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教师理性精神:修炼一颗“思辨心”
2016-11-02沈坤林
沈坤林
一线教师的理性精神,其实就是具备一颗“思辨之心”。通过综述研究,在纷繁复杂的理念中有主见,通过自传研究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在课例追踪中把握教学规律,在学术论争中养育批判性思维,这些是养育教师理性精神的重要策略。
修炼一颗“思辨心”,塑造教师的理性精神,根本上需要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同时也需要外在的激励与有效的合作,而名师工作室在合作研修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笔者主持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了 “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课程化研究”,把“养育灵活的思辨能力”作为九个课程化研修项目之一。本文试结合部分研修实例,阐述修炼思辨能力以促进理性精神塑造的若干策略。
一、综述研究:多元中有主见
工作室关于专业阅读的合作研修,除了确定专题并提供书目、组织读书报告会等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是组织成员进行专题阅读综述研究。这里所说的综述研究,就是通过检索、筛选、归类和分析等发现丰富多样的专题文献,便于在专题学习中较快地把握各种观点及其理据,然后在比较分析中形成自己的看法或主张。
一是,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某篇课文的教学进行综述研究。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为例,工作室集中活动前,要求每一位成员进行专题阅读,并完成题为“《祝福》教学研究综述及其教学建议”的一篇文章,力求使成员在阅读、梳理特别是把握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进行集中交流,相互补充、完善与碰撞;最后在把握综述研究基本策略的同时,跟进对其他课文的自行研修,形成综述研究报告。
二是,围绕某个“理念”进行综述研究。如近年语文教学中流行“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深文浅教”“浅文深教”看起来很辩证的教学主张,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不顾具体文本特点而简单化操作的倾向。理性地考察这些理念,工作室要求成员阅读尽可能多的典型课例和相关研究文章,在综述研究中进行理性判断。笔者与成员合作的论文《“长文短教”亟须三个回归》《警惕“少教”“短教”的浮躁和功利》在杂志上公开发表。
通过综述研究,一线教师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观察问题,寻求解读问题的合宜策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灵活而理性。
二、自传研究:梳理中显主张
没有教学主张的教师,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反思和明辨,也难有自己的理性精神。教学主张的提炼,可以走演绎的路径,也可以用归纳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是归纳的路径,即基于成员自身实践、经验的归纳、提炼,其重要抓手是进行灵活的自传研究,在自我梳理与反思中重新认识自我,增强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一般以为,教师自传研究,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分析自己在过去教学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笔者先以自己的“自传研究”内容为蓝本,引领成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或角度进行自传研究。然后,举办论坛,各位成员呈现“我的教学主张”。如金中老师引领学生“走近经典,品读经典”的“经典语文”主张,梅琴老师基于学情、文本细读的“简约语文”主张,石斌老师的“主线问题导读”主张,王斌刚老师的“自由语文”主张,等等,在呈现中更加清晰起来。
除了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通过自传研究,还可以使教师有效地审视更多方面的经验或问题,提升理性判断能力,促进自我的完善与超越。
三、课例追踪:咀嚼中明规律
能否有效把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科学解读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步骤、进行合宜的教学评价等,都需要教师把握教学规律;无论课堂相对沉静还是相对活跃、热闹,都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理性调控。
常见的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基本的形式是教师上课、说课,其他教师或专家评课。“跟着感觉走”问题突出。这样的活动,缺乏切实的思辨引领和理性的评判,使活动参与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难以把握课堂的基本规律,一些青年教师盲目照搬观摩到的“招式”,视硬伤为“高招”而不知。
在课堂展示、课例研修中,本工作室强调课前全体成员都要撰写“文本解读录”,上课成员要求撰写“课堂推演录”,而把理性思考的重点放在“课例追踪”上。
“课例追踪”的研究主要分三步。第一步,选择成员上的课或名师上的课,对上课录像进行文字实录,文字转录的过程是从容细致地感悟、比较、辨析和对话的过程;第二步,参考《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等专家点评实例,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角度,撰写课堂评析;第三步是集中交流,在针对不同文本的课例评析交流中,分别就“从学生视角如何上一堂好课”“如何合宜安排教学进程”“怎样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我不完美但我寻求改变”“课堂拓展与生成的智慧”等话题进行碰撞,力求使成员在思辨中全面把握课堂教学规律。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课堂上看似感性的学习行为或教学操作,也需要作适当的理性思辨。比如,朗读、讨论、感悟,是相对感性的行为,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感悟,需要教师的理性安排与有效引领。笔者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的《课堂智慧:以朗读促感悟》就是选择了《高山仰止》《品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篇课文实录中的三个片断,进行理性的比较和评析。
“课例追踪”研修,可以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思辨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评判能力,不致盲目崇拜明星或名师课堂。成员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讨论需要理性调控》一文是对全国级课堂教学比赛三个课例“热烈讨论”的理性思辨;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 语文课堂亟需“聚焦”——基于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现场观察》,则是对课堂教学中操作目标、指向不明之问题的思考。
四、学术论争:碰撞中存理性
在不同教法或不同观点面前,要么没有“感觉”、不想参与讨论,要么凭自己的一己体验远而拒之或如某些“粉丝”般盲目崇拜。这都是教师理性精神缺乏的表现。教师参与学术论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对学术争议问题的讨论。比如,特级教师韩军以《背影》示范课为例,在《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发表了文章《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引发了一线教师和李华平等有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和微信圈等,有些论者各持己见,情绪激动。工作室合作研修时,就此话题及其相关内容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理性的争辩。并从“教师的感悟与‘语文的限制”“学生的‘感觉与‘学科的作为”“学术的视野和‘自我的追求”三个方面进行观点碰撞,最终形成《不必太在意却不能不在意——从韩军〈背影〉示范课争议说起》文章发表。
二是,针对期刊商榷文的再商榷。如《语文教学通讯》刊出杨启亮教授的文章《热爱语文:一种教目的学论的解释》后,一线教师李梦桃老师发表了争鸣之文《热爱与手段——〈热爱语文:一种教目的学论的解释〉读后》。笔者与成员合作,辨析不同的观点,形成了《手段与操作——〈热爱与手段〉读后》发表于同一刊物。
三是,积极参与有关部门或刊物组织的专题研讨。如《湖北教育》就“学科德育”话题征文,工作室成员合作讨论,撰写的《学科德育亟需三个转变》被发表。
四是,结合教学实践对教材编写、练习设置等问题进行思辨,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发表于《名作欣赏》的《课后练习:应凸显“学”的正确导向——以〈品质〉〈老王〉课后“文本研习”题为例》一文便是成员研修的成果之一。参与学术论争,可以直面问题,不感情用事地怨这怨那。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语文课容易被排挤的现象,有的教师感到无奈,笔者从理性思考的角度回顾了自己的教学历程,写成了《给遗憾的语文以更崇高的向往》一文。针对大量劣质教辅书横行、统一测试的劣质试题无法回避等现象,努力寻求应对的策略,《“问题”试题的讲评策略——以〈祝福〉选段测试题为例》等论文,便是成员合作研修的成果。
参与学术论争,保持一种研究的状态,是一线教师提升思辨能力,养育理性精神的重要路径。
作者系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课程化建构研究”(编号为2015SB04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