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声音

2016-11-05

创造 2016年6期
关键词:巴拉公车信访工作

速读·声音

实话真说

个别省份的某些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公车竟是下乡的“标配”,这样的地方干部,百姓可以“退货”吗?

用征收拥堵费来控制车辆使用的强度,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向谁收取?如何收取?收取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一些问题不解决,即使收取拥堵费成为共识,也会在征收时遭遇困难。

樊心顶: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糊弄

樊心顶,部队转业后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1年来一直从事涉诉信访工作,现在是省高院立案一庭正处级调研员。作为坚守信访工作21载的“最美信访干部”,他以博学、真心、亲和征服了无数信访群众,获得了最为中肯、实至名归的荣誉。对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当事人,他会主动联系和协调相关单位,为他们争取司法救助,解决当事人面临的实际困难,促使信访人息诉息访。“面对信访群众,责任心是法官应具备的最基本职业要求,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糊弄。”他说。

奥运会降温的表象下,是全民体育健身意识的觉醒。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民族,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远比几块竞技舞台上的金牌重要。

斯那定珠:这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

过去,因为没有公路,从巴拉格宗到县城香格里拉要4个昼夜。从巴拉格宗的大山里走出去的斯那定珠,负债过亿,花了9年时间,带领乡亲把与世隔绝的巴拉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网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让与世隔绝的乡亲们走出雪山峡谷,彻底改变尘封千年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既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斯那定珠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余国鹏:“活化”的乡土文化才有活力

在当下保护乡土文化的潮流中出现了一种应该旗帜鲜明反对的现象:不管值不值得、应不应该,一些地方或笼统地给乡村传统习俗套上保护传承的帽子,一味死守下去;或附庸风雅崇洋媚外,一股脑地搞“拿来主义”。这样的保护工作容易导致乡土文化走向低俗化。让优秀乡土文化产生新的活力,我们应该在传承中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去巩固新农村的文化阵地,在创新中守护住我们的乡土文化之根。

叶金福:老年食堂开得好

老家村里前不久开办了老年食堂,向60岁以上老人提供质高价低的就餐服务。对于城镇里的老年人来说,吃饭问题可能相对要好解决一些,他们可以随时到街上的小饭馆或快餐店里买到可口的饭菜。但在农村,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子女都常年在外打工,无力自己烧饭做菜,往往处于饱一顿饥一顿状态。农村开办老年食堂,不失为一个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好办法,同时让老年人有了一个聚会、聊天的好场所,也让那些常年在外工作的晚辈们减少后顾之忧,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巴拉公车信访工作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精灵当家 24名侦探福尔巴拉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医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探讨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驾驶员擅自偷开公车肇事公司仍需担责
俯瞰城市
聪明蛙与巴拉龟
浅谈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