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需要阅读节
2016-11-03朱永新
朱永新
十余年来,每年“两会”我都会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的议案。
有关部门一直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据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原则上不增加新的节日。但事实上,近些年如“航海日”等新节日还是在增加。二是因为有了世界读书日,不需要再设一个国家阅读节。可是,把每年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正是3月17日“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此外,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也是既欢庆世界读书日,也拥有自己的阅读节、阅读日。
世界读书日是莎士比亚诞辰日、塞万提斯去世纪念日,意义虽大,毕竟距离中国人的生活太远。而阅读在当下中国,对于精神重建与凝聚共识,具有特殊意义。我认为,将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设立为国家阅读节,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操作可能,对于推进全民阅读很有意义。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推动阅读放在重要地位,并且把举办各自的国家阅读节(日)作为重要的手段。
比如美国,2015年9月5日举办了第15届国家阅读节,主题是“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书”,国会图书馆邀请175位作家、诗人与读者共襄盛举。除了阅读节,他们还把儿童文学作家苏斯(dr.seuss)3月2日的生日定为美国的全美诵读日,每年都有数千万人参与阅读与朗诵活动。如2010年3月2日,奥巴马夫人在国会图书馆与200位小朋友一起度过了这个节日,为大家朗读《戴高帽子的猫》。2014年约有4500万学生及其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参与这个活动。美国教育部门还把7月下旬的某天作为推进中小学生暑期阅读的全国阅读日。
比如日本,为了提高全民素质,针对不同群体设立了诸多阅读节: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儿童读书日”,把4月23日~5月12日定为“儿童读书周”,把每年的10月27日~11月9日定为“国民读书周”。日本政府还曾将2010年定为“国民读书年”,并且列出了一年的国民读书计划。
比如德国,从2004年开始,在每年11月举行全国读书日活动。志愿者们在幼儿园、学校、图书馆,甚至火车和市区步行街上,为人们朗读好书。如今,全国读书日已成为德国规模最大的读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民的读书热情,带动孩子们进入书的奇妙世界。
法国更是一个重视阅读的国家,仅各类文学奖就有2000余种,如“龚古尔奖”“花神奖”“费米娜奖”等。1989年创办的法国国家读书节,定在每年的10月14日~16日,三天的活动分别被命名为“阅读疯“”书香时代”和“欢乐中的阅读”。法国不仅有国家阅读节,还有国家儿童图书节。2015年7月17日~31日举办的国家儿童图书节,主题是“轻松的阅读”,全国1200场活动在日托中心、夏令营、海滩等一切有孩子的地方举行,开展有露天书摊、写作工作坊、文学野餐、与作家和插画家对话等活动。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进全民阅读,发起了“为提高素质而阅读”的运动。2007年,韩国国会通过了《读书文化振兴法》(后修订为《阅读文化振兴法》),并有配套实行的“总统令”,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读书月,地方政府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阅读活动,国家每年评选阅读文化奖。
总而言之,许多国家并没有把“世界读书日”作为唯一的读书节日,而是除了这一节日,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阅读的氛围中,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有力地开展了包括设立国家阅读节在内的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英国和爱尔兰是在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开展阅读活动,越南的国家阅读日定为4月21日,加拿大从1977年开始每年春天举办儿童图书周活动等。
在我国,全民阅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阅读,认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
为此,我认为应尽快由国务院法制办通过,报请全国人大批准,将每年9月28日作为国家阅读节(日)。在这一天,号召全国各地通过举办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形成全民阅读的高潮。
设立国家阅读节(日)有诸多特别的意义。
首先,可以唤起全社会对于历史先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人物都有特别的纪念日,许多国家甚至把这些人物印刷在钱币上面。
其次,可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目前,台湾地区的教师节是9月28日,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同时也是最早的“阅读推广人”和“书目研制者”,两岸四地共同举行阅读活动,可以成为一道凝聚人心、展示文明的风景。
再次,可以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与那些崇高的精神对话,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同行,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义与利等关系。
最后,可以提高我们科学决策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阅读,全社会将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有参与意识、批判精神、人文情怀与鉴别能力。
总之,设立国家阅读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今年9月28日,我们新教育学校将再次举办阅读节,为推广阅读,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相关链接】
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连续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在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全民阅读”位列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下设“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儿童阅读书包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八个子项目。
在推动全民阅读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立法的重要性,并为之进行不懈努力。在各界推动下,2013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启动了关键性的一步。
2016年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就其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与此同时,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15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正式实施,接着《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也陆续颁布。今年4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据2016年3月24日《光明日报》)
(责 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