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导课环节的作用和原则
2016-10-31张玉
张玉
摘 要: 一堂好的生物课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的,作者结合自己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导课的感悟,总结了导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作用,以期提升导课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关键词: 导课重要性 导课原则 中学生物教学
1.中学生物教学中导课环节的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世界对学生而言既神秘又好奇,尤其是新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时,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1]。如“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学生结合自身的生理反应,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充满似懂非懂的好奇心。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启发式的导课环节,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学习。
1.2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刚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以外的场景和事件中,导课是正课内容前的一个缓冲,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导课内容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回归到课堂上,尽快参与课堂教学,并迅速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和思路。集中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所以,生物课堂的导课就像一场精彩晚会的第一个亮相,能迅速吸引观众的眼球,让其注意力高度集中。
1.3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
很多导课往往是从教师抛出的一个问题开始。有的是根据图片、视频等材料教师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有的是简单直接地提问。不管是哪种方式,学生都能迅速地静下心,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思考问题进入正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好的设问导课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大有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教学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中层层递进、逐步展开的。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清晰准确地知道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生物教学导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直接的语言说明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可以用与课程有关的素材设置问题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间接地体会教学目标[2]。
1.5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物课程由于名词概念多,理论性强,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幽默的导课环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以后的一系列行为[3]。导课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第一步,在导课中教师采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生动激情的表现手法和夸张幽默的语言等形式导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对这门学科感觉枯燥的心理障碍,会让学生与教师都处于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2.中学生物教学中导课应遵循的原则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发挥导课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导课环节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2.1简洁性原则
导课只是一堂课的引子,要做到言简意赅,切勿冗长啰唆。一堂课40分钟,一般导课要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
2.2生动性原则
导课的目的是吸引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氛围,所以导课环节要尽量生动有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调动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教师在导课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或者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2.3启发性原则
在常用的设问导课的环节中,启发性原则尤为重要。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从问题开始,深入问题之中,从而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的导课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学生不是通过教师“教”会,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下,通过自己“学”会,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之处。
2.4前后知识串联的原则
通过前后知识的串联进行导课,是复习导课法常用的原则,上下知识的联系直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内容。生物学中的每节所讲述的内容大多是有关联的,导课可以以旧知识为前提,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新知识,这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利而无害。
2.5多样化原则
教师在导课中不能一直使用同一种导课模式,一成不变。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程目标等要求使用多样化的导课模式,设置新颖的导课模式,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导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教材内容,在导课原则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每堂生物课的导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蒯国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2):45-46.
[2]柳琴.“导入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190.
[3]宋暖,徐爽.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201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