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群体的挣扎之旅
2016-11-03邱菊
邱菊
摘 要:自安妮·赖斯的吸血鬼丛书问世以来,当代的流行文化无疑受到强烈的影响。她颠覆了传统吸血鬼的形象。安妮·赖斯的吸血鬼小说,以生动描写恐怖情节而著称,小说的主题大部分是历史背景下人的离群索居及对自我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总是现实社会或非现实社会中孤立的群体。本文主要分析赖斯《夜访吸血鬼》这一小说中的路易斯的旅程的隐喻意义。
关键词:赖斯;吸血鬼;路易斯的旅程;隐喻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073-01
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她以盛行的有关爱,死亡,永生,存在哲学和人类境况等主题著称。特别是她的《吸血鬼纪年》丛书。赖斯的第一本小说《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的完成只花了她六周时间,但却很成功。
在《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寻求旅程,就是少数群体的挣扎之旅。吸血鬼其实就是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少数群体的隐喻,而路易斯旅程就是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少数群体在道德,疾病,信仰冲突,性别特征以及种族身份方面努力挣扎的旅程。
一、少数群体的范畴
这里的少数群体一般就是指同性恋,艾滋病患者以及有色人种。
在《夜访吸血鬼》的开始,路易斯在圣福朗西斯科同性恋街区的一个房间会见了一名记者。这一幕是对同性恋诱惑的直接戏仿。赖斯的小说中吸血鬼挑选的牺牲者总是和自己同一性别。阿尔芒与莱斯特竞争路易斯形成了性爱三角的关系。“吸血鬼剧院”是对同性恋联盟的隐喻。赖斯的吸血鬼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对男同性恋的隐秘的欲望与恐惧。
有色人种是北美的委婉说法,主要是指黑人。美国历史上,一部分白人一直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打击黑人,约翰·奥利佛·吉林斯在《祖国面前的黑人作家》中写道:“将近四百年来,剥夺黑人的人格、摧毁他的自尊心的企图一直没有停止过。从他带着镣铐被运到这块土地上来的时候起,他不断地听到这样的最后通牒:‘要么放弃人格,要么丢掉性命。”种族歧视和压迫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如此的广泛和深重,黑人苦苦挣扎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
无论是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还是有色人种都是社会的弃儿,都属于为自我认同挣扎努力的少数群体。他们承受着主流社会的排斥与歧视,挣扎于内心的彷徨、焦虑与自我认同的漩涡之中。
二、自我认同的挣扎
美国主流社会对同性恋的持否定态度,抵制力量异常强大。在这么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同性恋自己也认同同性恋不道德、无权和病态的观点。旧金山同性恋活动分子于1964年5月和新教牧师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面对面讨论。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于1964年12月成立,牧师们提供了同性恋所缺乏的指控警察骚扰的合法言辞。1967年11月,纽约专题讨论会上提出,同性恋应被看作道德中性,同性恋关系应该用适用于异性婚姻的同样标准来评价。随着同性恋亚文化在美国城市环境中的逐步繁荣,人们逐渐开始认同同性恋的存在。
在北美,黑人在非常长的一个历史阶段里,几乎是没有自己声音的极弱势群体。直到1963年 8月 28 日,马丁· 路德· 金,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发表了史诗般的震撼人心的演说 I Have a Dream。无数美国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因此深深地被触动而感慨万分。金梦想有一天美国不会根据其肤色、而是根据其品行来评价黑人①。美国黑人经过持续一百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逐步觉醒。
少数群体被认为是为自我认同挣扎努力的弃儿。他们像路易斯一样寻求着自我。他们想归属于某一社会阶层,特殊的社会群体或社会文化,并在此“集体”②中形成一份个人情感,和谐的存在和自我满足。少数群体深藏在内心的与生俱来对生活、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就如路易斯一样。这些个体在个人旅程中反对并打破他们过去的耻辱,创造新的规则和指导方针。他们挑衅禁忌,建立自己的传统,在即将到来的自己的时代做真实的自己。
注释:
①King,Martin Luther,Jr.1963.I Have A Dream.A In Worley,Demetrice A.& Jerry Jr,Jesse.(eds. ) ,1998:319.
②在赖斯的吸血鬼丛书中的一些吸血鬼常群聚在一起,他们共同所遵守的准则表明他们属于某一特殊群体,比如吸血鬼剧院。
参考文献:
[1]Bartlett,Wayne., and Flavia Idriceanu. Legends of Blood: The Vampire in History and Myth.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Ltd, 2005.
[2]King,Martin Luther,Jr.1963.I Have A Dream.A In Worley,Demetrice A.& Jerry Jr.,Jesse.(eds. ) .1998.P,317—32.
[3]Rice, Anne.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92.
[4]Riley, Michael. Conversation with Anne Ric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6.
[5]安妮 · 赖斯.姜秋霞(译).夜访吸血鬼[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苏耕欣.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外国文学评论,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