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院故事多

2016-11-04郭文峰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突厥司马大院

郭文峰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曹刘孙三家斗得死去活来,终结者却是司马家。司马炎砍瓜切菜般把其余两大院给搞定,公元280年,西晋大院一统天下。

终于天下太平了!居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做梦!

不知道是不是司马家的遗传基因有问题,司马家的许多老大,不是夭折,就是低能。大院历史上的两大无能老大,晋惠帝司马衷和晋安帝司马德宗,就是司马家荣誉出品的“绝代双傻”。

不幸的是,司马炎的接班人便是晋惠帝。

老大无能,他的宝座自然就被人惦记上了,尤其是晋惠帝那些手握大权的叔伯兄弟,更是跃跃欲试。

晋惠帝就像坐在了火药桶上。

点燃导火线的,是晋惠帝的败家媳妇贾南风。她的长相本身已经让人难以恭维了,然而她不但不好好提升自己的内在美,还妒忌残忍,架空老公,搬弄是非,清洗政敌,意图独揽大权。

终于,在她废掉太子之后,朝臣普遍不满,司马家的人趁机起兵干掉贾南风。之后,他们为争夺皇位接着内战,对着自己人狠狠地捅刀子。这便是著名的八王之乱。

从291年到306年,十几年的时间,偌大的司马家几乎被自己人给糟蹋光了。

鹬蚌(yù bàng)相争,得利的却是外来户。

汉家大院,作为当时地球两大最强大院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例如大院的死对头匈奴大院被打垮后,就有一部分匈奴人搬迁到了汉家大院里。

作为外来户,受欺负是经常的,被赶到墙角做苦力、当炮灰,有时候甚至被大户人家抓去当奴隶卖来卖去,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

欺人太甚!

如今大院内乱,各少数民族家长也趁机造反,自称老大。他们冲进中原,打土豪分田地,搭建小院,屠杀本地的汉族人。因为造反者主要是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qiāng)五家,所以叫五胡乱华。

最生猛的是匈奴家,他们建立的汉赵小院,不仅多次打败西晋大院保安队的围剿,还在311年打进大院办公室洛阳,俘虏了老大晋怀帝。两年后怀帝被杀,他的侄子晋愍(mǐn)帝在长安继立,316年又被汉赵辱杀,西晋大院至此关门。

司马家的人并没有被一窝端,一个叫司马睿的幸运儿逃到南方,又搬来砖瓦,在长江以南另建了一座大院,东晋大院。

然而,占领了大院办公室的匈奴家长刘聪并没能统一大院,因为他只知道打杀取乐,别的小院老大根本不听他的。

而且别的老大也大多凶残好杀,对于汉族人,更是疯狂地报复。

华夏居民不堪忍受,纷纷逃向南方,荒凉的江南得到开发。

终结北方乱世的是氐族家长苻(fú)坚。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环境中,苻坚可以说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精明强干,勤政爱民。更重要的是,他还聘请了一个金牌管家——汉族人王猛。在王猛的谋划下,他先后扫平各个小院,最终在376年,建立了一个包括整个北方的前秦大院。苻坚踌躇满志,下一个目标,便是扫平东晋大院,一统江湖。

公元383年,苻坚带着80万人的强拆队南征。东晋大院的干部大都是些饭桶,听到消息后吓得面无血色。但对方已经打上门了,总得接招呀,执政大臣谢安只好硬着头皮组建了8万人的保安队,与强拆队抗争。几番交战后,两院军队在淝(féi)水(今安徽寿县境内)两岸相持。苻坚想诱敌深入,便主动后退,让东晋人渡河,想等敌人渡河时搞个突然袭击。可他忘了两军交战,士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

果然,这一退便刹不住车了。再加上东晋大院的内奸朱序混在军队里煽风点火,大喊“秦军败了”。还没开打,他的八十万大军便雪崩一样哗啦啦地兵败如山倒了。

苻坚负伤,狼狈而逃。将士们更是如同惊弓之鸟,听见风声和鹤鸣就以为是敌人追来的喊声,看见草木以为是晋军的追兵,所以留下两个著名的成语:风声鹤唳(lì)、草木皆兵。

著名的淝水之战,便这么戏剧性地收场。

东晋大院抗拆成功,前秦大院却土崩瓦解,干部们纷纷拉起队伍单飞,一座座小院再次拔地而起,北方再次陷入血腥的战乱中。

直到另一个乱世终结者——北魏出现。

北魏是拓跋(tuò bá)家建的。拓跋家原本属于鲜卑大家庭的一员,后来分家另过,居住在寒冷的北方。

西晋大院大乱时,别的小户人家纷纷到中原打砸抢,他家却埋头苦练内功。直到386年,前秦大院散伙,拓跋家长才自称老大,建立了北魏小院。后又用了50多年的时间,一点点地扫平各个小院,赶走柔然,统一北方,升级为北魏大院。

北魏大院并不太平。不同民族之间,居民和干部之间,矛盾重重,大院里经常出现大规模的群体事件。为了缓和矛盾,老大孝文帝开始改革,学习华夏人的先进文化,不但用汉制,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还把大院办公室从平城搬到洛阳。这些措施巩固了拓跋家的统治,许多民族都融入华夏大家庭,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但改革只是稳定了一时,534年,北魏大院最终还是关门——被大院的两大干部高欢和宇文泰给分了。

高欢和宇文泰先是把大院分成了东魏小院和西魏小院,不久,东魏西魏的招牌又被换掉,改成了北齐北周。北齐和北周一出生就是死敌,为了消灭对方,纷纷拜倒在北方的邻居突厥门下。

突厥人原本是为北方大家庭柔然打铁的家奴,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在蒙古高原上建立了突厥大院。十几年的时间,突厥大院的院墙便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里海,势力之大,连这时的地球第一大院罗马大院都把它当成盟友,联合它一起夹攻波斯大院。北方的各个小院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只好争着向突厥老大交保护费,只求即使不当外援,至少在两个小院单挑时,突厥别在背后捅刀子。

分家时,实力更强的是北齐。但掌握北齐小院大权的高家,是个非正常人类集中营,他家出产的高澄、高洋、高湛和高纬,个个都是杀人狂魔。这样的小院,不灭亡实在天理难容。

恰在这时,北周小院出了一个能干的老大,周武帝。他趁着高家众叛亲离的时机,派出强拆队,一举把北齐小院给荡平了。

577年,北周小院升级为大院,北方再次完成统一。

接下来,周武帝的目标自然是对付野蛮邻居突厥,以及进军南方,一统天下了。

可惜他还没等到那一天,便英年早逝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北周大院的管理权,最终落到了大院管家杨坚的手里。

杨坚同时还是大院老大周静帝的外公。但在老大宝座的魔力面前,外孙的身份根本救不了周静帝。公元581年,杨坚把外孙赶下台,荣登老大宝座,大院的招牌也改成了隋,隋家大院。

杨坚便是隋文帝。

隋文帝一上台,便把目光对准南方,继续完成周武帝未尽的一统天下的事业。

可他对着南方大院一抬头,我去,怎么不认识?你们啥时候换马甲了?

南方的东晋大院早就换了招牌,而且换了不止一次——

搬到南方后,司马家的遗传基因依然没有得到改良,老大们不是早死,就是脑袋不好使,大院大权旁落。最终在公元420年,东晋大院的招牌被自家干部刘裕换掉,改成刘宋大院。

刘宋大院同样命短,公元479年,刘宋干部萧道成如法炮制,灭了老刘家,建立萧齐大院。

萧齐的命更短。公元502年,萧齐的干部萧衍(yǎn)又干掉前任老大,建立萧梁大院。萧衍本来是一个能干的老大,可到了晚年,他却不再安于老大的本分,迷上了佛教,多次出家,企图转行与和尚抢饭碗。结果饭碗没抢到,自己反而被作乱的干部侯景给饿死了。

在镇压侯景叛乱的过程中,萧梁的干部陈霸先掌握了大权,最终在557年建立南陈大院。

公元589年,隋文帝派出50万大军扫荡南陈大院。此时,南陈老大是陈后主,陈后主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官二代,哪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呀?吓得带着两个老婆躲进水井里,却也没能逃脱被俘虏(fú lǔ,战时捉住了敌人)的命运。

南陈大院被扫平。至此,分裂了300年的大院再次统一,继大院第一盛世秦汉时代后,大院第二盛世隋唐时代即将来临。

猜你喜欢

突厥司马大院
“幸福大院”可以有
“司马”原来是官名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原来是官名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司马云烟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