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凸显品德与社会课堂育人资源探析
2016-10-31孙平
孙平
摘 要:文章从深度挖掘、体悟内涵,融入生活、强化实践,链接时事、契合时代等方面,研究立足教材凸显品德与社会课堂育人资源,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育人为本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材;育人;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1;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14-0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实现的。长期以来,部分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注程度少之又少。俗话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就必须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核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一、深度挖掘,体悟内涵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它立足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熟识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感受其中的内涵,不断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主要是以社会生活为主线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站了好久才等到座位的曹阳与前面的大哥哥之间的故事开头展开。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设想可能出现的故事情节。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可能曹阳会让座,有的说曹阳很久才等到座位,可能大哥哥会让座,有的说也可能没有人让座。在完成故事创编之后,为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曹阳,你选择让还是不让?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会选择让座,让座给奶奶,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时,教师要给予赞扬,引导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交汽车上经常遇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抱着小孩的阿姨,要学会主动让出座位,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从而领悟到故事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在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或是儿歌不能忽视,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融入生活,强化实践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加强教材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能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让课堂知识回归社会。在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的教学中,想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疼爱,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仅仅在课堂上阅读教材内容是不够的。因此,可向学生布置课外任务: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将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然后写下自己的感想。一周时间过去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讲述自己所记录的事情及感想。有的学生说:“有一次生病发高烧,妈妈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直到我退烧才休息。我很感动,明白爸爸妈妈是很爱我的,我以后也要好好地爱他们。”还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妈妈都会在我的床头放上一杯温水。”有的说:“只要我一说想吃红烧肉,爸爸就会立马做给我吃。”学生们你一言我一句,表达着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人要有感恩意识。不管是生活中的大事还是小事,都可以看出父母是十分疼爱自己孩子的。因此,作为子女,要学会感激,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更多的爱回报父母。在这节实践课之后,许多学生表示会好好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会主动进行家务劳动,替父母分忧。
三、链接时事,契合时代
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师不应将教学拘束于教材,而是要注重拓展教学资源,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在课堂上引入生活时事,加深学生的思想体会。例如在“奥林匹克的故乡”这一课中,以奥运为主题,引出我国举办奥运会的例子。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是哪一年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吗?”学生们纷纷表示是“2008年”。教师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是哪一年申办成功的吗?”许多学生表示不是很清楚,于是便向学生们补充有关我国申办奥运会的内容。又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运动员获得过奥运冠军吗?”有学生脱口而出:“我知道有刘翔。”教师引导学生:“没错。不仅仅是刘翔,还有许多奥运冠军,他们为我们国家赢得许多荣誉,是我们的偶像。你们将来想成为像他们一样伟大的人吗?”学生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这节课,充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列举优秀人物,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要拘泥于课堂,而要适当引入社会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结束语
小学时期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求。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深入了解学生,立足教材,创新教学策略,注重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昭舒.小学《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徐士莉.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打造生本高效课堂——《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山东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