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神话的影音盛宴

2016-11-03罗凡项亮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影埃及融合

罗凡+项亮

摘   要:美国顶峰娱乐公司出品的冒险奇幻片《神战·权力之眼》是2016年国际影坛颇具影响力的影片之一。该片以古埃及神话为题材,讲述了埃及神祇之间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埃及一对年轻恋人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美籍意大利配乐家马可·贝特拉米为本片创作了背景音乐。作者在创造中对调式、配器等精心考究,将埃及民间音乐与西方管弦乐巧妙结合,创作出了浓郁埃及风情的电影背景音乐。作曲者将埃及民间音乐元素充分运用将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实现了电影主题风格、故事剧情和背景音乐的和谐统一,为观众带来了高质量的观影体验。

关键词:电影;音乐;埃及;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118-03

2016年3月11日由美国顶峰娱乐公司出品,亚历克斯·普罗亚斯导演,杰拉德·巴特勒,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杰弗里·拉什,布兰顿·思怀兹,科特妮·伊顿等主演的冒险奇幻片《神战·权力之眼》在中国大陆上映并迅速引爆了国内票房。这部通过对取材埃及神话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凡人窃贼贝克帮助天空之神荷鲁斯完成复仇夺回王位并成为明君的故事。

一、电影故事背景及音乐曲作者简介

(一)电影故事背景简介

影片讲述埃及天空之神荷鲁斯在窃贼贝克的帮助下夺回王位并成功阻止由沙漠之神赛特引起的三界浩劫的正义与邪恶斗争的历险之旅。

年长的埃及统治主神奥西里斯准备易位于其子——天空之神荷鲁斯,就在荷鲁斯加冕仪式上,荷鲁斯的叔叔赛特--沙漠之神,不请自来并送给荷鲁斯一只猎号,高兴的荷鲁斯没有多想现场吹响了这只号角,不过这却是赛特的阴谋。不出所料,号声召唤来了赛特事先埋伏好的军队,造反夺权就此开始……因为事出突然,众神惊慌失措,毫无防备的奥里西斯倒在了赛特的偷袭之下……因为轻敌,荷鲁斯家破人亡——不仅王权被夺连双目也被赛特残忍的摘取,失去了神力。

败北的荷鲁斯只能选择逃亡塞外。残酷的赛特统治埃及以后宣布,世人想要在死后进入来世必须以财富来作为衡量标准,这与奥里西斯统治时人们要以“良知”获得进入来世的资格的信条背道相驰。在赛特的专横暴政统治之下,美丽富饶繁华的埃及变成了人间地狱,生灵涂炭……不仅人类被迫沦为了奴隶,神,冥二界也同样陷入浩劫之中——赛特为了获得王权和永生,不惜刺杀自己的父亲——太阳神拉①夺取拉的太阳矛,召唤混沌之神阿波菲斯破坏往生之门,让宇宙重回混沌。

年轻的窃贼贝克与他的爱人扎娜深信荷鲁斯是庇佑他们的神,而决心帮助荷鲁斯找回双眼,恢复神力重新夺回王位,拯救埃及。在扎娜的帮助下,贝克得到了藏荷鲁斯双眼的金库地图最后贝克成功拿到了荷鲁斯之眼。

荷鲁斯拿回双眼以后,虽然几经挫折,但在众神的帮助下,最终和赛特大战并打败了赛特,凶残的赛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荷鲁斯终结。埃及得到了拯救,神、冥二届也免遭混沌怪兽吞噬的命运。历尽千辛荷鲁斯终于夺回王位,并成为了明君,幸福的光芒再次照耀在了尼罗河两畔。

(二)电影音乐曲作者简介

影片背景音乐曲作者马可·爱德华·贝特拉米(Marco Edward Beltrami)是著名美籍意大利电影配乐家,曾凭《决斗犹马镇》(2007年)和《拆弹部队》(2009年)提名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马可·贝特拉米1968年出生于意大利,在70年代移居美国长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尝试将合成器音乐、管弦乐、室内音乐与人声音乐的特质融合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90年代早期,他到南加州大学选修杰瑞高史密斯执教的课程,这个课程让他对惊悚与动作片的配音掌握的炉火纯青。自此之后,他为许多大片配音,并在好莱坞赢得了响亮的名声。由他配乐的电影不胜枚举,著名的有《神战·权力之眼》、《金刚狼》、《僵尸世界大战》、《生化危机》、《终结者》等影片。

二、电影音乐主题分析

这部电影以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为基调。主线角度以辉煌、宏大的管弦乐刻画“神”;支线角度在表现“爱情”时采用柔美、恬静的木管乐以及弦乐。成功的展现了“神战”与“爱情”这个两个主题。

(一)电影音乐主题之——“神”

1.《Gods of Egypt prologue》(埃及众神之序)

(1)“蛇笛”营造的神秘感和强烈的代入感

这段音乐是影片开场背景音乐,2/4拍,用长笛模仿埃及蛇笛声。音乐将多支长笛进行“卡农”演奏。演奏音域多在小字2组的高音区的音域,采用级进,没有大的跳进,演奏音符密集紧凑,在多支长笛“卡农”的时候,不协和音程形成了紧张的、杂而不乱的音效。这种不断反复循环、紧张不协和的下行半音阶营造出神秘、古老的意境。(见谱例1)

蛇笛声过后,响起了号角声和有节奏的击鼓,画面中一幅幅埃及特色的浮雕慢慢呈现。

(2)《Gods of Egypt prologue》(埃及众神之序)核心主题的展现

画外音并伴以埃及风情的主题旋律音乐,极强的代入感迅速吸引了观影者的眼球。之后画面转入广角镜头--尼罗河两岸的埃及。宏大磅礴的管弦乐贯以浓厚的埃及风情,迅速引起人们浓厚的观影兴致。

这段音乐是整部电影背景音乐的的最核心的主题,它在影片中不断重现是整部电影背景音乐的灵魂动机。音乐以2/4拍,中速偏慢进行,衬托着画外音讲述埃及众神的家族关系。

曲作者在旋律中大量运用半音阶级进以及半音的装饰音。配器上,首先由木管乐进入,再逐渐加入铜管乐、弦乐、打击乐以及人声合唱,层层递进的方式让音响效果愈发的磅礴饱满,一种埃及式的神秘迎面袭来,加上逼真的电影特效,有很强的代入感。(见谱例2)

谱例2 “埃及众神之序”A段:

在悠扬的A段音乐结束以后,影片画面一转,镜头沿着在尼罗河上空飞速前进,背景音乐也从悠扬抒情的2/4拍,转为更富有节奏和推动感的3/8拍,在鼓点“强弱弱,次强弱弱”的韵律中音乐变得热烈、流动。以中板的速度不断推进,在最后一小节突慢,以回旋的半音收尾。这段音乐与电影镜头移动速度一致,音乐与画面的高度的契合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见谱例3)

谱例3“埃及众神之序”B段:

2.《Coronation》(加冕)

“《列子·汤问》中曾这样形容美妙的音乐: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②这句话用来形容《Coronation》恰当不过,《Coronation》无疑是这部电影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背景音乐。

年迈的埃及统治神奥西里斯准备把埃及王位给自己的儿子——天空之神荷鲁斯。在加冕当天,埃及的子民全都来参加荷鲁斯的加冕仪式为他呈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崇高的敬意。加冕典礼的这部分背景音乐是影片中最为出彩的音乐,它将神的威严、典礼的盛况以及建筑的壮丽等埃及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段音乐以稳定的2/4拍节奏贯穿。在天空神荷鲁斯与爱神哈索尔一番情话后,竖琴轻巧的弹奏出第一二小节,引出影片的核心主题动机,这两小节的竖琴旋律,给剧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一是清新雅致的竖琴声让哈索尔与荷鲁斯二人世界画面能够自然的过渡到加冕仪式的宏大场景上这样不会显得突兀;其二,竖琴的前两小节演奏再到第三小节手铃和弦乐的加入,使得音乐更具有节奏性和自然性;音乐进行到第五小节浑厚的鼓声将音乐引入主旋律,铜管乐的号角声和人声空灵的合唱声加入使得音乐瞬间庄重、辉煌、热烈,“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③空灵庄重的人声合唱将加冕仪式盛况极致烘托出来,声乐艺术的魅力在这里也得到体现。音乐中运用了大量降Sol和降La,增强了音乐的埃及风情。(见谱例4)

谱例4“加冕”A段:

电影中,前来参加典礼的人们着鲜艳明丽的衣服,摩肩接踵,广场上热闹至极。主人公中的两位凡人恋人--贝克和扎雅也前来一睹天神的风采。这时音乐的B段用弹拨弦乐以轻快的跳音表现出这群凡人心中的喜悦。(见谱例5)

谱例5“加冕”B段:

“加冕”的最后音乐以半音级进上行,并夹杂五度、七度的大跳进的旋律演奏,并在最后结束在一个没有解决的不稳定音上——这种不协和音程与级进、跳进的交叉进行使音乐呈现出一种紧张不踏实感,为后面沙漠之神-赛特的不请自来造反夺权留下了悬念,为电影的下文起到铺垫作用。(见谱例6)

谱例6“加冕”C段:

(二)电影音乐主题之——“爱”

1.《Bek and zaya》(贝克与扎雅)

一个是聪明的盗贼,一位是尼罗河绝色美人。扎雅与贝克私奔,她认定贝克就是她命中注定的人;而贝克也深深的爱着扎雅,他决心要做一番事业,给扎雅幸福安定的生活,尽管他还是个靠偷窃为生的穷小子。

贝克为了让扎雅能在荷鲁斯的加冕大典上穿的体面,从闹市偷了宝石镶嵌的美丽的裙子,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扎雅,当扎雅看到这件裙子的时候双眼深情凝望贝克,闪烁着感动的泪珠。此时响起了这段柔美的音乐。(见谱例7)

这里曲作者以长笛为主奏乐器,空灵柔美的音色带着一丝忧伤。连贯舒展的线条,细致的描绘出贝克和扎雅的内心活动;而忧伤的音色亦为之后扎雅不幸中箭身亡作了铺垫。

音乐以2/4拍柔板的速度进行,长线条的平稳上行让“情”充满在旋律中,随着笛声缓缓倾泻而出,仿佛在诉说男女主人公的心声。

“贝克与扎雅主题”是整部电影刻画的凡人爱情的重要部分,为之后扎雅中箭贝克决心救活扎雅并坚信荷鲁斯成为埃及之王后就能复活他的爱人。

爱情的力量支撑着贝克帮助荷鲁斯并与他并肩作战,最终拯救了埃及,并让心爱的人回到了自己身边。

谱例7“贝克与扎雅主题”A段:

三、结语

现代电影产生以来电影的背景音乐都是其重要的部分。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剧本、演员、特效、画面等方面的考究之外与电影配乐的优秀也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前者是电影的第一张面孔,那电影背景音乐则是电影的第二张面孔。

优秀的配乐能让电影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的配乐,必须抓住电影的风格与主题,从电影表达的内容中紧密联系电影情节。

《神战》紧紧抓住了“埃及”和“神话”这个两个点,运用独具埃及特色的旋律加以西洋管弦乐的加工,呈现了既有埃及风情又不失磅礴之势的背景音乐。总之,这部电影音乐比较成功的将“画”与“音”结合,兼顾了二者的统一,对后来的电影音乐创作者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拉(Ré),古埃及神话中的最高神祗亦创世之神,鹰头人身头顶一枚日轮,是太阳的化身。

②成语,出自《列子·汤问》,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③(《世说新语·识鉴》一六引《孟嘉别传》)桓温问孟嘉: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 孟嘉回答说:渐近自然。

参考文献:

[1]王阿蒙.东方韵味魔幻气息——《画皮II》电影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14(04).

[2]薛瑞芝.电影《红高粱》中的音乐分析[J].电影文学,2013(21).

[3]刘蕊.音乐在电影中的审美及作用:以电影《阿凡达》为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2).

[4]王惠芹.20世纪埃及本土作曲家音乐创作方法取向刍议[J].人民音乐,2009(05).

[5]澳斯·希克曼.埃及的民间音乐[J].人民音乐,1956(12).

[6]赵克仁.古埃及音乐文化探析[J].西亚非洲,2009(12).

猜你喜欢

电影埃及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融合》
埃及艳后(外二首)
埃及有个鲸之谷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