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创作中的故事化小说特色
2016-11-02王琳琳
王琳琳
摘 要:沈从文在中国文坛具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他把文学的触角伸向民间,努力从民间寻找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资源,开拓出独具一格的审美境界,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民间文学逐渐走进文学家的视野,许多文学创作者开始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养分,来充实自己的文学作品,而沈从文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一位,他的小说体现了民间文学资源对新文学的丰厚滋养。
关键词:沈从文;创作;故事化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1
1、民间故事形态
沈从文善于从民间故事的形态模式中汲取灵感,使其小说呈现出特有的故事化倾向。这种故事化的倾向,在沈从文早期的小说创作中比较突出。他所讲的故事,不单指故事情节,还包括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他感慨“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却被忽略了。”沈从文相信故事可以承载人生的丰富内涵,小说的创作要重视故事的选择和对其展开的新的解读。
1.1取材于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对人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沈从文对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十分感兴趣,他将文学的笔触伸向民间,以民间传说作为创作的蓝本,对其稍加改编、润色,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信仰。沈从文小说中有很多取材民间传说,如《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月下小景》等,这些作品以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或动人或惋惜的故事,将人性的自然上升到神性世界,富有传奇色彩。
1.2取材于佛经故事
沈从文在《月下小景》的题记中说到“这只是些故事,除《月下小景》外,全部分出自《法苑珠林》所引诸经,曾从《真浩》、《法苑珠林》、《云岌七签》诸书中,把凡近于小说故事的记载,掇辑抄出,分类排比,研究它们一记载故事各种方法,另外,又因为抄到佛经故事时,觉得这些带有教育意味的故事,能组织极其动人的情节,实在可以作为‘大众文学、‘童话教育文学以及‘幽默文学者参考”。沈从文“把佛经故事放大翻新,注入生命中属于情感散步的种种纤细感觉和荒唐想象,于是写成《月下小景》。”沈从文在对佛经故事的改写中,对于佛教自我牺牲、普度众生的神性思想一面倾心,并展现在作品中,来建构自我的人格,思考生命的哲学。沈从文创作性地对佛经故事进行重写,赋予了其现代精神内涵,对中国现代文化转型进行了探索。
2、民间创作方法
沈从文善于从民间故事中探寻文学的创作方法,使其小说人物类型化、故事模式化。
2.1人物类型化
人物类型化是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一部《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个个身怀绝技,本领非凡。然而当我们细细回想起来,每一位英雄的形象却是模糊的,他们大多都是勇猛、好斗、讲义气、重情义,而具体的某个人,我们却不能很快地说出他的独特之处。纵观众多的民间传说,同样会有这样的感觉,故事中主人公大多都是一类人,且好坏分明,性格突出,或是面容妓好,品行端正的痴情男女,亦或是面容狰狞,胡作非为的地痞无赖。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可谓家喻户晓,讲述了几个不同的凄美爱情,仔细回想,主人公形象却如出一辙,单单从外貌描述中很难区分出谁是白娘子,谁是织女,谁是祝英台。受民间故事的影响,沈从文的小说,同样给人这样的感觉。
2.2故事模式化
故事模式化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点。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以爱情为主旋律,所讲述的故事带有民间故事的影子,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化。沈从文表达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邂逅型。这是沈从文描写男女爱情故事的主要模式。受湘西对歌习俗的影响,男女主人公常常是以歌定情,然后互相对歌,增进感情,最终修成正果。因此,互唱情歌成为彼此邂逅的中介。另一种是青梅竹马型。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在民间传说中比较常见,在沈从文的笔下,同样存在这样的爱情故事。阿黑和五明青梅竹马,一起长大,阿黑大些,五明小三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相爱,双方的父亲也不反对,有心结成亲家,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水到渠成。
3、民俗元素
沈从文善于吸取民间大量的民俗元素,给作品注入新的血液,在阅读小说之余,领略到伟大的民俗文化。
3.1民歌的运用
沈从文在《<一个母亲>序》的开头中写到:“因为生存的枯寂烦恼,我自觉写男女关系时仿佛比写其他文章还相宜。沈从文的作品中很多以“男女的恋爱”为主题。湘西民歌作为爱情诗的范本,被沈从文发现,引入小说中,不只烘托了作品的爱情主题,也表达了沈从文对于湘西民间文化的欣赏与认同。
3.2湘西民间习俗的引入
生活在湘西茶峋小镇的人民感受到湘西独特的自然风物,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沈从文将这些习俗带到创作中,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为文学发展做了另类的尝试。
3.3口语化语言的运用
小说中采用了众多民间化的语言,比如湘西俗语,口语,甚至脏话,真切地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语言包含着民间特点和生活特性,这些语言出现在沈从文创作中,对作品起到描写、烘托的作用。在现代文学家中,能将民间文学运用到如此娴熟的,屈指可数,沈从文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一位,他将民间文学的元素巧妙地融入文学创作中,创造出一个别样的文学园地,同时,他将民间的淳朴民风,人民的自然天性,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恋,唯美地展现出来,意识到自然的人性、原始的生命才是文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石柏胜.“语言的狂欢”与“文字的体操”一沈从文剧体作品的语言特色与生成归因[J].武汉,巢湖学院学报,2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