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既要引导学生求知,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使学生走出某些思想误区,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学术界也出现了一种神化新媒体、新技术的趋向。有新技术、有先进的传播工具,不等于有灵魂、不等于有新闻理想和专业精神。技术可以很快掌握,灵魂与思想的成熟需长期文化浸泡。政治素养和人文基础打不好,新闻人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在今天,新闻理想和专业精神培养仍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只有把新闻理想、专业精神与新媒体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保证新闻教育的健全发展。新闻发展史证明,新闻学科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多来源于人文学科,新闻教育因此不应停留于技术层面。近百年来的中国新闻教育有一个基本共性:把人文学科的教育作为专业基础工程。如复旦大学的“古典(东西方文化传统)、经典(东西方经典)、文笔(新闻实践与创新能力)”新闻教育思路,清华大学“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等,都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文化自觉”。
鉴于国际新闻传播特点,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外语语言优势和人文教育为两翼”,推进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跨文化等基础课程的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加大力度,重点建设采、写、编、评等实务课程,并突出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新闻专业开设的新闻采写等课程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模拟融合媒体的试验引入新闻教学,强化了专业的实践性,激发了学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2011级的国际新闻专业本科生还因此完成了一项大学生创新项目。
没有一流的科研水平,就没有一流的教学。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不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促进新闻学科建设的健全发展。这要求从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的教师要有学术理想,追求高远的学术境界。为什么研究学问?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还有缺陷,国际新闻传播还面临这样那样问题。这要求学者有社会责任感,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就国际新闻传播历史而言,从1815年西方传教士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至今,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已走过两个世纪的历程。两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留下了丰富的学术矿藏:新闻与传播理论方面,可结合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及现实,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与传播理论,以文化自觉促进学术自觉,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学术规范,从而抢占学术领域的制高点。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两个世纪的历史,有不少问题、现象、规律亟待研究,把这些问题提升到学理层面,需要在开阔的国际视野中建构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这些研究搞好了,学科根基自然扎实,教学不重复别人,有利于形成特色、有利于培植教学与研究品牌,促进学科的长远发展。
目前,国际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问题很多,如何贴近实践开展有价值的研究,使学科发展充满活力,通过科研提升教学水平?我认为,首先依据优势,找准学术研究的“潜在”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特色。譬如,近代西方国家在华垄断新闻传播80年之久,创办报刊200多种,其历史仍是研究的薄弱地带,这些领域有待开拓;再如,全球化的新闻传播走过了两个多世纪,探索其中的规律,并提升到学理的层面,大有文章可做。其次,增强文化自信和学术研究的文化自觉意识,杜绝“食洋不化”,盲目照搬西方理论与方法。如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这段历史,其中蕴含丰富的学术矿藏,如何进行学理化提升,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与传播理论,发展完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这些问题值得研究,这方面搞好了,不仅可以出成果,还有益于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专业学术理论和专业学术规范。
除此之外,科研团队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点发展迅速。与其他学科相比,由于进入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教学的“门槛”较低,导致一些专业点的科研水平下降。有的教师从技术学科里来的,人文素养缺乏,但常担任新闻业务课程教师,教学上偏重传媒技术。一些师资专业学术底子薄,又没有新闻业务实践背景,教学上,纸上谈兵;研究上,抄来抄去。鉴于此,有必要建立一支适合专业发展的科研和教学队伍,通过研究平台,凝聚科研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科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