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时

2016-11-04老愚

当代工人 2016年16期
关键词:纪念册指导员金子

老愚

六月的校园,不时会响起“长亭外古道边”的曲调。

真的要走了,才能体会树叶脱离母体的那种痛楚。

毕业分配会上,当指导员宣布我去“国家农垦局”时,一颗心瞬间沉入地狱。女友笑吟吟调侃道:“好啊,你去做牛爷爷了!”她扳过我的肩头,眼里盛满期望:“我相信你,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我的热泪脱眶而出,心里却在诘问:你是金子吗?

1980年代的“金子”自有其标准,或考上研究生,或入党留校,或分到好单位。

有一段时间,我在梦里都咒骂指导员,断定是他毁了我的前途。年轻的我以为,若被分到文学报刊或出版社,自己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对于中文系学生而言,当作家或从事文学行当,似乎才有成就感。

大学4年,从没觉得班级是一个集体。有各种小团伙,有几对勾肩搭背的男女。同坐一间教室,多是陌生人,有的人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过。在我心里,大家只是被装在同一个瓶子里的水滴,表面上看起来乖顺和谐罢了。

毕业前夕,我才陆续知道了一些同窗的消息:某某偷窃毁坏校图书馆图书,将色情插图撕下带走;某某认班长及其女朋友为干爹干妈,结成了一个荒唐的家;某某与低年级浪荡女生交媾被捉,泪流满面写下了悔过书;某某为入党,几次手提点心,摆渡去浦东探望患感冒的指导员;某某为分配到好单位动员父辈关系,早早就为自己定了终身;等等,等等。那个时候,仿佛一夜之间被“现实”催熟了:喔,原来如此!等待分配本身就是个甜蜜的骗局,因为各种早已编织好的社会关系,决定了每一个人的去向和命运。

多少年后,你才知晓一干校园“风云人物”的底牌。那些神秘、光鲜的学生会骨干们,那些在学校就被赞为素质优良的人,毕业后平步青云,纷纷挤进上流社会的行列……他们貌似脱颖而出,实则是基因作祟,权势显赫的父辈早就为子女铺好了路——他们与你假装接受同样的考核,使你以为上了大学就有了“平等”的出路;等到一步一个脚印入职,提干,分配到要害部门,由科而处而厅而部,你就慢慢明白“血统”的能量,洞悉了“理想”的本质。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即使侥幸考上大学,进入国家干部系列,若没有特殊机缘得到贵人提拔,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可怜的马前卒。

毕业季节,和朋友走在百年梧桐撑起的绿荫道里,入校时的惶恐恍如隔世。大学并不大,在思想禁锢的教育体制下,也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真正让人长进的,恰恰是课堂之外的讲座、社团活动及自由交往。

捧着毕业纪念册找人留言,以为有了这些热情、奢侈的话语,就能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段。36年后,当我翻开黯淡的褐色纪念册,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分别的时刻。

里面有真挚的祝福: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这是顾潜老师的留言,是他把我带进了校刊编辑部,从此走上编辑之路。

“男儿立世直如松,清风拂达不问晴与晦。”这是兄长杨鲁军的话语,我是经由潘明兄介绍认识他的。他还写了一句话:“若有难请告知。”

“在高高的山上有一个你,你是那岩石。”这是同学瞿云的勉励之语。

“你天真地向前奔跑,但愿我永远能望见你手里蓝色的旗帜!”杨小滨同学借用我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诗作的名字,意在鼓励我写作。

“你的气魄、胆量、才气令我佩服,你吃的大白馒头与清汤令我惊讶。认识你,我的眼前展现出一个新天地。”唐沪娟是认可我的不多的几个女同学之一,她热情、活泼,眼睛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她被分配到一家报纸副刊,还约我写稿。悲哀的是,毕业两年后,她竟患病辞世。

也有忠告和讽刺:

“但愿岁月不会磨去你的个性,而个性是需要磨练的。”

“在我眼中,你是永远无法调和的不和谐音。”

“博采精放。”

“跳吧,跳吧!”

……

告别宴上,分配如意的一脸喜色,频频交杯换盏,分配单位不佳的怒火中烧,将啤酒瓶掷向指导员落座的方位,我也投出了愤怒的啤酒瓶……不知何时起了呜咽声,激动难抑的熊抱而泣。耳边渐渐想起“送别”的曲调——“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离校前夕,和女友坐在相辉堂前柔软的草坪上。虫儿吟唱,星月交辉,我却不由得生出几分恐惧:是一滴水将要掉进大海的恐惧。凶险不可测的大海,就在前边等着我。工

猜你喜欢

纪念册指导员金子
“不”同寻常 各个突破
觉 醒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春天的早晨
盼头
基于用户体验的纸质纪念册与电子纪念册的对比研究
一个接一个金子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