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的事实搁浅意味着什么

2016-11-04刘淄川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2016年9期
关键词:希拉里共和党全球化

刘淄川

2015年10月5日,当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5国部长签订《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消息传到中国时,中国网络上一片哀叹之声。有人言之凿凿地说,这是美国完成了对中国的“围堵”,更有人耸人听闻地宣称中国经济国际化遭遇了“滑铁卢”,中国享受的全球化红利将就此终结。在一些中国人看来,TPP是一场“不带中国人玩”的游戏,仿佛西方想要打造一个排外的俱乐部,将中国踢出局。一句话,形势似乎到了极为危险的时刻。

然而,讽刺的是,就在很多中国人像看待一场灾难,对TPP的到来表现出恐惧的时候,TPP自身尚未完全成形,其意义也未完全显现。而最终,在将近一年之后,美国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几乎快要宣告了TPP的提早终结。

TPP成了政客手中操弄的筹码

TPP命运的不幸之处在于,它迎头撞上了美国的大选年。当美国联合十余个亚太国家签订TPP的时候,它曾踌躇满志,因为这是美国的一个机会,可以加强在亚太地区领导力,同时加大力度利用崛起的亚洲所蕴含的经济红利,带动美国自身制造业和出口的复兴。

然而就在美国规划TPP的同时,仍然在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阴影中徘徊的美国经济,却使得拟议中的TPP遭遇了空前的民意反对。当民意传导到政治场域时,TPP就成为了今年美国大选中一个重要的争议性话题。

在美国传统的工业州,即现在已经变成了“锈带”的地区,如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存在大量的蓝领劳工选民,而这里是美国两党交锋的主要战场。无论对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还是对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来说,在这些州取得领先都事关选战的生死。然而,对于这些州的蓝领选民而言,没有什么比贸易自由化造成的工作机会流失更令人恼怒的事情了。

选民的情绪和偏好决定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开足火力猛批TPP。从历史比较来看,美国两大政党的候选人都对贸易全球化表现出明确敌意,这样的形势是二战以来任何一个大选年都未曾出现的。

美国曾经是全球化的领导者,当美国掉头他顾时,世界也会感到震颤。

通常情况下,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都会有一派力量支持全球贸易和市场开放。而民主党因为更多代表工会等团体的利益,可能会对就业岗位流失更加敏感,从而更倾向于一些保护主义做法,所以往往共和党人会成为力主和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力量。然而,今年美国大选的政治方程式却出现了彻底的颠覆。

在今年的选举中,特朗普在共和党选举中异军突起,一举击垮了共和党建制派,即传统上坚持市场开放的亲商界势力。特朗普主要迎合底层白人对经济低迷、就业不足的愤懑情绪,所以他从一开始便把精英主导的市场主义的全球化设定为主要的抨击对象。相比而言,希拉里的态度转变则比较微妙。她曾经是TPP的支持者,但是在2015年TPP协议最终签署后倒戈。

当然希拉里和特朗普反对TPP的理由有些不同。希拉里曾经称TPP是最理想的贸易协议,她所举出来的倒戈主要原因——或者说是台面上的原因是,TPP并不完整,没有纳入她所关心的“汇率操纵”等因素。当然,进入2016年之后,希拉里又开始强调TPP影响美国国内就业机会这一点,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理由之间无缝转换。

正如奥巴马所说,TPP已经演变成为一场“政治足球”,变成了政客手中操弄的筹码。

过快的经济一体化很难成功

在美国的亚洲盟国看来,TPP代表着美国维持在亚洲地位的努力,也代表着对中国的某种制衡。换言之,TPP是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的经济立足点。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一些亚洲国家的焦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表示,TPP是美国在亚洲信誉的“试金石”。“TPP不仅将有利于美国工人和企业,还将释放一个清晰、重要的讯号,即美国将继续在亚太地区发挥领导力,并强化关于我们共同命运的伙伴关系。”

李显龙还表示,如果美国不批准历经多年艰苦谈判的TPP,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美国的亚洲盟友将遭受政治损失,并给美国与亚洲盟国的关系造成长久的破坏。然而盟国的不满声音,恐怕难以对美国国内政策造成根本性的扭转效应。

在TPP搁浅的背后,是美国孤立主义趋向的加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国大选中的几位风云人物特朗普、希拉里和桑德斯都反对TPP,反TPP几乎变成了美国政治领袖人物的共同立场。

假如TPP胎死腹中的话,它的姊妹版本、美国和欧盟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也势必将跟随TPP陪葬。当然,TPP和TTIP的终结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终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走向一个所谓的“升级版本”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弱,同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可能性也很大。

当然,TPP的濒临死亡也不完全是政治操弄的结果。事实上,TPP本身存在着很大缺陷。TPP不仅仅是一项贸易协议,它其实试图改变各国的国内经济体制和监管规则,试图打造一种升级版“高规格”的自由贸易协定。但所谓的“高规格”、“高标准”也意味着“高成本”,对参与国让渡经济主权提出了太高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光在美国,在参与TPP的日本等亚洲国家内部,抗议TPP的浪潮也是不绝如缕。

TPP的故事说明,超越现状的过快的经济一体化不一定能够成功,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出现反精英、反体制、反融合潮流的时候。然而覆巢之下并无卵,新的逆全球化潮流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仍然需要仔细、清醒地思量。

猜你喜欢

希拉里共和党全球化
变色啦!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共和党
参考译文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