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与讨论
2016-11-04程芳
程芳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7-0082-01
摘 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净水措施,其投资较低、运行费用少、净水效果好、维护管理简单,被多个国家广泛使用。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实际结合,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以期为我国水资源净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自然景观;生态湿地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7.082
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充足,人类一直在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将已经污染的水源净化,从而提高其使用率。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该问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较多的优势,在实践中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已被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其使用效果也在逐渐增强,成为了当前人们处理污水的主要方式。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发展
所谓“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污泥等有序地投入到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相似的地面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廉价、能源消耗最少、使用效果较好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被大量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且建造的人工湿地还可以作为对应的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使用的不断加深,目前,已经形成了对应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一般包括污水的输配水工程、预处理设施、污水调蓄系统、生物利用系统和统一管理与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自然生态净化。其目标是实现污水的良性循环处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从而提高环境质量,该工艺的优势有以下3点。
2.1 运行成本较低
人工湿地的建设不需要加入机电设备,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清理渠道和管理设备。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只对特定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建成后,不需要投入药物,相比于一些需要设备和药物才能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而言,其优势较大。
2.2 处理效果较好
污水处理的方式有很多,但处理效果较好的却并不多。笔者将此种污水处理方案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案进行了对比,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如表1所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如表2所示。
2.3 经济效益较好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优势,且人工湿地建好后还可以作为景观供人们欣赏,从而增加地区的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污水处理工艺的不足及其对策
3.1 人工湿地占地面积较大,进水负荷较小
人工湿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约为生化处理厂的3倍左右,且对土地的要求相对较高。这对于一些城市而言,无法满足其土地要求。因此,需要优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尽量缩小其用地面积。
3.2 易堵塞,运行周期短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通过吸附、过滤、分解等自然措施进行水与废物的分离的,分离过后的水可流至其他区域,而废物无法自己流动,会沉积在整个湿地中,进而造成湿地堵塞。就目前而言,人们还未找到解决人工湿地堵塞问题的方法,国外普遍采取床体自我休整法。然而,这种方法的实践时间较长,且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3.3 达到稳定的时间较长
人工湿地是模拟的湿地系统,多数是以人的自我意识为主的。而要想实现湿地的净化效果,需要与自然生态的一些因素相对应。要想使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某些因素契合,就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使湿地自行运作。就目前而言,初次净水的湿地需要半年左右的运行阶段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即一篇湿地建设完成后,需要半年才可以稳定投入使用。
3.4 处理效果不稳定
由于人工湿地模拟了生态湿地,所以,在很多特性上都与生态湿地一致,但有些方面与生态湿地的差异较大。比如,其湿地内的物种丰富性比生态湿地差,导致其处理效果不稳定。
—
4 结束语
人工湿地实际上是模拟自然净化系统的缩影。自然本身具有净化功能,但需要一定的运作周期才可以实现稳定运作。然而,人工湿地可缩短自然净化周期和搬迁湿地位置,从而实现广泛运用。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加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工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经过不断完善后,将会实现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李羚.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04(12).
[2]梁继东,周启星,孙铁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3(02).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