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诵读中的“三股气”
2016-11-03罗时敏
罗时敏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弟子。
——曹丕《典论·论文》
文章中的气可以切实感受到,它可以通过一定的因素呈现出来。这些因素在现代文中我理解为“三股气”:一股是叙事脉络清晰之气;一股是情感涌动之气;还有一股是个性化语言表达之气。
现以丁立梅的《水沉为骨玉为肌》这篇散文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先来看这篇文章的叙事脉络之气,这些句子如下:①街上的花店里,有水仙球卖的时候,我买了两个。②家里有两只很漂亮的水仙花盆,田螺的形状。③看水仙在“田螺”的背上生长,是件十分有趣的事。④我数了数,一盆里有花苞苞四个,一盆里有五个。⑤这之后的一天,我晚下班,刚刚推开家门,冷不防的,就被馨香抱了个满怀。⑥看过有关水仙的西方传说,说水仙是由一孤芳自赏的少年变的。⑦然水仙又不单单在水里面才能生长。⑧回家,半信半疑地,把开过的水仙,埋到屋角后。前面五句完全是一气呵成:水仙球——水仙花盆——水仙在水仙花盆里生长——水仙开花了——馨香。文章至此可谓是直直地吹了一口长气,吹到这里如果完了,那是没有韵味的,气息需要回环慢慢吐出。所以作者开始吸气,从一个传说到水仙不单单在水里生长再到屋角生长,赋予了水仙更加丰富的内容,这股叙事之气才显得更加意蕴丰厚。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情感涌动之气,这些句子如下:①我便认定了这两只花盆也是古董,远古的气息,穿云破雾而来。②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让人惊叹。③凝视的眼神便一醉再醉,索性把它捧至床头,睡里梦里,便都是它的香了。④我喜欢这个传说,少年终于圆了他的梦了,从此,他的美将与水共存。⑤半信半疑,我埋水仙在屋角,我淡忘了这样的事,不经意间,水仙长成一个窈窕的大姑娘了。我们来看看这股情感是如何涌动的:古董的花盆,散发远古的气息,栽培上水仙生长很有趣。“我”观察到成长,让人惊叹。“我”喜欢至极,捧到床头,梦里也是它。自然想到传说,一个少年幻化而成,那就更让人痴迷了。水里的水仙居然能在土里生长,那更是“我”的意外之喜了。这股情感的涌动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融入她的叙述描写中。有的是单独的句子,有的是在描写中。情随事动,感由文生,步步升温,句句含情,天衣无缝。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语言。丁立梅的散文语言特点我归纳如下:句式是短句,灵动富有变化,语言是朴实中透出诗意和文采。例如“它是什么时候打苞苞的呢?不知。”本来句式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打苞苞呢?”“回家,半信半疑地,把开过的水仙,埋到了屋角后。”本来可以是一个长句“我回家半信半疑地把开过的水仙埋到了屋角后”。“寻去,屋角处,不知何时,水仙已婷婷”。这些短句非常灵动并且在灵动中富有变化,使得整篇文章的语言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古怪精灵,逗人喜欢。另外她的语言还在朴实中透出诗意和文采。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它们起初不过绿豆儿大小,像极了爱玩迷藏的孩子,躲在叶下,躲过我们的视线,一个人低了头在那儿吃吃笑。”“绿豆儿大小”朴实吧,比作了孩子,还在那里吃吃地笑,用了比喻、拟人,可谓文采四溢。“花朵儿紧挨着花朵,气息甜美,它们粉着一张小脸蛋,翠衣翠裙,于凌波之上曼妙”。这个句子用了拟人,“凌波”“曼妙”这些词语也更有灵气。“我的脑海中不由得跳出黄庭坚写它的诗句: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里直接引用了诗句。还有一些词语用得很是精妙,很有诗意。比如:一泓清水,一汪淡绿,绿豆儿,一点一点。这些朴实中透出诗意和文采的语言似乎为这个精力充沛的小姑娘穿上了得体的衣衫,她的古怪精灵透出了可爱和亲切,让我们很想抱抱她呢。
诵读现代美文,唯有把握了这三股气,方可走进文本,领悟其主旨。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读书法——“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会意,应该是读到这三股气,就不太刻意在一字一句上探究了。
建安文人在他们的创作中出现“气”多表现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及情感力度。如曹丕《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曹植《鰕鱔篇》云:“猛气纵横浮”;刘桢《射鸢》:“意气凌神仙”。
我们读到了作者之气,继而打通自己的吸气通道,吸进作者之气,久而久之,方能形成自己之文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附:
水沉为骨玉为肌
丁立梅
街上的花店里,有水仙球卖的时候,我买了两个。
家里有两只很漂亮的水仙花盆,田螺的形状,青釉的,古典得很。这是一个友人从陕西给带回来的。陕西多古董,我便认定了这两只花盆也是古董。每年的冬天,我都会买了水仙来陪它们。只需一泓清水,装上水仙,两只“田螺”便立时灵动起来,远古的气息,穿云破雾而来。
看水仙在“田螺”的背上生长,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眼看着从它白色的鳞根处,冒出一点一点的嫩黄。心里面知道,那是长叶了。把它搁窗台上,那儿是阳光最为充足的地方。每日里,我时不时地跑过去看看。阳光下,它嫩黄的芽上,已泛出一汪淡绿来。渐渐地,抽叶了。渐渐地,叶片丰满起来。再过两日,我在它肥厚的叶下,居然寻到了花苞苞。它是什么时候打苞苞的呢?不知。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让人惊叹。
我数了数,一盆里有花苞苞四个,一盆里有五个。它们起初不过绿豆儿大小,像极了爱玩捉迷藏的孩子,躲在叶下,躲过我们的视线,一个人低了头在那儿吃吃笑。后来,绿豆儿一点一点膨胀,鼓鼓的,像怀孕的妇。里面的孩子迫不及待要出来,撑不住了,就快撑不住了。
这之后的一天,我晚下班,刚刚推开家门,冷不防的,就被馨香抱了个满怀。我连忙跑去窗台边,两只“田螺”里的水仙,已全然绽放。花朵紧挨着花朵,气息甜美。它们粉着一小脸蛋,翠衣翠裙,于凌波之上曼妙。我的脑中不由得跳出黄庭坚写它的诗句:“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果真是水沉为骨玉为肌啊!柔嫩的花瓣,如蝉翼,如翡翠。又如婴儿的肌肤,仿佛吹弹即破。凝视的眼神便一醉再醉,索性把它捧至床头,睡里梦里,便都是它的香了。
看过有关水仙的西方传说,说水仙是由一孤芳自赏的少年变的。少年生得英俊飘逸,他非常爱惜自己的容貌,常常临水自照,把自己当花一样欣赏。一天,他又在河边揽水自照,却不幸溺水身亡。他死后,魂魄不肯散去,遂变成水仙。我喜欢这个传说,少年终于圆了他的梦了,从此,他的美将与水共存。
然水仙又不单单在水里面才能生长。一次,在一家花店,我看到许多水仙被装在泥盆里,妍妍而开,模样娇憨得很。仿佛仙子落凡尘,别有一番风韵。问及,说是把开过的水仙,连根埋到土里,来年的这个时节,它会重新长出来。
回家,半信半疑地,把开过的水仙,埋到屋角后。一年的时间,早已淡忘了这样的事,根本就没留意过,那屋角后的土里,原是埋着水仙的魂的。某天下班归来,鼻翼处突然绕了馨香,缕缕不绝,在冷而湿的空气里飘拂。寻去,屋角处,不知何时,水仙已婷婷。像邻家小女孩,于不经意间,就长成一个窈窕的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