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怪兽水虿成长记

2016-11-03远阳

摄影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羽化怪物怪兽

远阳

有次在河边看到一对捞鱼的父子,小桶里装满了小鱼小虾。父亲每次捞上一网,儿子都充满期待地凑过去,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哇!怪物啊!”

“什么怪物?”

说着,父亲就把“怪物”拿起来放在手心,突然怪物用力扭动起来,用身体两边的尖刺扎到了父亲的手。

父亲神秘地笑笑说:“不如我们拿回家养养看吧,很快就可以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了。”

他们把“怪物”单独放在一个小玻璃瓶里带走了,小孩子特别开心,估计学校里还没有同学养过“怪物”呢。父亲则早就知道“怪物”是蜻蜓稚虫——水虿(chài),当儿子亲眼看到水下的“怪物”变成一只漂亮的大蜻蜓,那应该是不小的惊喜吧。

水虿种类非常多,在不同的水域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水虿。黄蜻的稚虫生活在城市公园的小水池里,喜欢趴在水草上打盹儿;艾氏施春蜓的稚虫生活在山林里的溪流中,它们总是把扁平的身体埋藏在泥沙里,随时准备伏击猎物;而大型蜻蜓碧伟蜓的稚虫生活在郊外的水塘里,经常趴在水下的芦苇杆上,一动不动地等待猎物,像一只水下怪兽。现在,我们就聊聊如何拍摄这水下怪兽捕食、运动以及“变身”。

碧伟蜓稚虫是比较大的水虿,大到可以捕食小鱼。它外表看起来很凶猛,绿色的身体,黄褐色的大眼睛,嘴下面还有个可以收起来的口器。

我曾抓回碧伟蜓稚虫饲养。在鱼缸里放几条小鱼进去,饥饿的碧伟蜓稚虫马上就变得兴奋起来,但它并不主动出击,而是压低身体顺着芦苇杆或者水草缓缓爬动,头随着小鱼游动灵活地转动,目不转睛地盯着猎物,紧张的样子有点像猫科动物捕猎的动作。找到适合的位置后,这家伙就不再动弹,而是静静地等待着。一只傻乎乎的小鱼游到了捕猎范围内,利钳一样的口器飞速弹射出去,瞬间抓住小鱼,随着“怪兽”的撕咬,水里泛出了一片血花。

口器是碧伟蜓稚虫捕猎的工具。所有蜻蜓稚虫都有这样的致命武器,那是它们进化延长的下颚,可以通过水流液压推进,能以25毫秒的速度弹射出去,我们凭肉眼是很难看清楚的。

透过鱼缸拍摄蜻蜓稚虫捕猎,要尽量避免缸面的反光,闪光灯尽量放置在鱼缸正面斜上方,让更多光线射入水中,避免光线直射缸面造成反光。蜻蜓稚虫在捕猎前会躬身探头,视线紧盯猎物,这时候就可以准备拍摄了。但是它弹出口器攻击猎物的动作实在太快了,很难拍到。不过一旦捉到猎物,蜻蜓稚虫就会老老实实地原地享用大餐,这时候就可以慢慢拍摄了。

碧伟蜓稚虫没有宽大的游泳足,但它在水中却能快速前进,秘密在于它有强大的“喷射推进系统”。在追赶猎物的时候,它需要同时运用两个方向的水流:向后喷射水流迅速接近猎物,然后向前挤压水流弹出口器来捕捉猎物。有时候抓起刚刚出水的蜻蜓稚虫,这家伙挣扎着要逃走,经常会喷射出一股很强的水流。

当碧伟蜓稚虫长到5厘米左右的时候就要羽化了,这时候必须要给它准备一根从水中延伸出来的枝条或者芦苇杆,如果没有可以攀爬出水的地方,即将羽化的蜻蜓稚虫会被活活淹死。顺着枝条爬出水面后的碧伟蜓在确认自己已经抓紧后会先静伏一阵。正式羽化是先从背部裂开,一个有点淡绿色的身体从开裂的部位露了出来,随着开裂的变大,整个上半身都出来了,已经可以看出蜻蜓的模样了。它倒吊在树枝上,大概3分钟,突然上半身翻起来,抓住树枝,瞬间就把腹部抽了出来。渐渐地,新生的家伙背上那两团白色的东西开始变大,随着体液不断地被挤压到翅脉里,4片宽大而漂亮的翅膀完全展开了,它轻轻地扇动着翅膀,有点朦胧的翅膀开始变得透明,也更加坚硬了。再过几个小时,碧伟蜓就可以开始自己的第一次飞行了。

刚刚羽化的蜻蜓会吊在自己的空壳上晾晒翅膀,新生的翅膀清透而明亮,正适合拍摄。如果正面补光,蜻蜓的球面复眼和翅膀都会造成强烈反光,所以我会用一个小台灯从蜻蜓侧后面补光,这个角度的光源可以让蜻蜓的翅脉更加清晰,同时又能把它脱下的空壳照亮,而且偏黄的暖光源会让照片的色彩更加丰富。为了表现更多的细节,拍摄蜻蜓正面时用了机顶闪光灯补光,闪光指数减到最低挡。

养蜻蜓稚虫最期待的就是能够亲眼看到它羽化了,如果不想错过最精彩的场面,可以在羽化用的枝条上挂个小铃铛,只要蜻蜓稚虫爬上枝条铃铛就会响起来,有了这个灵敏的报警器就不怕错过了。

猜你喜欢

羽化怪物怪兽
有一个怪兽
失眠这个小怪兽
失踪的怪物等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Women in the Workplace, Fighting Spam, Money in the Museum, and the Mood for Food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
曾被误认为怪物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