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套路”
2016-11-01王月
王月
最近舒淇和冯德伦的“极简主义”婚礼,让很多人开始思考:婚礼这件事,究竟是给谁办的呢?
这个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从古至今,婚礼被注入太多的内涵,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简简单单结个婚而已。生活在变,婚礼也在变,不一样的时代,就有不一样的婚礼。
反传统的婚礼,从民国开始
从去年10 月黄晓明和杨颖办婚礼开始,娱乐圈就进入了婚礼季。明星们办婚礼,要么秀奢华,要么秀创意, 吸引了无数眼球。但忽然之间,舒淇和冯德伦就宣布结婚了, 而且宣称:婚纱是H&M 送的,头纱是随意挑的,礼服是街边买的,婚礼是不会有任何婚宴跟派对的。如此反传统的婚礼,堪称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那么,传统的婚礼应该是怎样的呢?严格来说,一整套的旧式婚礼,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规定好了的,称之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三千多年过去,婚礼的步骤也就越来越多,礼仪越来越繁琐。想完成一整套程序,起码要忙上几个月。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最直接的变化就反映在了婚礼上。1927 年12 月1 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基督教式的婚礼,当天国内各大报上就登出了他们二人的新婚照。照片上的蒋介石一身西装, 而宋美龄身穿白色婚纱,令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此后, 婚纱就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
不过,传统也不是那么容易舍弃掉。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婚礼其实是分两场进行的,先是西式婚礼,再是中式婚礼。这就是中西合璧了。当然,大多数情况是“不中不西”,在一些大城市的街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顶四人抬的花轿,前头却是一班西洋乐队当前导。
婚礼服装就更明显了。从很多民国结婚照上可以发现, 新娘虽然都是头披纱,但有穿旗袍的,有穿长裙的。新郎则要么穿马褂,要么穿西装,有的穿布鞋,有的戴礼帽。
简化到极致,饭都不吃了
不过,那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们,已经完全舍弃了传统婚礼那些繁琐的礼节。像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年就只是在北海公园简单办了个婚礼,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因为双方都是“二婚”,梁启超也相当不客气,他不仅没有讲吉祥话,反而对新郎、新娘痛斥,切责他们不该把婚姻当成儿戏。满堂宾客无不失色,这恐怕是史上最尴尬的一场婚礼了。
还有吴文藻和冰心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办的婚礼, 也是非常简朴。当天婚礼结束,吴文藻和冰心还没有卸去新郎新娘的装束,就坐着汽车前往京西大觉寺——两位新人还没有房子住,只能租大觉寺的客房当新婚洞房。
后来有了“新生活运动”,婚礼就更加简化了。那时提倡去奢求俭,便流行起“集团结婚”,这便是集体婚礼。
1935 年,上海举办了第一场集体婚礼,一共有57 对新人。新郎身穿蓝袍黑褂,新娘则穿着粉红色软缎旗袍, 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在军乐进行曲中随着引导互相挽着手步入礼堂,男女分列两行,轮番登台,先向孙中山像三鞠躬,然后新婚夫妇双方相互两鞠躬,再向证婚人一鞠躬。最后由证婚人、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吴铁城致训词。然后, 新人走出礼堂,到广场摄影留念。没有婚宴,婚礼就结束了。
那年,上海办了5 场集体婚礼,参加的新人达300 余对。第二年,在南京也举办了一场33 对新人的集体婚礼。这场婚礼,时代色彩就非常浓厚了。那时正是反日爱国情绪高涨的时候,这个婚礼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所有新人的服装、用品全部使用国货,而不用进口货。
不管中式西式,什么高档来什么
到了上世纪50 年代,婚礼就更简单了。有一个说法是: 50 年代一张床,60 年代一包糖,70 年代红宝书,80 年代“三转一响”。“三转一响”也就是所谓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洗脸盆、笔记本、枕头套、床单就是“添箱礼”。
不过那时想结婚,先要把各种肉、蛋、糖票备齐。所以, 结婚前三个月,家人就开始到处张罗着“借票”,能把鸡鸭鱼肉甚至生猛海鲜这些都摆上桌,这才算是一场阔绰的婚礼。
到了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三件又取代了“三转一响”。所以那时迎亲,人们其实最关注婚车上拉的家具和家电。毕竟办婚礼,就是要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其他人看。而港台地区影视剧的热播,让人们从电视上学到了一个套路:迎亲时,女方亲友拦着新郎,给了红包才能进来。
那时,很多人都沉浸在对西方生活的浪漫想象中,所以婚礼之中必须加入西方元素,才算洋气。但也只重形式, 不重内涵:迎亲车队越高级越好,伴娘越多越好,礼服也要多换几次,香槟、蛋糕一个不能少。其实就是不管中式西式,什么高档来什么。后来这些就都成了套路,成了婚庆公司的套餐服务。
这一幕,在李安的《喜宴》中就有展现。本来,男女主角选择在纽约市政府举行公证仪式,就算是婚礼了。但在男主角父亲的坚持之下,一场繁琐而热闹的中式婚礼随之诞生。
但这个中式婚礼却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在一间摆满中国字画和物件的美式别墅中,新人穿着西式礼服,在穿着中式正装的长辈面前磕头行礼;在纽约的中餐馆举办的婚宴,也加入了新人切蛋糕、新娘向未婚女性抛花球的环节。
婚礼如此“中西结合”,无非是多方的诉求,年轻人追求浪漫,但老一辈还在坚持传统。西方人结婚时,最重要的就是当事人个人是否愿意,其他人都是次要的。但在中国,婚礼这件事,其实是办给其他人看的,从来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父母要给子女办婚礼,是为了告诉大家, 儿子娶了老婆(女儿嫁出去了),人生目标达成了。亲朋好友、邻里之间要的则是攀比的快乐。而婚礼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收回之前随份子的钱,那么也不好意思简单办。
于是,就有了几乎千篇一律的婚礼:在各种极致奢华的背景下,台上有个唧唧歪歪的司仪、两个尴尬的新人,下面则是一群大吃大喝顺便起哄的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