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发债自救
2016-11-03王延春
王延春
发行国债几乎被看作是沙特最后的权宜之策,它既可以缓和油价下跌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也可以缓解冻产协议带来的束缚
沙特阿拉伯国债发售的消息通过在伦敦路演的参与者传给了媒体。等到路演最后一站转到纽约结束,10月19日,沙特发售的债券规模已达175亿美元,比原计划多出25亿美元,超过了今年4月阿根廷创下的165亿美元国债发售纪录。
沙特首次国债的发售招标相当火爆,记录了接近4倍的超额认购。国债发售既招来了亚洲的一些中央银行的兴致,也有欧洲主权财富基金及中东的银行参与其中,全球投资者的踊跃促成此次发售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兴市场债券发售。
据称,此次债券发售的认购规模达到670亿美元左右,发行国债旨在缓解沙特资金流趋紧和资金来源匮乏的局面。同时沙特将推出财政整顿计划,帮助其渡过财政难关,扭转该国长久以来对石油经济的依赖。
在全球经济长期低增速的背景下,主要经济体处于量化宽松的环境,全球都在超低利率中,闲置资金巨大,使投资者热捧沙特国债。沙特国债发行非常紧俏,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使得沙特的新债券价格在二级市场进一步上升,获得10个基点的涨幅。
国际金融协会资深经济学家吉亚斯·哥坎特(Giyas Gkkent)对《财经》记者说,油价的断崖式下跌已使许多石油出口国深受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沙特屏蔽了油价波动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如今沙特希望通过公布开放经济的长期计划,来应对低油价带来的挑战。
沙特近年来陷入财政困境,迫使其首次面向国际市场发行国债。2015年沙特的财政预算赤字高达980亿美元,今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达1000亿美元。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沙特2016年经济增长要比2014年放缓,但仍会达到2.8%。分析人士估计,沙特这次美元债券的发行,将可以支持大约三分之一的明年政府预算赤字,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其外汇储备不太可能更大幅度地下降。
对沙特而言,财政困顿带来的失措,远远比不上经济要摆脱对“夕阳能源”、石油的依赖所带来的全方位挑战,毕竟沙特是海湾合作委员会 (GCC) 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的领军者、在全球石油出口市场叱咤风云。今年春夏之交,沙特推出了旨在降低沙特对石油依赖的14年规划——《2030愿景》。这一雄心勃勃的规划寄希望对其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从而为沙特找到一条新生之路。
但对于一个数十年依附于石油而强大的王国——沙特而言,要彻底转变为一个依靠多渠道收入来源的现代、高效而多元化的经济体,巨人的转身谈何容易。
油价与预算平衡
在20世纪80年代初高油价的福佑下,欧佩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沙特阿拉伯尤为引人注目。1981年沙特的石油出口量就达到32亿桶,同年其财政盈余为411亿美元。32年后的2013年,沙特政府财政收入3016亿美元,财政支出2467亿美元,财政盈余5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油价快速上涨加之沙特政府实行的审慎政策,使沙特阿拉伯的公共财政自2003年起直到2014年,不断得到加强。2001年至2014年,沙特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平均值高达5.22%。2010年年底以来,席卷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也未能对沙特的经济发展带来大的冲击,2012年沙特的预算盈余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2%。但2014年后,随着石油图景突变,沙特财政图景完全翻转。世界银行7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沙特政府80%的收入来自石油销售,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削减了沙特王国的主要收入来源。IMF最近的数据显示,沙特2016年政府财政赤字预计占GDP比重的20%。
低油价使沙特面临信贷增长减缓、存款增长放缓、股票价格下跌等不利局面,但对经济增长本身的影响迄今为止相对有限,而最大的影响表现在财政方面。沙特政府意识到了调整其财政政策的迫切性。
全球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相互影响。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环境下,市场一线交易员马克丝·卡米尼斯对《财经》记者说,沙特可动用的影响力受制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形势。沙特希望通过鼓励更低的油价来扼杀高成本的产油者,那沙特自身就没有多少进一步增加产量的能力。然而,伊朗、俄罗斯等产油国及美国却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油产量来达到这一目的。 如果需求更为强劲——假设中国、欧洲、美国经济增长表现得更好,原油需求大幅攀升,那么石油从基本面上就支持更高的油价以及逐渐增加的产量,那时油价将由市场驱动,沙特的发言权变得更不足虑。
近期达成的八年来首个冻产协议使油价回暖,油价在50美元/桶附近变动。但是围绕冻产协议还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对油价产生影响。伊拉克石油部长23日表示,伊拉克希望能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减产协议中得到豁免,因为该国需要更多的收入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作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拉克这一表态令油价承压下行,国际油价24日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3美元,收于每桶50.52美元,跌幅为0.65%。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2美元,收于每桶51.46美元,跌幅为0.62%。
IMF预计油价将帮助沙特在2017年缩减预算赤字,而沙特2016年盈亏平衡的油价为79.70美元/桶。
长期从事石油地质与石油经济领域研究的罗宾·米尔斯对《财经》记者说,石油价格可能短暂地触及、甚至超过80美元/桶的区间,全球石油储量仍然高企,美国页岩油产量已经显示出增长的迹象,因为油价已经上涨到每桶50美元左右。
救赎之路
就如同油价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一样,沙特的经济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
在多年习惯性对石油收入形成依赖后,沙特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大宗商品低迷的晦暗光线中。从巅峰跌下的沙特,不利的消息接踵而至:中国海关总署10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从安哥拉进口原油419万吨,日均进口102万桶,同比大增46%。在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的激烈竞争中,沙特输给了安哥拉、伊拉克和俄罗斯。
如果继续从油产量、市场份额上做文章,米尔斯指出,如果沙特动真格的来削减产量,油价会有所提高,但沙特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蚕食。同时沙特也不想成为唯一一个减产保价的国家。 如果沙特与OPEC达成协议,OPEC其他成员也遵循这份协议,这显然有利于沙特。但这其实很危险,因为它同时会鼓励非欧佩克的产油国挤进来填补空隙。所以沙特减少赤字的唯一可持续方式,是减少支出同时提高非石油收入来源。
但是这也非一日之功。在此之前,沙特政府必须提高债务并利用外汇储备。现实证明这也是沙特的政策选择。沙特外汇储备于2015年1月开始下跌以来,每个月都会消耗超过90亿美元,沙特今年8月外汇储备为5620亿美元,较2014年底减少1700亿美元,外汇储备流失的速度相当惊人。国际机构指出,在目前的财政支出与赤字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假设预算优先事项保持不变,石油市场状况保持稳定,区域紧张局势不会升级,沙特的储备最多能提供五年的财政缓冲。
为减少预算赤字造成的外汇储备流失,沙特着手于增加外国投资。沙特阿拉伯为吸引外资进入股市,7月下旬曾宣布,将对国际投资人开放其市值规模5310亿美元的股票市场,借此发展石油以外的产业。9月又宣布调降合格外资管理资产金额最低要求、放宽外资持股比例等。在放宽外资进入的限制后,沙特股市希望在2018年底前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有专家指出,沙特Tadawul证券交易所规模太小,并没有在吸引外资上大展拳脚。
在这个前提下,发行国债几乎被看作是沙特最后的办法,它既可以缓和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也可以缓解冻产协议带来的束缚。
全球发债有助沙特减慢外汇储备流失速度,而考虑到当前全球的债市前景,加之沙特本身银行业比较稳健,沙特每年可借入150亿至200亿美元,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指出,沙特此次发债足以抵消明年三分之一的财政赤字及几乎全数经常账赤字,相信未来数年沙特外汇储备都不会比现有水平减少太多。
沙特的国债发行被证实是明智之举,虽然可能只是短期的提振。此前大多数对冲基金都押注沙特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他们相信,在油价低位震荡的格局下,沙特若坚持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将被耗空,沙特货币里亚尔将大幅贬值,标准普尔已调降沙特主权信用评级。如果要扭转困局,沙特只能选择与美元脱钩。这一想法显然不现实。
另一个投资者形成汇流的想法是,里亚尔贬值。哥坎特指出,贬值有利有弊。积极的一面是,贬值将通过增加以里亚尔计值的石油收入来提高财政平衡;贬值还会鼓励非石油出口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消极的影响是,政治成本太高。哥坎特说,沙特的家庭账户将受到贬值的伤害,通货膨胀会上升,企业和银行会受到汇率损失的不利影响;贬值会破坏经济稳定,而且,考虑到沙特主要的出口产品是石油和石化产品,贬值还会使收益受限。总而言之,贬值得不偿失。
不过,虽然沙特已经在着手采取多项经济、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实现财政收入多元化,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中响动最大的要将国有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从一家石油生产公司转变为一家全球性的工业集团,雷声更小的包括挤压公共部门雇员待遇,减少大批项目支出,削减水、电、汽柴油补贴和各种社会福利等等,但对沙特最多的指责认为,沙特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浪费在公共福利,以及那些对经济没有任何附加值的基本建设项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