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2016-11-03杨晓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工同伴教师应

杨晓红

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要求,我和同事们一直在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平时有关小组合作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有以下方法。

一、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前要先进行科学分组,同时要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共同配合。我平时在班上会将学生按照成绩由高到低进行ABC分级,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一名A级学生、两名B级学生、一名C级学生组成,就是说,小组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素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基本上是全班的缩影,这样也便于合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但是小组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

小组合作学习本来是通过小组内的几个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因此,小组合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小组成员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相补充,成员之间要互相配合,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就谈不上真正的合作。

二、善于思考

在每次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前,我都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防止学生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另外,教师要随时了解讨论的进展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弯路。教师要设置一些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层层深入,逐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教师应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意见,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的能力,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特的意见,并学会在互相尊重中去学会合作。

三、及时评价

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同伴,合理评价伙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我在平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同伴、评价同伴。例如:听同伴发言时眼睛要注视对方,专心听,不插嘴,如果你同意同伴的看法,可以微笑着点点头或者翘翘大拇指,得到表扬的人要有礼貌地向同伴表示感谢。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看法,要诚恳地向对方提出来,并且要有理有据。当同伴向你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虚心听取,意见不同可以争论,但一定要态度友好,平静地说出自己的理由来。

在小组汇报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编组的优势,用小组的编号来代替学生的姓名,称呼他们为“XX小组的代表”,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教师应及时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团结协作做得最好、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教师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有先进的理念的指导。只有在教学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持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责 编 阿 宁)

猜你喜欢

分工同伴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小蜜蜂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寻找失散的同伴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落地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