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2015-2016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分析
2016-11-05梁艳芬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梁艳芬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2015-2016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分析
■梁艳芬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一、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刚刚度过了困难的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较弱,2015年经济增速有可能是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生产率增长缓慢、投资低迷、债务高企、金融动荡,不单发达经济国家经济复苏比预期缓慢,就是美国增长率大也不如预期般强劲;内需不振、贸易萎缩、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资本流出等因素更是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连续第五年增速放慢。金融危机时期拯救经济的政策措施后续影响仍在发酵,政策空间均在收窄,大多数国家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对宽松货币政策尚有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较2014年低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0%,增速较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0%,较2014年低0.6个百分点。
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新兴经济体经济调整加深、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汇率大幅波动的影响下,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将连续第四年增长率低于3%。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15年上半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0.7%,其中,发达国家出口下降0.2%,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1.9%。9月末,WTO将2015年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3%下调至2.8%,同时指出,若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减速加剧,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WTO还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长3.9%,仍将低于过去20年5%的平均水平。其中,发达国家出口增长3.9%,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3.8%。
表12012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
受到全球经济脆弱、主要国家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危机带来高风险的影响,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萎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跨国投资为1.23万亿美元,下降16%,其中,发达经济体的FDI流入量水平较低,仅有4990亿美元,下跌28%。但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吸收外资1290亿美元,增长约4%,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区域贸易谈判活跃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国家的FDI流入量下降,东盟(ASEAN)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国家分别增加5%和4%。
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增长的恢复,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跨国企业继续在全球调整生产及经营布局,2015年上半年全球跨境并购强劲增长,截至10月末,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已突破4万亿美元,全年交易总额将创下历史新高。UNCTAD预计,2015年全球FDI流入量有望达到1.4万亿美元,增幅11%。2016年和2017年将分别上升至1.5万亿美元和1.7万亿美元。2016年全球范围的并购热潮仍将持续,安永在针对全球53个国家的1600多名企业高管进行调查后发布的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显示,59%的跨国企业计划2016年进行收购。从长期趋势看,全球外资政策总体上走向开放和便利化,但对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的关注上升。
表22013 -2016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单位:%
二、2016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持续
总体来看,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仍处于较为困难时期,发达经济体自顾不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大多数国家政策空间变窄,复苏阶段的不均衡和政策差异,进一步导致市场动荡、环境复杂、不稳定性增强。展望2016年,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仍将持续。发达国家经济有望持续小幅回升,美国内需、投资和就业状况渐趋好转,在发达国家中增长最快;得益于低油价、低汇率和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趋稳,与美国的增长差距将缩小。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然困难,结构改革的阵痛、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金融市场动荡均为潜在风险。IMF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有提高,增长率为3.6%。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2%,较2015年上升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5%,较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从目前看,化解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比预期时间要长,世界经济新一轮繁荣的到来异常艰难,同步强劲的全球扩张仍然难以实现,不均衡复苏仍将持续。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均衡。随着欧元区经济温和复苏和日本增长加快,发达国家间增长差距渐趋缩小,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部条件仍较为困难,出口下降,资本外流,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和美元升值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融资成本上升,抑制复苏进程。二是,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虽有利于大宗商品进口国,但会使出口国蒙受较大损失,如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已深受其害。石油进口国因油价下跌部分缓解了价格压力和外部脆弱性,有利于减轻货币政策负担。但是,对于出口其他大宗商品、进口石油的国家来说,这种利好则被出口价格的下降及汇率贬值所抵消。三是,政策差异风险依旧。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大多数国家财政政策空间已经变窄。货币政策方面,发达国家中,除美国外,日本和欧元区对宽松货币政策仍有依赖,欧洲央行明确表示在2016年9月前不会停止欧版QE,甚至有可能扩大QE规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复杂,各自面临问题不同,政策空间也有差距。整体债务规模上升是共同问题,但各自面对的通胀环境不尽一致。“滞胀”国家既要应对经济低迷,还要面对控制通胀压力。
(二)美国推迟加息令市场有喘息之机
2015年以来,何时加息成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每次例会的主题,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被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所牵制。由于全球经济风险增大、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加上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有限,从目前看,美联储加息计划估计至少要推迟到2015年底或2016年。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降至2009年以来低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连续五年增速放缓均为不争之实。从美国货币政策的三大目标看,降低失业率、避免高通胀和稳定金融市场,目前都还不是迫在眉睫。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率初值增长0.3%,第二季度由增长0.2%修正为增长0.3%;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初值增长1.3%。影响美联储加息的最大因素通货膨胀率因美元强势及汽油价格下跌而回落,且远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率目标。从外部环境看,市场对美加息极度敏感。从长期趋势看,美国加息意味着危机时代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美联储自然较为谨慎。
美国推迟实施货币紧缩政策,给市场带来喘息机会,但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失衡的矛盾依然存在:欧元区和日本需要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低通胀和需求不足;美元升值趋势仍在延续,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迷,通缩压力挥之不去。IMF警告称,由于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差距拉大,将导致美元进一步升值,这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预计美联储首次加息将较为温和,估计只会有0.25个百分点。即使加息开始,由于市场和金融机构预热较早、时间已长,大多已有预案,估计美联储首次加息的影响力相对平淡,不会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三)新兴经济体经济呈现脆弱性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资本外流、股市动荡、地缘政治危机困扰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5年新兴经济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率降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最低水平,且为连续第五年增长下滑。石油出口国、拉美资源产品出口大国经济增长严重受挫;金砖国家中,中国经济增速放慢,巴西和俄罗斯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从发展趋势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在加大、脆弱性也在增强。
这种脆弱性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整体经济放缓、就业减少引至内需不旺盛;二是刺激政策驱使下政府债务率呈上升趋势;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增长放缓令投资评级下调;四是由于美元升值、本币贬值、资本流入减少、出口下降,一些国家出现储备资产下滑,偿债能力潜在风险;五是企业债不断在上。国际金融协会估算,2015年新兴市场呈现27年首次资本净流出,2015年资本流入低于2008年危机期间占GDP的2%水平,2007年该数据为8%;IMF数据显示,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公司债总值从2004年的4万亿美元升至2014年的18万亿美元,平均债务占GDP比例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杠杆比例趋升,加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一旦宽松金融环境出现逆转,流动性收紧后,杠杆率最高的企业所面临的偿债成本将急剧攀升。
表32013 -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净负债率单位:%
(四)国际贸易环境严峻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几十年里,全球贸易增速曾是经济增速的两倍。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第四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其原因一是经济不景气,内需不振;二是企业缩短全球供应链,将生产基地建在离本国最近之处;三是竞争性货币贬值,恶意提高竞争力的保护主义贸易促进方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其中,汇率疲软和需求低迷的恶性环境,冲击着亚洲地区出口。印度、中国、韩国、印尼贸易额均大幅下降。2015年贸易形势将是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汇率疲软未能推动出口,却压低了进口需求,从而导致总需求下降。英国《金融时报》对107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表明,货币贬值没有导致出口额上升,却削弱了进口额。平均而言,这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每贬值1%,进口额就会减少0.5%。瑞士信贷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现在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已较2011年新兴市场繁荣时期贬值逾60%。
金融危机后,各国复苏缓慢且复苏模式不断改变。亚洲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出口很危险,依赖单一的出口市场有风险。转变发展方式也影响到贸易规模。但欧元和日元的贬值使欧元区和日本的进出口贸易,以本币计算均在上升。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出口有望增长3%,增速将超越新兴市场国家。从发展趋势看,国际贸易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善,贸易规模萎缩局面将会持续。当然,若世界经济加速复苏,总需求增长加快,多边与区域贸易环境改善,贸易便利化措施逐步推进,区域贸易谈判有所突破,有望局部推动贸易的活跃和规模的扩张。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一)美国的经济贸易发展
2015年,美国经济没有预期般强劲。一季度受到严寒天气、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贸易下降、投资增速放缓,经济增长率只有0.6%,低于上年第四季度的2.1%。其中,净出口对当季GDP的贡献率为负1.92个百分点,投资拖累0.01个百分点,特别是地方投资贡献率下降0.09个百分点。二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反弹,增长结构在改善,投资和消费支出比预期强劲,库存积压已减少;销售有较大幅度上扬。GDP环比折年率增长3.9%。其中,个人消费增长3.6%,私人投资增长5.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42个百分点和0.85个百分点。
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三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速放缓至1.5%,略低于预期。数据显示,三季度商业库存增加568亿美元,低于第二季度1135亿美元的增幅。由于美元走强,出口增速从第二季度的5.1%放缓至1.9%,进口增速从第二季度的3.0%放缓至1.8%;消费者支出年化季率增长3.2%,低于第二季度的3.6%。第三季度政府支出增长1.7%,低于第二季度的2.6%。预计四季度保持稳步增幅,但加速步伐仍然有限。IMF预计,2015年美国GDP增速为2.6%,较2014年低0.2个百分点。展望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受到内外部因素困扰,但强劲的就业增长、低利率以及低油价继续支撑经济复苏。IMF预计2016年美国经济增速2.8%,增速仍位居发达国家之首。
(二)欧元区的经济贸易发展
2015年,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汇率贬值和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欧元区经济指标利好多于利空,经济企稳回升,贸易、家庭消费以及政府支出向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1.2%(较美国同期0.6%的增长率要高),走出衰退阴霾。其中,德国和法国经济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1%和0.9%,希腊债务危机的缓解令希腊呈现0.6%的年率增长。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继续稳步复苏,GDP年率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0.4%。出口和消费支出明显上升,其中出口增长1.6%,消费对GDP贡献0.2个百分点。德国第二季度的GDP环比和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增长0.4%和1.6%。意大利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0.7%。希腊继续对欧元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GDP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1.6%。2015年上半年欧元区19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150亿欧元,创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51%,顺差最大贡献国是德国,上半年顺差从去年同期的1000亿欧元增加到1255亿欧元。
随着欧洲央行(ECB)实施购债计划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升通胀,加上欧元贬值带动出口,2015年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逐渐增强。目前已有迹象表明,欧元区信贷已开始有所恢复,而能源价格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企业的信心。欧洲央行上调2015-2016两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计的2015年增长1.5%提高到1.6%,2016年为1.8%。IMF也将欧元区2015年的增长率从之前的1.2%调升至1.5%,2016年将更加强劲,预计增长率为1.6%。欧元区虽已摆脱衰退危险,但距离恢复健康的经济状况还有漫长道路,要真正达到更大程度的繁荣和可持续的复苏,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一是欧洲货币体系方向性改革等问题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平息的;二是欧元区外围国家高负债的可持续性;三是近期爆发的难民潮问题对欧元区消费信心和经营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三)日本的经济贸易发展
2015年,日本经济继续动荡。一季度,企业投资生产、经济信心、出口等指标出现改善,企业海外并购额创9年来新高,达到约3.9万亿日元。内阁府数据显示,一季度日本实际增长年率环比1.1%,折合年率为增长4.5%。其中,个人消费增长0.4%,住宅投资增长1.7%,设备投资增长2.7%,公共投资减少1.5%。二季度日本经济又陷入萎缩,环比下降0.3%,折合年率下降1.2%。其中,个人消费下降0.7%。进入下半年,生产、出口和个人消费的回暖态势均不如人意。9月大型制造企业的景气指数恶化,国内新车销售连续第九月同比减少。8月消费物价指数28个月首次同比下滑,现状离安倍政府摆脱通缩目标渐行渐远。市场对安倍政府计划启动新的一揽子经济政策即强劲经济、育儿支援及社会保障“新三箭”反应冷淡。日元疲弱和油价下跌对日本股市产生积极影响。日本央行预期,2015财年可能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对日本政府而言,扭转经济颓势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IMF预计,201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6%,2016年增长1.0%。
(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
2015年,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资本外流、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危机等因素的困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截至2015年年中,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的PMI指数分别较年初下降了4.2、1.6、1.8和0.3,除了印度,金砖五国的PMI都处于50这个枯荣线以下。其中,巴西经济呈现25年来最严重和最困难时期。俄罗斯一方面面临全球油价下跌、卢布汇率跳水(卢布曾贬值高达50%)的困扰,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地缘政治危机造成的西方国家对其的经济制裁,IMF预计2015年俄罗斯经济下滑3.4%。年初至今,资本外流一直困扰着新兴市场。截至7月底的13个月里,19个最大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出总量达到9402亿美元,两倍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三个季度的4800亿美元净流出总量。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可能出现的经济放缓将损及需求,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较为缓慢也是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下调的因素。
随着美联储加息日程的邻近,新兴市场或将终结不确定性。展望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环境有望改善,增速将有所加快。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加快,海外需求可能变得强劲,而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善,投资增加,经济的下行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6年亚洲经济增长率为6.0%。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亚洲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力量。其中,印度因其国内经济改革将开始进行,2016年经济增速预期为7.8%;东南亚地区2016年经济增速预期为4.9%;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预估值为6%;南亚地区2016年经济增长率为7.3%。IMF预计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为4.5%,略好于上年。
总之,从发展趋势看,2016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的问题较多,国际贸易环境严峻,美元升值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乐观分析,目前发达经济体潜在增长因素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美国经济信心及劳动力市场状况仍在改善;欧元和日元的贬值对欧元区和日本贸易竞争力带来支持,助其经济复苏。金融条件和要素成本仍然宽松,除美国有加息计划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与此同时,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相对低廉,制造业复苏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由于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增长缓慢,总需求疲弱长期抑制投资;增长缓慢抑制总需求,进一步限制投资增长;老龄化和地缘危机进一步加剧经济困难;占据全球经济最大份额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困难加大,需求减弱;美元升值和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对全球贸易继续造成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继续对全球汇市、股市、资本流动造成冲击。▲
10.3969/j.issn.1003-5559.2016.01.001
本文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我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