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美术教学的创新及其实践
2016-11-02郑豪
郑豪
高职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为主,注重学生的美术素养对于其工作的指导作用。而在当下的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学目标缺失,教学内容枯燥,使得美术教学的创新成为必然。文章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创新及实践过程。
高职教育在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中,逐渐开始重视教学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美术与其它专业教学不同,不仅要强调能力,还要强调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为此,高职要了解教学需求,将教学进行调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促进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职美术教学中创新与实践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是其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而在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确保其审美能力的提高。现代学生过于关注理论学习,忽视了发现美,审美敏锐性差。在教学中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就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一阶段,渗透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培养,以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2.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其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表达自己的个性思想。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注重思维的培养,从素描的基本动作开始,要求学生捕捉画面,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其创新能力。注重实践过程的独立完成,通过教学创新,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其想法能够逐渐的转化为实践,因此我们说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对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启发和活跃学生的艺术思维。
3.有助于激发学生潜力,增强拓展延伸的能力
很多学生学习美术是源于兴趣,而当今的教学中,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教学创新的方式,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创新的本质不在表面,而在于对学生的真实需求的挖掘,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都要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进行调整,培养学生不断的感受美、创造美的精神。
高职美术教学中创新与实践的策略
1.教学内容的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美术教学也应以这一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美术教学具体特殊性,其创新要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和提高入手,教学要遵循审美育人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思维创新、感知能力、审美理念以及想象空间的培养。美术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审美需求,才能确保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对于美术这一学科来书,创新更是其迈向深层次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倡导人才的一技多能,提示高职在教学中也应强调综合性培养。在在讲授绘画技巧时,还要指导学生注重画面上的题识、落数以及用印的格式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其表现出来。并通过对实际作品的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美术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技能提升都具有制约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为此要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包括对以往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注重趣味性、实用性作用的发挥。在色彩的讲解中,要发现美术的规律,并指导学生欣赏更多名家的作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描述甚至是批评,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来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师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不断的开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师角色的创新
现代教育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已经形成。而在新时期,这一思想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真正发挥其在课堂中的指导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美术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并不能够使其完全驾驭教学,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如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理念等。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角色的创新,利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全面性,才能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当然,我们要注意美术的创新并不代表着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确保美术教学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注重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培养,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在我国美术发展过程中,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其重要特征,如何发挥美术教学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应成为未来高职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4.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因此,教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支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要自由发挥,将思想发散,以免学生只是局限在固定的框架内。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感受融入美术作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美术实践的内容较为丰富,素描、装饰画、国画等都是很好的实践形式。高职院校也可以举办美术比赛、组织社团活动、开办选修课等,为学生的创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练习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比较单一,评价标准比较固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涞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作品,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独特视角,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避免一个答案的评价模式。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注重作品中的个性评价,而不是共性评价。学生作品中的不足也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品内容,给予多元化的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将自身的感受积极表现,培养学生具有自身特色的审美能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能够清晰的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保持自身的优势,强化自身的弱点。
6.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
高职美术教学要注重课堂的开放性,教师要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以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过程缺乏主动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分享给其他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同学之间的交流相比于和教师的交流更加顺畅,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综合性把握一下学生的交流方向即可。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产生灵感和火花,学生相互鼓励,创作的热情高涨。通过交流和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通过相互鼓励,学生的进步空间更加明显。
总结
美术是一门传统的学科,这门学科强调思维能力的发挥。实践证明,设计者的思维是其长久性发展和技术发挥的关键。作为高职解决的重点专业之一,美术教学还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的进行创新。文章对于传统美术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下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意见。以便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当下美术忽视创新这一问题以实践的方式进行解决。总之,教师要敢于创新,并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融入自己思考后的元素,从而在校内期间设计出自己满意和民众满意的作品,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