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开国第一战
2016-11-01章百家孙艳玲
章百家+孙艳玲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场战争。对刚满周岁的共和国来说,这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不期而至的战争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中国的安全形势,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环境来看,都处在相当紧张和不稳定状态。
从国际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打破了美苏在雅尔塔构想的远东战略平衡,这使得亚洲特别是中国周边地区的形势一时变得更为复杂。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为亚洲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他们的斗志。美国则以此为由开始在中国周边构筑“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新防线。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国内面临三项任务:第一,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恢复饱受长期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第三,继续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追歼残余的国民党军事力量,并准备进军西藏和渡海解放台湾。在外交方面,新中国同苏联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改善了中苏关系,为新中国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但同时也使中美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中国内战期间,美国采取了无条件支持蒋介石集团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生政权采取了敌视政策。冷战的兴起更使中美对立的状态难以改变。在中共领导人看来,美国的威胁具有双重含义:既针对中国革命,也针对新国家的安全。
正当中共全神贯注地为完成国内任务而努力时,中国北方邻国朝鲜的局势却骤然发生变化。抗日战争期间,中朝两国人民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友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军和苏军在朝鲜以北纬38度线(以下称三八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1948年下半年,朝鲜南方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了大韩民国,朝鲜北方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局面正式形成。当美苏两国自朝鲜撤军后,朝鲜南北双方因统一问题斗争日趋激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立即决定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并将干涉的范围扩大到朝鲜以外的亚洲地区。6月26日,美国调动其驻日本的空军和海军部队进入朝鲜半岛南部,支援韩国军队作战;同时,派遣其驻菲律宾的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进程。美国政府还在联合国积极活动,乘苏联代表缺席、中国的席位仍被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之机,于6月25日和27日先后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指控朝鲜北方军队进攻韩国的决议和向韩国政府提供援助的决议。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由美国指挥的“统一司令部”,使用联合国旗号,组织“联合国军”开入朝鲜作战。
新中国原先就十分紧张的安全形势立即变得极其严峻。中美关系从对立发展为对抗。美国干涉行动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而且在最后一刻打断了中国的统一进程。与此同时,不利于新生政权巩固的国内因素也大大增加。在台湾朝不保夕的国民党政权,不仅突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且看到了反攻大陆的希望,残留在全国各地的反动分子又重新活跃起来。面对如此严重的挑衅和危机,中国政府不能不做出反应。
艰难的决策
朝鲜内战爆发后,新中国首先在外交方面采取行动,一方面反对美国干涉朝鲜内政,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更主要的方面是,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冷静观察战局的发展,估计这场战争将不会轻易结束,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尽管当时看起来朝鲜人民军占据了压倒优势。7月13日,中央军委及时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组成东北边防军。随着朝鲜交战双方在釜山地区陷入胶着状态,战争长期化的趋势逐渐显露出来。为应付朝鲜战局可能出现的不利变化以及朝鲜方面届时可能提出的要求,毛泽东在8月4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做出国作战的准备。他说,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
此后,侵朝美军不断扩大战争规模,战火蔓延到中国东北边境,中国的安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从8月27日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并对我境内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造成我财产损失人员伤亡。9月中旬,大批美军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南进部队的后路,战局急骤逆转。30日,美军全线进抵三八线。
9月30日,经毛泽东决定,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来又通过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如果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我们主张朝鲜事件和平解决,朝鲜战事应该即刻停止。
但是,美国低估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美国最高当局的判断是,中国没有能力单独与美国对抗,只要苏联不采取军事行动,中国作为苏联的盟国也不会出兵援朝。继10月1日大批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后,美军于7日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
在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朝鲜政府和金日成首相在10月1日和3日两次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支援。斯大林也于10月1日致电毛泽东,建议中国派部队援助朝鲜。由于苏联不愿因公开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这就使得中共中央要在极端困难情况下作出抉择。
10月上旬,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是否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问题。当时,新中国的情况是:经济恢复刚刚开始,物资极度匮乏,财政状况甚为困难,新区土改还没有进行,人民政权也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相当落后,海、空军尚处于初创阶段。而我国如要出战,所迎击的却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敌我力量悬殊,出兵参战,能不能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使国内经济建设不能进行?这些都是必须严肃考虑的重大问题。
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异常艰难。10月2日,毛泽东亲自草拟了一份长电报回复斯大林前一天的来电,内容是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并说明援朝的必要性、初步的战略设想和对参战前景的估计。然而,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上,多数同志不赞成出兵,毛泽东只得将拟好的电稿搁置起来。会后,毛泽东召见苏联大使罗申,让他转告斯大林:现在派遣志愿军援助朝鲜可能会承担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目前最好克制一下,暂不出军队,同时积极准备力量。毛泽东特别说明:“我们将召开一次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出席。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由于事关重大,他要求立即派遣周恩来和林彪赴苏直接同斯大林磋商。10月4日和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上充分发扬民主,与会同志经过慎重讨论,反复权衡利弊得失,逐渐取得比较—致的认识,最后作出了出兵援朝的决定。
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认为,尽管存在着严重困难,出兵还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如果让美国侵略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我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建设,而且放任美国侵略军这样恣意践踏世界和平、欺凌友邦,于中国、于东方各国都极为不利。我军出战也存在着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我军兵源充足,一贯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良的敌人,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怕牺牲、不畏艰苦的勇敢作战精神;战场背靠我国东北,后勤支持近便;而美军虽然武器先进,但兵力分散,补给线长,战斗意志不强。
关于参战的前景,毛泽东指出,必须从战略上做好两种准备:第一,既然决定出兵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就力求“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美两军将在朝鲜境内交战,“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他估计:“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在准备应付最不利局面的同时,中共中央也估计到,由于中苏同盟的存在,如果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变为全面战争,变为世界大战,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很大。中国出兵顶住美国的进攻势头,挫其锐气,就可能使战争局部化,然后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在中共中央决策期间,出兵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10月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商议部署志愿军入朝作战事宜。为统一思想,贯彻中央决策,他强调指出: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敌人逼着我们非打不可。朝鲜政府一再要求我们出兵援助,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党中央、毛主席决心已定,因此现在不是考虑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考虑出兵后如何去争取胜利的问题。
10月8日,在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命出动。同时,电告金日成:“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三八线是一条底线。毛泽东后来回顾说:“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同日,周恩来乘飞机赶赴莫斯科。访苏联期间,他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商谈了中国出动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问题,苏联给予军事援助并向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等问题。尽管斯大林最初表示,苏联空军尚未做好准备,但是中共中央仍做出了“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决定。苏联方面在得知中共中央已决定立即出兵后,同意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并同意派遣苏联空军到中国帮助防空和训练,但苏联空军不入朝掩护志愿军作战。18日,周恩来返回北京向中央汇报与斯大林会谈的情况。当晚,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作出的最艰难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党内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党的思想由此达到统一。志愿军各部也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普遍举行了誓师大会,以昂扬的斗志做好了出发迎击最凶恶敌人的战斗准备。
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鸭绿江边细雨霏霏,阴云低垂。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在夜幕的掩护下,按照预定计划,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今集安)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从此,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
骄横的美帝国主义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出兵参战。鉴于志愿军隐蔽入朝尚未被敌察觉,毛泽东、彭德怀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在运动中各个击破、歼灭敌人的方针,立即发起进攻。10月25日,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志愿军与长驱直入的敌军遭遇,打响了出国作战的第一次战役。这一仗利用战略上的突然性,给冒进之敌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志愿军首先采取边打边进的战法,分途各个歼灭冒进之敌。经过一连串的战斗,志愿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吹嘘的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计划。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志愿军在朝鲜站住脚跟,为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年以后,中国人民将10月25日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志愿军突然出现在朝鲜战场上,令美国决策当局和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大吃一惊,但他们仍错误地低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认为中国不敢也没有能力与美国较量,并发动了“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总攻势。针对美方战略上的错误判断和恃强骄傲的心理,毛泽东、彭德怀决定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部署志愿军于11月下旬发起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敌机狂轰滥炸、后勤供应不足而且气候严寒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英勇作战,歼灭和重创大批敌军,再战告捷,迫使敌军从总攻击变成总退却,一直退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迫使“联合国军”转入战略防御,扭转了朝鲜战局。此后,敌我双方又相继进行了互有进退攻守的三次大的战役,终于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党和政府在国内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负责领导全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11月4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支援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运动,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了中朝人民必胜、美国侵略必败的信念。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掀起了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潮。此时,国内经济的恢复刚刚起步。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开展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运动等形式,保证以充足的物资供给朝鲜前线,为夺取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美军退至三八线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其侵朝战略方针作出调整,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愿。根据形势的变化,经中、朝、苏三方会谈,1951年6月中旬,毛泽东提出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总方针,并提出停战条件是“恢复三八线边界”。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举行。在谈判中,美国一方面提出种种蛮横无理的要求,企图在谈判桌上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不断发动新的攻势,幻想用军事压力迫使中朝方面屈服,致使停战谈判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之久。在此期间,美国不断向中朝方面施加军事压力,将其全部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海军的近半数投入朝鲜战场。中朝人民军队则针锋相对,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打促谈,使敌人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战场上也同样得不到。在谈判中和战场上的失败,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下决心结束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在板门店签字。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实际是当时东西方两阵营的一次严重对抗。在长达三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最多时达300多万,兵力密度、空中轰炸密度和许多战斗战役的火力密度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异常激烈的战争使参战各方都遭受了重大伤亡和损失。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志愿军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余人。美国开支战费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万吨。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余万吨。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充分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进行艰苦卓绝的作战,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打出了国威军威,创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从此,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侵犯中国的尝试,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责任编辑 / 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