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2016-11-02姚春庭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新形势

姚春庭

摘要:规范和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对加强和提高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如何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促进加强预算管理,成为摆在审计人面前的一件大事。本文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工作,把握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通过深入剖析预算执行的薄弱环节,逐步攻克预算执行审计的难点,建立起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以便达到提升预算执行审计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新形势 预算执行 审计

一、深入剖析预算执行薄弱环节,攻克预算执行审计难点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认识到预算是一年内计划、调节、供给、控制经费的重要工具,是总结工作、考核业绩的重要依据,部分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不能体现党委决心意图和建设发展规划,这是预算执行效率低下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审计人员的重视。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对这些单位和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物资采购及基本建设是重大资金投入的主要形式,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风险较为集中的环节,必须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物资采购预算审计方面,审计人员要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和采购业务实际,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复核等方式对采购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参与市场调查,了解物资品牌、质量、价格、服务等因素,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对采购预算进行审核。在基本建设方面,通过基本建设项目前期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完善图纸设计,加强工程预算审核,确保工程预算总体合理。通过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款支付环节审核,确保了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委托中介单位开展竣工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审计部门对结算审计情况进行再次核对,重点对审核依据的充分性、审核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对存在异议的审计结果委托第三方进行再次核对,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上述方式,进一步明确审计部门在物资采购及基本建设审计工作中的职责,把物资采购和基本建设计划编制、项目预算、组织方式、合同签订、过程管理、资金结算等环节纳入审计监督范围。

(三)采购对象日益复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从信息系统开发,到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再到信息系统升级换代,项目方案日益专业化,从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适用性到建设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再到软件平台的可靠性,预算审计的内容日益复杂,难度日益增大,需要采取信息部门、审计部门和外部专家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审计力量,对硬件、软件和集成费用进行审核。通过市场询价了解相关设备的市场价格,参照软件开发行业标准,综合评估软件模块开发工作量和开发费用,通过同类型或类似工程项目的集成费用类比,确定集成费用,确保预算分析的相对合理。在项目落实过程中,通过聘请信息建设项目监理以及跟踪项目建设过程等方式,防止出现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问题,确保信息工程质量,将建设方案要求和预算项目内容落到实处。

二、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工作,把握预算执行审计重点

预算制定应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工作,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时,在摸清基层经费保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尤其要把握审计重点,确保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单位中心工作任务上。

(一)重点审查人员保障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足额保障

一是了解人员经费保障情况,审计中采取查看各年度预算、纵向对比各年度预算数据,横向对比各地区预算保障与当地经济增长的比率情况。通过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争取人员保障经费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审查人员经费支出情况。对照年初制定的预算安排,重点审查人员工资发放,保险扣缴以及其他人员经费开支项目,及时纠正工资发放不及时、不足额,保险扣缴不全等问题。三是审查人员经费管理情况。重点审核基层人员经费是否全部用于保障人员工资、服装、伙食费等方面,重点查处人员经费是否被挤占挪用、结余是否结转其他科目等问题,确保足额保障人员经费。

(二)重点审查专项保障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一是事前调查,掌握情况。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前,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项目经费收入情况,明确项目经费总额、用途以及拨付时间,为专项保障经费预算执行审计做好准备工作。二是事中审计,抓住重点。在实地审计时,重点对上级下拨的新建队站开办费、营房维修费、车辆装备购置费及建设项目经费进行重点核查,审查是否存在项目经费专款不专用、长期挂账不使用及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事后跟踪,确保实效。对跨度时间长、经费数额大的项目经费,在审计结束后,有重点的要求基层单位定时上报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确保经费发挥其效益。

(三)重点审查“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厉行节约

审计部门应密切关注被审单位落实“八项规定”的相关情况。一是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充分关注“三公经费”预算编报、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预算效果等各个环节,增强预算对“三公经费”的刚性约束,从而加强事前监督,从根源上遏制“三公经费”浪费现象。二是被审计单位往往将“三公经费”转移到项目列支,或者列于其他核算科目,达到账面上不超“三公经费”当年预算批复数,在审计中,审计部门应明确“三公经费”支出范围,确保使一切隐性的“三公经费”支出浮出水面,在“三公经费”实际发生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控制。三是从绩效审计的视角进行“三公经费”审计。对“三公经费”暴露出来的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问责并提出审计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并逐步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督促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提升预算执行审计效益

(一)加强党委理财,将预算执行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预算执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需要与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紧密结合,各级党委要把预算执行审计意见整改工作作为党委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强化党委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视,对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研究整改,要从个案中发现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从具体问题中综合分析根源和症结,在以保障中心工作为前提的基础上,努力克服预算执行的薄弱环节,进而从全局和宏观的高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让审计结果进入党委和领导决策,推动政策、制度、机制的创新改进,使预算执行审计成为党委决策的一个必要环节。自上而下加大整改力度,做到工作流程科学,督促制约到位,增强审计监督实效。

(二)改进审计方式,实现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实时运用

预算执行是一种实时状况,预算执行审计也要成为一种即时的、动态的监督。要实现预算执行审计全程即时的、动态的监督,就要加大在预算的编制、报批、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融入审计监督,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跟进作用,做到预算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随到哪里。实行动态监督有利于提前堵塞漏洞、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预算执行合法合规的有效手段。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结合大数据分析,运用审计调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即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督促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防范风险的再次发生。

(三)加大后续审计,促进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加大后续审计力度有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整改措施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显著,确保审计意见的落实。通过建立审计整改、审计督办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杜绝屡审屡犯现象的发生。把审计整改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在具体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上,坚持依法从严的原则,该处罚的处罚,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要坚持追究其责任,该移交的大案要案线索要按法定程度坚决移交,使预算执行审计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对审计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和涉及体制、机制等共性问题,采取调研分析、协调会商等方式,研究提出政策性措施和办法,切实提升预算执行审计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审计新形势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