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策略分析
2016-11-03张晞
张晞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广东广州51007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策略分析
张晞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广东广州510075)
本文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现有的功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平台“两级数据中心、四级应用”的发展思路,并对该思路的具体建设内容进行了探索。
状态数据;数据中心;数据应用;高职院校
2008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各院校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初期,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采用单机Excel版的形式。2009年,教育部批准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优化研究”的课题立项(教高司函〔2009〕234号),推介部分省市陆续开始使用网络版,使得平台不仅成为采集状态数据的主要工具,而且逐步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日常管理、宏观调控、社会监督的重要工具,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与重视。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00多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借助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完成了状态数据采集工作。至今7年多来的数据记录已积累了数十亿条。随着各个院校对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发挥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反映实情、发现问题、引导发展的作用,建立完善状态数据定期分析制度,使平台在促进教学改革、建设、管理,提升示范院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各项工作的建设水平,有效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目前具备的功能特点
目前,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统计分析汇总功能,重在反映学院当前的办学状态;二是管理监控功能,重在对学院的管理进行规范,提升管理水平;三是比较分析功能,重在为学院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统计分析汇总,反映现状
它既是平台的一个基本的功能,又是当前平台的主要特点。平台实际上是一个统计工具,通过它可以反映学院办学条件与教学工作的现状,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院校基本信息、院校基本办学条件、院校领导、实践办学条件、办学经费、信息化资源、固定资产、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评价、学生就业信息、案例分析等。
2.管理监控,促进规范
平台给院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引导院校建立可靠高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及到位。院校可随时将当前最新的数据输入平台,实现院内各部门之间以及院校之间各种资源的共享,使院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如有的院校在这平台之上自行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如CRP系统等),用于办公自动化、新生注册、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等,促进了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平台给院校注入了知识管理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良性机制。传统的组织结构,上下级之间往往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而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可以让院校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教职员工可通过平台了解学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领导也可通过平台“天天下基层”,了解教职员工的情况、学院的当前运行情况和学院发展的瓶颈等。从而逐步形成学院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健康机制。
3.分析挖掘,支持决策
数据分析实际上就是将数据有序化、系统化、逻辑化及结构化的过程。以此为基础的数据采集平台,具有自动汇集、综合分析、错误提示、过程预警、全方位多角度比较等功能,能够在海量明细数据基础之上自动生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数据。随着平台建设地不断深入和数据的日积月累,这个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和越来越丰富。
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8年开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借助单机Excel版和各种网络版的支持,初步解决了状态数据的采集问题,从而建立起一套统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是,这种分布在各院校内的非集约式管理的数据系统,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数据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数据利用效能较低。其不足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报表化采集,效率及真实度较低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到稳定规模、内涵发展的新时期,以往分散式的人工报表化的数据采集方式,一方面难以满足当前计算机水平和高效率办学管理的需要,给用户带来了繁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影响数据的真实度。现时的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已有一些运行的业务管理系统,如何从这些过程管理中提取数据自动生成状态数据,减少数据采集工作量;如何将“源头采集”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数据的真实度,已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
2.多平台孤立应用,增加冗余工作,且易产生歧义
目前仅在高职系统内部,就有“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专业建设平台”(即中央财政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配套的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等多个平台分立运行。由于数据分别采集,数据定义标准不一,较易导致学校的不满或者误解,影响了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各平台数据存在交集现象,重复采集造成了用户工作上的浪费。
3.“沉寂存储”的数据管理,制约了数据管理的应有功效
由于原平台本身的智能化程度较低,未能对采集的状态数据进行集中、及时的处理,状态数据不能直接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导致大多数院校采集上报后任由数据放置在存储设备中“束之高阁”,白白浪费掉数据体系蕴藏的巨大能量。
4.数据采集滞后,影响管理决策
由于目前状态数据的采集采取非常态化及非实时的方式,数据产生一年后才进行采集、分析和应用,难以反映各地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不能为高职教育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最为及时的支持,也就无法实现“信息服务于管理”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初衷。
三、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发展思路的思考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应成为针对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规范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为师生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况提供信息渠道,为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研判参考为目的的全国性信息化建设工程。平台应遵循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信息服务管理为目标,实现最终的大数据管理与大数据服务。平台应通过采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结合当前先进的数据中心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表象的状态数据转化成向规划与决策者直观揭示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和公众了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提供有效途径,为实现区域办学情况纵横对比、专业规划布局和人才培养质量分析等办学关键问题提供依据,为中央财政绩效奖励和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按照当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将平台视角设于国家层面,全盘考虑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各院校以及公众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的需求。以服务为中心,使平台不仅满足各级应用的业务需要,同时帮助各级用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逐步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及运行体系,解决当前存在的数据定义不规范、管理不科学不到位、应用系统复杂和互不关联等等难题,以科学手段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教学质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1.数据规划
平台必须从各级用户的使用角度出发,全面规划系统的数据体系、规模和内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数据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与教育系统原有的多个数据平台的自然对接或整合。与此同时,平台数据还必须能够满足源头采集、实时提取、集中管理、充分共享、开放应用的要求,以适度的数据规模和科学的采集手段,降低用户采集数据的难度;通过数据挖掘和有序化过程,实现用可量化、可比较、可分析的数据指标来辅助决策并提供更多的相关服务。
2.功能要求
平台应定位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与教学管理、各级教育主管的宏观决策管理、授权教育专家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以及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服务四个方面。平台设计可采用“两级部署”的自上而下建设模式,工作重点在于激发各方尤其是学校的积极性,推广应用系统关键模块——采集实时、全方位配合的状态数据网络采集与管理功能模块,为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提供基础材料。
四、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具体发展策略
1.从数据规划、系统设计出发,构建平台的数据体系
(1)编制数据字典
以《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为基础,吸收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专业建设平台的实践经验,重新梳理定义高等职业院校数据字典,拓展高等职业院校数据结构与标准。数据标准包括数据项名、类型、长度、约束、值空间以及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数据项内涵解释等内容。数据字典应具备动态可变的功能。
(2)构建数据总线
平台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设计与应用,必须综合考虑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接口,最终形成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的、基于数据字典的统一数据总线。数据总线同样应具备动态可变的功能。
2.以平台实现、平台实施为出发点,加强各采集系统的建设
护理部人员或护士长定期访谈患者及患者家属,问其关于护理人员的疾病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的情况,让其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自己责任护士工作及态度的满意度、自己对医院环境、制度、管理的意见。这种形式从护理人员角度可以让其提高警惕,对工作负责,实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访谈结果也可作为其评优评先的一项指标;从患者角度可以让其得到重视感,了解到护理人员对其的付出,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促进和谐护患关系;从医院的角度,通过访谈的结果可以知道需要改进的方面,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院的水平。
(1)建立两级数据中心
两级数据中心具体指国家级数据中心和学校级数据中心。建立基于数据字典的数据中心,整合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专业建设平台和各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业务管理系统,消除院校信息孤岛,避免数据重复填报,为信息服务和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撑环境。
(2)建设标准版系统
它基于线下协同环境,用以统一和规范数据采集行为。数据范围主要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信息、院校领导信息、基本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就业情况、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数据可以年、季、月为周期进行采集。它应对原有的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学校对比服务,支撑专业布局和质量分析,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提供教育质量监测预警数据。
(3)建设网络版系统
它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范围包含标准版的所有内容,同时具有数据采集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以及数据恢复等功能。它采用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报表化采集方式,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可逐步由数据中心自动生成相关数据,实现以年度和季度为周期的数据采集,向以月度为周期的数据采集直至实时采集的过渡,逐步建立数据采集的快速反应机制。
(4)建设移动版系统
为方便现代通信条件下状态数据的采集,开发移动APP形式或微信等形式的数据采集系统,使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利用移动设备实时上传(更新)相关数据(如教师个人情况、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就业情况等),分散数据采集工作量,有效补充网络版系统的功能。
(5)建设门户网站
它方便系统数据的全面展示和深度应用,并向各级用户提供服务,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管理、用户角色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栏目设置管理、内容查询检索、内容展示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为数据监测中心的各级用户阅览展示数据提供统一的门户。
(6)建立数据监测与应用中心
它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建设,对各院校的状态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结果,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应用需求。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数据分析、状态数据采集情况分析、经费投入分析、办学条件分析、专业建设分析、教师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就业质量分析等以及每项分析结果的支持度、置信度、发散度的计算和孤立点分析。
(7)建设移动版数据监测中心
它将数据监测中心经常被查询的内容,以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形式进行图形式化展示。
(8)建设数据智能同步系统
它将各院校的状态数据同步集中到国家级数据中心。
3.从平台应用、平台管理方面着手加强数据应用
(1)重点形成数据“云”中心
实现跨PC平台和移动平台的多平台应用;形成与专业平台互通、与各级其它信息系统互通,并支持自由扩展的数据互通与共享机制;扩大数据应用层面和服务全社会的多层面信息公开;对应用数据进行再加工、再分析、再利用,实现真正的大数据管理。
(2)建立定期的数据分析研究和发布制度
数据的深入加工和分析,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有效信息,而将有效信息应用于科学管理则是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努力目标。因此,通过持续性的数据分析过程并形成报告文件,可大幅度扩大数据的应用层面,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总体发展结构如图所示。
图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发展结构
五、结论
平台的体系结构概括为“两级数据中心,四级应用”。其中,“两级数据中心”为国家级数据中心、学校级数据中心;“四级应用”即国家、省、高等职业院校、专家的系统应用。平台定位于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用源头记录、实时采集的管理模式,使平台可以直接提供日常化的工作管理,实时记录业务处理中产生的状态数据信息,并自动形成辅助学校管理、规划和决策的有效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平台建设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移动办公技术进行研制,对平台功能的设计和研制应站在所有用户的业务需求的基础之上,采用标准化的制作流程来实现,让平台人性化、全面性地服务于各级用户。由于两级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需要借助公共网络在两级管理平台间进行数据传送,因此必须做好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确保数据的传送安全。
[1]陈方辉.浅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网络版的优化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杨应菘.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践回顾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编辑:杨馥红)
P315.69
A
1673-8454(2016)01-0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