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生民乐,天涯共华章

2016-11-01王艾箴

音乐爱好者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乐民族音乐意境

王艾箴

无论你是否熟悉或喜爱民族音乐,都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像母语一样融入我们文化基因的声音。从八千多年前远古天地间那一声悠扬的笛声开始,我们的祖先便开启了绵延、浩瀚的音乐历程。中国民族音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而吟唱着,它体现着我们对天地万物的丰富感受、诠释着我们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它流转于时空的变迁,以不同的姿态呼应着时代的更新,成为民族发展历程中盛世的象征和见证。

即使在多元文化充斥的今天,民族音乐依然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内心的琴弦,震荡出令人颤栗的共鸣。当代民乐人正以开阔的思路和精彩的创意丰富着民族音乐的时代内涵,尤其在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彰显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城市精神的海派民乐也始终以开放、自信、包容、创新的姿态,绽放于这个汇集世界优秀文化的大舞台。上海民族乐团与艺术节中心共同创意策划的“海上生民乐”音乐现场,即将代表海派民乐的新高度,亮相于本次国际艺术节。

音乐会的标题灵感源于著名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可理解为“上海”,又象征着浩瀚的艺术海洋,“民乐”则代表民族音乐,亘古恒久,生生不息。“海上生民乐”即海派民乐的美好愿景,也寓意着民族音乐将继续在世界音乐的海洋中扬帆启航,以动人的音律奏响民族华章!

风雅颂和,篇章显格局

中国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短短的演出过程中,怎样表达传承了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并给予观众最大程度的震撼与感动,这体现于创作的格局,也彰显着文化的气度。

演出以“风”“雅”“颂”“和”四个篇章为主,加之“序曲”和“尾声”构成。这样的格局跳脱了音乐编年史的单一架构,以更加宏大深邃的视野和高屋建瓴的方式解析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当代气象。

“序曲”将以极具仪式感的“礼乐”拉开帷幕。黄钟大吕、天地之声,庄严肃穆的音乐代表着平和与博大,引申出“乐和天下”的丰富含义。第一篇章“风”,源于自然、民间的淳朴音律,因其“纯粹”,而直达内心深处,这是自然的交响,是对山川的大爱。第二篇章“雅”,是对中华文化的概括——高雅,也是对中国人文精神的阐述。古朴典雅而又充满现代张力的音乐,是豁达桀骜的文人风骨,也是恢宏绚丽的历史华彩。第三乐章“颂”,则引申为生命的吟唱,源自瓦舍勾栏的袅袅音韵在呈现戏曲音律之美的同时,传唱对生命的理解与爱的歌颂。第四乐章“和”,纵横古今、乐贯中西的音乐主题,不仅表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意境,同时也体现出民族音乐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而“尾声”则以经典旋律的重新演释再一次掀起演出的高潮,老中青三代演奏家同台合奏,寓意“传承”的生生不息,也再次呼应“和”的精神与理念。

传承融合,好听即高级

民族音乐的好听,在于每一件乐器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和丰富的音乐语言。它与书法、绘画、诗歌等其他民族艺术一样,孕育自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形成自成一派的美学体系。同时,我认为,当代民族音乐的“好听”也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韵味或者质朴民风的抒发,而是要构筑起新的风情、雅韵、颂歌,彰显民族文化的高贵气质。它可以像我们多彩而又丰富的生活一样传承时代风采,融合多元气象。

“海上生民乐”的所有作品,无论是独奏、重奏还是合奏,都力求以展现民族音乐个性魅力为前提,切实围绕“好听”开展音乐创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把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合,体现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音乐上注重有张有弛和整体统筹,节奏上一气呵成,让观众体会民族音乐在现代表达上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

为此,上海民族乐团特别委约了一批才华横溢、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作曲家加入作品的创作队伍。他们善于挖掘民族乐器的色彩和特点,有着对民族文化的丰富感受,同时对现代艺术和流行文化有着敏锐的体会,善于打通各种理念和思路,融会贯通,大胆创新。演出所呈现的每一首曲目,无论传统经典还是当代新作,都经过这些作曲家们重新创编,同时融合了书法、戏曲、西乐等中西文化元素,与世界音乐、流行音乐展开对话。

音乐现场,意境更立体

“海上生民乐”并不是纯粹的传统音乐会,而是以音乐现场的形式呈现。这是一种视、听综合的呈现形式,以音乐为手段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将音乐性与文学性结合,并融合多元化的舞台呈现方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的不断升级,音乐现场这一综合形式已不少见,各大民族乐团也有过多种大胆尝试。然而,很多人也意识到“音乐现场”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让音乐的意境立体化,让艺术的感染力更强,用得不好则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这也是“海上生民乐”的创作团队始终反复推敲、修改拿捏的重要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打造这一“音乐现场”,上海民族乐团特别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的音响工程团队、上海戏剧学院的视觉艺术团队和上海电视台的导演团队加入创作。恰到好处的视觉呈现将充分挖掘中国音乐在意境表达上的优势,丰富听觉享受。就像古人以“山涧抚琴”“林中吹笛”来追求“天人合一”的古朴意境一样,如今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当代的审美风格也可以将这种美学表达呈现于舞台,这可视作为古代音乐美学表达的一种回归。每首作品将不只是单纯的演奏,而具有整体的设计,力求体现文学质感、音乐逻辑和哲学思考,在以音乐为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戏剧化的表演形式和多媒体视觉艺术效果等手段,以新型的样式更立体地展现音乐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观众享受到集聆听与观看、体会与思考为一体的艺术体验。

猜你喜欢

民乐民族音乐意境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我,民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