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王国帕可壮区块成矿前景分析
2016-11-03吴胡杜婷
吴胡,杜婷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武汉430070)
柬埔寨王国帕可壮区块成矿前景分析
吴胡,杜婷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武汉430070)
研究区(帕可壮区块)位于柬埔寨东北部,行政区划属柬埔寨王国腊塔纳基里省欧雅达伏区管辖,往东与越南接壤。在翔实的野外调研及广泛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化探数据的处理成果和地质认识相结合,对研究区成矿前景进行分析。
柬埔寨;地质矿产特征;勘查地球化学
研究区位于柬埔寨东北部,行政区划属柬埔寨王国腊塔纳基里省欧雅达伏区管辖,往东与越南接壤,地势较高。海拔100~500 m,地貌条件较为复杂。
1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以中、新生界最发育,上、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系不但出露较少,且十分零散。主要出露地层有元古界前寒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古近系及第四系等。
柬埔寨位于南海—印支地块南部[1],地质演化历史总体上处于扩张、增生和隆升的过程。印支运动结束以后,特别是新生代时期地壳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张裂构造与剥蚀作用相对强烈,因此前中生代地层受到分割,多呈零星而断续分布于新生界中,以至其构造形迹难以完整展现,给区域构造研究带来困难。柬埔寨构造-岩浆活动较为强烈,构造活动以强烈的断裂和褶皱活动为主。规模较大的断裂主要为NW-SE向[2],它们控制了区内岩浆岩的分布。
柬埔寨境内的岩浆岩活动共有三期[1],早期海西期以花岗闪长岩类为主,中期燕山期有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晚期喜山期有基性火山岩喷发活动。
2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的地层主要有志留—寒武及前寒武纪的板岩,片岩、角岩、角闪片麻岩等老地层和晚古生代-中生代的碎屑岩类,以及第四纪的洪积物和坡残积物等[3]。喷出岩主要是燕山期的中酸性火山岩类和喜马拉雅期的基性火山岩—玄武岩。侵入岩主要是浅成、超浅成的中酸性次火山岩类,包括花岗斑岩等。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与金属成矿具有明显的成生联系(图1)。
研究区在东南亚中南半岛隶属于印支地块成矿省中的昆嵩隆起成矿带,该带分布于昆嵩隆起区,主要由太古宇麻粒岩、元古宇角闪岩及多期次花岗岩、花岗混合岩构成。
研究区发育三条较大断层和众多节理裂隙,可成为成矿气液通道,为成矿物质运移和沉淀提供有利空间。区内火山、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以及与之接触的沉积岩普遍发育热液蚀变,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镜下研究发现岩石中有大量黄铁矿、黄铜矿等指示矿物,初步判断为研究区可能存在陆相火山-次火山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化)[4]。
图1 研究区构造地质略图Figure 1 Structural outline map of Cambodia
图2 研究区样品光片鉴定结果Figure 2 Identified polished section result of samples from study area
3地球化学特征
3.1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测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植被发育,覆盖率高,分旱季(11月至次年2月)、热季(3月至4月)和雨季(5月至10月)3个季节。全年平均气温29℃,年降水量约2000 mm。
测区土壤主要为山地棕壤、红壤,少部分黄壤及草甸土。土壤pH值以4.5为主,少有6~7分布,呈弱酸性。母岩以物理-化学方式风化分解,物质多为物理方式搬运,次生富集作用相对比较微弱,对元素迁移和富集影响不大。季节沟谷雨林植被为主。
3.2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Ag中值较高,标准离差大,是前缘元素;As的富集系数较高,As作为Au的探途元素,对Au的富集很有利;Cu的富集系数较高,成矿可能性较大;Mn的标准离差大,很有可能与土壤富集有关。
从表1可知:富集系数(KK>2.0)的强富集元素有Sr、As、Cu三种元素,富集自强至弱为Sr、As、Cu;富集系数(1.0<KK<2)的元素有Pb、Ag、Hg、Mn、Zn、Fe六种元素。
从以上特征参数可以看出,矿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s、Cu、Pb、Ag、而Hg和Mn成矿可能性较大。
表1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统计数据表Table 1 Study area element geochemical statistic data
3.3元素组合类型
3.3.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使用少数潜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近似代替原始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Pison G,2003)。利用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累计方差大于76%进行因子提取,得到变量共同度提取表以及变量参数,由变量共同度提取可知,大部分元素损失极小。对表2及表3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如下:
F1因子方差贡献率为40.532%,为研究区最主要的地位的因子,元素组合为Ag、Hg、Pb、Zn表现为典型的热液矿床中低温元素组合特征。
F2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0.189%,为研究区次主要的地位的因子,元素组合为As、Cu、Fe,其中As、Cu为亲硫元素,与大量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的产出密切相关;Fe为亲氧元素,与亲硫元素关系密切。
表2 因子解释原有变量参数Table 2 Factor analysis interpreted original variable parameters
表3 原始与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对比表Table 3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orthogonal rotation factor load-matrix
F3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5.513%,对总体贡献较小,元素组合为Mn、Sr,两者均与沉积岩密切相关,均指示浅海或深海相沉积环境。
3.3.2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知:lgAg和lgCu、lgPb、lgZn呈正相关,lgMn与lgSr、lgZn呈正相关,lgPb与lgSr、lgZn呈正相关。因此我们判断Ag、Cu、Pb和Zn以及Mn、Sr和Zn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或经历过相似的地球化学迁移。
表4 研究区元素的相关性Table 4 Correlativity of elements in study area
图3 R型聚类分析图Figure 3 R(index)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3.3.3聚类分析
本次聚类分析的结果见图3,在0.15相似水平,元素分为两类,Ⅰ类:Hg、Zn、Pb、Ag、As、Cu、Fe、Mn8种元素,这些元素都与热液作用有关;Ⅱ类:Sr,Sr元素与沉积作用有关,一般形成沉积岩。在0.5相似水平,元素分为四类,Ⅰ类:Hg、Zn、Pb、Ag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是中低温热液元素;Ⅱ类:As,As作为金矿床的指示与伴生元素以毒砂形式存在;Ⅲ类:Cu、Fe、Mn三种元素,Cu的形成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研究区发育有火山岩与次火山岩,Fe2O3表征了氧化环境,Mn与沉积作用有关;Ⅳ类:Sr,Sr元素与沉积作用有关,一般形成沉积岩。
3.4单元素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研究区完成了1∶50000的土壤测量,总面积为92.9 km2,总计测量地球化学样1652个,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和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0011-2015),在全矿区进行1∶5万化探测量,根据要求,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南北向基线,按500 m(线距)间距布设基点。分析测试了的九种元素:Ag、As、Cu、Fe、Hg、Mn、Pb、Sr、Zn。由于大多元素异常的套合性比较好,所以这里就着重讲Cu、Hg、As这三种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元素,其余元素就不在本文详细叙述。
图4 研究区铜元素化探异常图Figure 4 Study area Cu element geochemical anomalies
Cu异常区主要位于东北部化探工作区与西南部化探工作区,圈出了5个异常块,其中在东北部化探工作区情况尤为较好,异常区中Cu异常呈椭圆展布。单从元素异常图来看,Cu-1异常相对较好,有一个浓集中心,最高值为79×10-6;Cu-3异常中基本以外带异常为主,中带的最高值为50×10-6;Cu-4异常中有一个单点高值,达到了120×10-6,其上边异常区也出现了一个单点高值,达到了114×10-6;西南部Cu-5异常范围比较大,但没有出现浓集中心,异常带有向东延伸的趋势。异常区出露主要的地层为志留-寒武、前寒武角闪片麻岩系列。
Hg异常区主要位于东北部化探工作区与西南部化探工作区,研究区共圈出了7个Hg异常块。单从元素异常图来看,Hg-4异常范围较大,约2.52 km2,有一个浓集中心,外、中、内三带异常,内带异常面积亦较大,单点高值为4 004.9×10-6。异常区出露主要的地层为志留-寒武、前寒武角闪片麻岩系列。
图5 研究区汞元素化探异常图Figure 5 Study area Hg element geochemical anomalies
图6 研究区砷元素化探异常图Figure 6 Study area As element geochemical anomalies
As异常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的两个化探工作区,研究区共圈出了4个As异常块,异常区中As异常一般呈椭圆或不规则形态展布。单从元素异常图来看,As-1异常最好,有一个浓集中心,外、中、内三带异常,单点高值为75.30×10-6;其余异常均为两带异常。异常区出露主要的地层为志留-寒武、前寒武角闪片麻岩系列及三叠-侏罗系黏土质砂岩、泥质砂岩、砾岩组合。
4成矿前景分析
研究区在东南亚中南半岛隶属于印支地块成矿省中的昆嵩隆起成矿带,该带分布于昆嵩隆起区,该成矿带主要由太古宇麻粒岩、元古宇角闪岩及多期次花岗岩、花岗混合岩构成。上覆中三叠统碎屑岩、流纹岩,中侏罗统磨拉石相砂、砾岩,新生界玄武岩和砂、砾岩。该成矿带已知金属矿产地约33处,以铝土矿和金矿为主[1]。
研究区隶属于博胶—拜美眉蜀(越南)构造岩浆带,为昆嵩陆核边缘构造岩浆带,由海西期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及新近纪—早更新世玄武岩组成。后者在博胶一带有宝玉石及金矿化。
在化探异常图上研究区共圈出单元素异常50余处,且大多元素异常的套合性比较好,异常情况亦较好。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As、Cu、Pb、Ag四种元素富集系数较大,为矿区主要成矿元素,在相关性分析中,Ag、Cu、Pb、Zn关系密切,相关性较好,推断研究区可能形成Ag、Cu、Pb、Zn多金属。同时As富集系数较大,As作为金矿床的探途与伴生元素以毒砂形式存在,研究区成矿带上有很多金矿床,如塞奔(Sepon)斑岩型Cu-Au矿床,在光片实验中,发现了一粒碲金矿,而且在研究区西侧约10Km处,有两个小型金矿采坑,初步推断研究区可能有金矿床。
综上所述,研究区值得在异常区进一步工作,本次工作为找矿提供了很好的线索,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作用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判断研究区可能形成Au、Ag、Cu、Pb、Zn多金属矿。
[1]陈永清.东南亚中南半岛地质及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2]吴良士.民主柬埔寨地质构造与区域成矿[J].矿床地质,2009(06).
[3]方少文.柬埔寨王国拉达基里省欧达伏地区帕可壮区块铜金矿靶区优选与评价成果报告[R].武汉: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2014.
[4]翟裕生,等.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5]孟瑞,冯希.柬埔寨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业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11,(7).
[6]周军,黎武兴,高风亮.柬埔寨王国金矿资源与还在兴起的金矿井[J].黄金,2003,8.
[7]周军,黎武兴,高凤亮.柬埔寨王国蒙多基里省Menong金矿区矿床地质[J].黄金,2003,(11).
[8]李方夏.东南亚地质矿产与矿业经济[M].云南:云南地质矿产局,1995.
Minerogenic Prospect Analysis in Prek Trang Block,Cambodia
Wu Hu,Du Ting
(Hubei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Wuhan,Hubei 430070)
The study area(Prek Trang block)is located in northeastern Cambodia,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of the Ou Ya Dav District,Ratanakiri Province,bordering the Vietnam to the east.Based on informativ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tensively collected data,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asic geological,mineral deposit features and minerogenic pattern.Trough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data processed results combined with geological cognition carried out minerogenic prospect analysis.
Cambodia;geological and mineral deposit features;prospecting geochemistry
P632;P611
A
10.3969/j.issn.1674-1803.2016.08.10
1674-1803(2016)08-0048-05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2012[004]号)
吴胡(1987—),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工程师。
2016-05-30
责任编辑:宋博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