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影响下的红楼淑女——薛宝钗

2016-11-03许倩倩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薛宝钗淑女家风

许倩倩

摘   要:薛宝钗无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最为典型的封建淑女形象。除了宝钗天生因素外,家风对于她最终个性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宝钗的穿衣打扮、房间摆设、对长辈的态度等方面探究家风对于薛宝钗个性的具体影响,并且从中获得对当代人尤其是女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家风;淑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011-02

一、家风与文学

家风一词,自古有之,今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对传统文化的再审视,在似乎沉寂了许多时日之后,这两个词的热度又渐渐攀升起来。

何为家风?家庭、家族之传统风尚与作风是其内核,家规家法等约束守则是其保证,而家教,是其基本要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词赋,先陈世德。”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有:“惺斋乃诗人槄园司马之子,落笔绰有家风。”······可见“家风”二字在文学作品中是经常被提及的。

二、家风与薛宝钗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化小说,其着力描写的诗礼簪缨的贾府更是处处有家风的体现,上到权利金字塔顶端的贾母,下到侍奉主子的丫鬟婆子,无一不是守着贾府大家庭的规矩小心行事。

作为贾府中第一随时守分的薛宝钗虽不是生在贾府,但很小的时候便与母亲寄居贾府,从小也受到贾府家风的影响,再者,薛宝钗出生于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虽然父亲早亡,但从书中的细节可以看出薛姨妈从小便十分重视对宝钗的教育,而薛家原也是读书人家,作为皇商之家的薛家的家风其实并不输于诗礼簪缨的贾府,所以宝钗一直是在母亲的教育和封建家庭的礼教约束下长成起来的少女。

不过薛宝钗这个封建淑女并不完全是天性使然,而是后天家族的教育熏陶出的。从红楼梦的一些细节里就可以看出。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写贾府家宴行酒令时,林黛玉当着贾母、王夫人的面,脱口而出在当时被视为“淫词艳曲”的《牡丹亭》和《西厢记》当中的两句唱词,这对于作为小姐的黛玉来说,可谓是严重的失态,宝钗就此教育黛玉女儿家不该读这些不正经的书,但在说教过程中宝钗也透露出她本也是看过这些杂书的:“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是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既认得了字,不过捡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①由此可见宝钗幼时也曾偷偷翻阅过西厢牡丹亭等那时的淫书艳词,但后被家长教育,便丢开手去,遵父母教诲只做些女儿家该做的事。宝钗并非天生就是后来严守礼教的保守个性,只是生于读书人家,受到严正家风的约束与礼教,由此变得随时守分,端庄贤淑,改掉了性格中叛逆的部分。

(一)穿衣打扮与房屋装饰

红楼梦里描写宝钗的外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可以看出宝钗平日里应该从来不化妆。宝钗也不讲究服饰,居家总穿半旧的服装。第八回写宝玉探病,看着宝钗住处“吊着半旧的红绸软帘”,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穿的衣服“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薛宝钗的住室布置风格也是极为简淡。第四十回写薛宝钗所居蘅芜苑中的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皆无。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②

生在“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之家,宝钗的经济条件无疑是相当优渥的,但她却穿着半旧的衣服,吊着半旧的帘子,住处也是简到不能再简,这恰恰说明了薛宝钗的大家风范,真正富贵之人从不用金银珠宝装饰自己,格外在意靠身外之物装扮自己以显示富贵的恰恰是那些实际上并不算富裕却非要撑场面的“暴发户”,从小富贵的薛宝钗见惯了用惯了珍贵的物什,对于那些东西并不稀罕。除了不稀罕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从小勤俭节约的家教使然,这点从同为薛家人的王夫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林黛玉刚进贾府时拜见王夫人,看到的是:“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累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蛇者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王夫人在贾府这样富贵的人家,和薛宝钗一样用的也是半旧的物品,她们不是不能换新的,只是勤俭的家教使得她们如此,这个细节足见薛家虽然富贵,但是在对待钱财方面还是教育家族成员要勤俭节约,切莫奢侈。这样家风下成长的宝钗对于那些金银首饰,锦衣华服自然是不甚在意的了。

(二)尊老爱幼

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等级制度,体现在大家贵族中就是长幼有序。荣国府作为当时钟鸣鼎食之家,在家庭中成员的地位上按辈分划分得十分明确,贾母作为最大的长辈,是贾府权利的金字塔顶端,贾政贾赦“文字辈”次之,贾珍贾琏贾宝玉“王字辈”又次之。薛宝钗严格践行这种家教准则,平日里对待长辈如贾母王夫人等人毕恭毕敬,即使对待年长的下人也温柔和顺,平日里的为人处世足见出宝钗良好的修养。宝钗作为封建淑女的代表,在尊老爱幼上做到了近乎完美,使即使作为情敌的林黛玉都被她感动。

首先是尊敬长辈,宝钗过生日,贾府为她请了戏班子来唱戏,贾母让她点几出喜欢的戏,宝钗没有点自己喜欢的而是点的贾母爱听的;王夫人将无辜的金钏儿逐出贾府,金钏儿投井而死,王夫人因此感到不安,宝钗即时赶去安慰,还主动将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给已死之人;宝钗未必是带有目的性的讨好贾府中的长辈们,而是出自家庭的教养养成了尊重长辈的处事习惯,这与薛姨妈的教导有关。犹记得夏金桂隔窗与薛姨妈隔窗撒泼时,做婆婆的气得浑身哆嗦:“这是谁家的规矩?婆婆在这里说话,媳妇隔着窗子拌嘴。亏你是旧人家的女儿!”③从薛姨妈这番话中便可看出薛姨妈十分注重长幼尊卑之间的规矩,身为女儿的薛宝钗自然从小受到薛姨妈的教育。

在对待比自己小的林妹妹时,虽然对方是自己的情敌,但是听到林妹妹不小心说了牡丹西厢里的词句还是好心提醒,知道林妹妹是个极自尊的性子,宝钗还贴心得用自己的经历语重心长得教育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的林黛玉心服口服,从此放下戒备,真心尊敬宝姐姐。

三、现代启示意义

从宝钗身上可以看出,家风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家风影响人的方方面面,一个好的家风对于优秀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有人提及一个词叫“家学”,通常后面还要加上“渊源”二字,另有一高频词叫“书香门第”,“三钱”和海宁查氏便是“家学渊源”和“书香门第”最广为人知的代表;再看看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哪怕是落魄贵族,行乞时候也与其他乞丐不同,皆因一种数代相传的气质——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家风”,而如巴尔扎克这样的文学家,都要在名字里自己加个“德”,由此可见人们对贵族及其气韵的追求,但社会总是有负面能量干扰的,家庭和家庭中人也是,学校亦是,笔者这一代的女孩,受到的诱惑太多,像宝钗那样知书达理,严于律己的“大家闺秀”是少有的了,但女大学生可以从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己为下一代做好准备。所以,从家风对宝钗的影响上看,当代人尤其是女大学生应当学习宝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教养的现代淑女。

注释:

①②③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 (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566,539,644.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 (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郝亚飞,李紫烨.中国古代家风建设及当代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 2015(01).

[3]王媛,裴惠云.论早期教育对“钗黛”性格形成之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3(09).

猜你喜欢

薛宝钗淑女家风
做淑女好难
勤劳节俭传家风
快乐的小淑女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家风伴我成长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文艺小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