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及防范对策

2016-11-02刘康黎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范上市公司

刘康黎

摘要:目前,国内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取某种利益,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财务舞弊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使得公司的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其亦有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将从关联方交易及利润操纵的识别入手,进而分析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危害,并辅以相应的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最终提出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 关联方交易 利润操纵 防范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从事利润操纵的行为,其危害是较大的,只有对其加以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种财务舞弊行为的出现,从而使得国内的资本市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关联方交易及利润操纵的识别

(一)关联方交易的识别

关联方交易指的是企业关联方之间,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此种交易容易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关联方交易极易出现操纵利润、避税等问题。关联方交易的种类:购买和销售商品及非商品资产、提供劳务、无形资产转让、代理、租赁、赠予、提供担保、许可协议、债务重组等。

(二)利润操纵的内涵

利润操纵是指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国家相关会计法规的漏洞,甚至不惜违反相关会计法规,运用各种手段,如关联方交易,从而对企业利润总额及获利能力进行人为的操纵行为称为利润操纵。利润操纵的目的相对较为复杂,诸如上市公司为了对外增发股票、配股或是保住其上市资格、公司为了对外融资的需要而调增利润。另外,还有一些公司为了逃避企业所得税而人为调减利润。

二、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危害

(一)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

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较为复杂,但无外乎是与融资、规避处罚风险以及公司高管为其一己私利等方面,这些动机有的是出于公司自身的原因,有的是高管自身的动机。

1.公司对外融资的需要

上市公司对外融资可分为两个途径,一方面是向金融机构融资,另一方面是发行新股、配股或是增发股票。上市公司为了符合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或是证券监管部门的发行股票的要求,会在大股东的支持或是授意下,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调增利润从而达到融资的要求。

2.上市公司规避处罚的风险

我国证券监管部门为了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合法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上市公司盈利规定。如拟上市公司须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盈利,且净资产收益率要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对于已上市公司则规定,如果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的有可能遭遇退市的风险。对于那些已经濒临退市的“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可以从容的操纵定价,且能够实现期望的财务利润。

3.公司高管自身利益的需要

上市公司对于其高管人员的绩效考核大多是以公司目标利润及公司的股价为主要指标。因此,公司的高管晋升、加薪甚至公司给予其一定的股份,都需要公司的经营业绩做支撑。公司高管为了完成设定的考核利润,为了其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通过关联交易来改变公司业绩、虚增利润、伪造公司经营业绩。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危害

1.损害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

融资是股份公司上市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公司只有取得了充足的资金才有利其进一步向前发展。然而,部分上市公司为了攫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有的股东为了能够将其持有公司股票尽早变现,更有甚者为了“骗取”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不惜通过关联方交易的手段调增公司财务利润。在这种没有真实性业绩支撑下的公司利润,对于公司的投资者及债权人来说是极不安全的,也许有一天此类上市公司将面临被“退市”,甚至是濒临破产的边缘,最终将损害其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对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都需要有相关政府部门,如证券监管部门审核完毕后方能对外公布。上市公司的各类投资者一般也是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来分析其盈利能力及潜在的成长空间,而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购买该公司所公开发行的股票。可见,公众对于通过证券监管部门审核过的财务报告还是较为信任的,因为其代表着政府的公信力。可是,如果上市公司为了某种利益而操纵利润,且政府部门并未对其关注,同时给财务报告阅读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解,造成其投资失败,那么其股票投资者很可能就会认为是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上市公司不利,造成了其虚增利润。虽说“入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但股票投资者极有可能将其投资损失算到政府头上,从而会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一定的质疑。

(三)紫鑫药业关联交易虚增收入案例

紫鑫药业股份成立于1998,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2007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该公司上市以后,业绩不是十分理想,然而却在上市的第三年即在2010年公司年报中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64000万元,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00万元,同比增长184%。该公司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给紫鑫药业带来23000万元的收入,占比达到36%。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上述五家公司的前三大客户与紫鑫药业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

(1)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平大生物为紫鑫药业贡献了7000万元的收入。但该公司的资产总额还没有达到1亿元,因此说能吃掉这个大单,其中必要一定的蹊跷。透过平大生物的财务报告发现,2010年J、Y为“平大生物”的新进股东,但上述两人曾经在紫鑫药业IPO招股说明书中出现过。J是紫鑫药业控股股东敦化市康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康平投资还与Y等多名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吉林省敦化市宝隆农业工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可以看出,紫鑫药业与平大生物存在关联方关系嫌疑。

(2)亳州千草药业。这家公司第一大股东竟然是紫鑫药业全资子公司吉林草还丹药业有限公司。亳州千草药业实为紫鑫药业“孙公司”。该公司与紫鑫药业是非常典型的关联公司。

(3)吉林正德药业在2010年为紫鑫药业贡献了6113万的营业收入,该公司前身为“延边格润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延边格润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吉林省图们市合水街2号”,与紫鑫图们药业地址一致。

该公司业绩猛增后,其公司的股票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年多时间暴涨了3倍。随后,公司成功高价增发,再融资10亿元。2011年10月19日,公司因涉嫌关联交易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停牌两个多月的紫鑫药业复牌后,接连遭遇四个跌停。同时,该省的原副省长也因为该公司上市过程中受贿问题,被依法提起公诉。可见,该公司利润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作法,其最终还是被证券监管部门发现,并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可谓是损失惨重。

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紫鑫药业公司为了融资的需要,采用关联方交易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进而增加了该公司的财务利润,属于典型的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行为。此种行径,给公司的投资者尤其是给众多股民带来了极大的投资损失。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问题,以其隐蔽性较高、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运作时间较短、且证券监管部门不易察觉等特点,受到一些上市公司的“青睐”。可见,只有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适时地提出防范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对策,才能对此种财务舞弊问题给予一定的遏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

三、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与健全相关会计法规

2006年,国家财政部门对于关联方交易问题出台了相应的会计准则,使得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业务得到了一定的规范。然而,通过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可以看出,并未对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问题进行很好的遏制。因而,建议将关联方交易业务参照公司接受赠予的会计处理方式,将其交易所产生的利润计入到盈余公积之中,而不体现在公司的利润总额,这可以在源头上治理此种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还很少,其犯罪成本比起所获得的利益相差很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有恃无恐的进行财务造假。因而,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出台更严格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处罚办法,对于财务造假行为所取得的利益应该放大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处罚力度,同时对于参与造假的相关机构,如保荐机构、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等部门的单位及其负责人甚至是参与者实施重罚,对于相关责任人应该要求其负担较重的“人身罚”——即承担刑事责任。正所谓“乱世需用重典”,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使得造假者对于财务舞弊行为有所忌惮,让其“闻风丧胆”。

总之,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诸如增发、配股、对外举债以及公司高管个人私利等目的,通过关联方交易方式来对其实现的利润进行操纵。这不仅损害了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甚至容易给证券监管等政府部门公信力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只有对关联方交易及利润操纵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有效识别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防范策略,才能为净化国内投资环境,促进上市公司健康良性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志平.浅析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J].东方企业文化.2011(22).

[2]李健.“万福生科公司”利润操纵及其影响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4.

[3]赵丹艺.我国机械设备仪表业股票增发的利润操纵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

(作者单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猜你喜欢

防范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