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主题报道的“声动”之美
2016-10-31梁延王旭
梁延++王旭
近年来,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先后推出了《蓝色音乐札记》、《丝路欢歌》、《乐乡传奇》等系列大型音乐主题报道。这些音乐主题报道,紧扣年度宣传重点,充分发挥广播的“声音”特质,围绕当下新媒体的传播需求,展现出丰富的“声动”之美。
一、“先声夺人”的报道切入
从2014年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主题,推出关注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的《蓝色音乐札记》,到2015年重走“丝绸之路”,讲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丝路欢歌》,再到今年回归音乐初心思考文化传承的《乐乡传奇》,每一次都是大主题。如果定位在新闻的方向上,就会和听众有一种距离感;如果从社会热点话题切入,音乐广播则很难涉足;如果只是单纯制作音乐欣赏或文化娱乐方面的内容,又不够有力度。“选好落脚点,用音乐发声”,成为最终也是最佳的选择。《蓝色音乐札记》的选择是围绕着湖泊生态发声的本土音乐;《丝路欢歌》发掘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音乐文化;《乐乡传奇》则专注于不同地域的音乐流派。“运用音乐这一可以跨越国界、超越民族、飞越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能放大主题宣传内容的稀缺性和有用性”。
具体到单篇报道本身,也没有用新闻角度传统的金字塔、倒金字塔结构来叙述,而是透过“声音蒙太奇”,形成自己独有的结构美、意境美。在《蓝色音乐札记》之鄱阳湖篇《最美的风景不在眼里在心里》中,节目开篇是歌手演唱的《四季渔歌》,淳朴优美的旋律,引发听众联想,似乎已经来到鄱阳湖边,和作者一同寻找……整组报道,不同版本的《四季渔歌》贯穿始终。中段,是当地文化馆工作人员用方言演唱《四季渔歌》,让听众被深深打动,一片湖让守望她的人是多么眷恋。收尾处,是童声版《四季渔歌》,升华节目主题,文化的传承不会因时代发展而没落。一首歌,巧妙的穿插,用不同人的演唱讲述了鄱阳湖畔文化的兴盛、衰落以及未来的希望。此外,报道中大雁、野鸭的叫声,湖水拍岸声,桨声等等丰富的现场同期,也让听众、读者随声而动、情感自然融入其中。像这样的因歌起,由湖、由丝路承载,又随歌而展开的手法,成为报道的常态和特色。
二、“声动编排”的故事化讲述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之一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新闻学的本质是讲故事”,而故事化的表达,也为广大受众所喜爱。在已推出的音乐主题报道中,用音乐的精到编排讲好每一篇故事,也成为其主要特色。
一是将和音乐有关的人物作为报道的重要载体之一。或传说中的主角,或现实中的真人真事。这样的发掘,让人感到,原来音乐蕴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里,并演绎出无数精彩。与此同时,故事里真实的主角们,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舞台有伴奏,都可以兴之所至的来上一段,他们的歌声,远比一般人物采访时必备的同期声讲述,更能凸显音乐特色,也对受众更具代入感。即便是传说中的人物,当为他(她)量身选择的音乐响起时,会让人感到,这个声音就是心中的他(她)啊!
二是用音乐元素来刻画情节和细节,推动和串联故事的发展。以《蓝色音乐札记》之白洋淀篇《芦苇荡、白洋淀》为例,有关白洋淀的历史、现在、传奇和传承,都由不同的代表人物讲述。但,他们口中最传神的白洋淀,是由一段段不同的歌曲来描绘的——过去的白洋淀:“荷花笑颜开,鸭群来戏水。古色的姑娘编苇席,情深意长歌声脆……”;现在的白洋淀:“红和绿为装扮,碧水茫茫接天”,“尝一口小鱼咸菜香香,咬一口玉米饼子甜甜”;未来的白洋淀,则是:“远远歌声,圆圆月亮,柳丝常常碧波荡漾,闪闪星光带走我的理想,点点荷灯随风飘向远方”。不同的旋律,就如同一帧帧多彩的画面,引发无限遐想。在《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篇中,有一段讲述的是青海湖和仓央嘉措的缘分,文字描述引用了两首仓央嘉措的诗,当主持人深情的朗诵落下时,一首原生态的藏族歌声响起,没有歌词,只有吟唱。翻看稿件,压根看不到这一段。唯有聆听,才能感受!在聆听中,又期待着讲述继续……
音频——特别是音乐,虽然不如视频和图片来的直观,但是,当一个个带有浓厚个性的声音(音乐)响起,往往更能触动心灵相通的默契,引发心灵的震撼。
三、“声如其人”的个性化表达
好的广播专题节目,最后的呈现还是落脚到主持人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湖北音乐广播的音乐主题报道,从前期实地采访、深度感受,到后期的成稿、录音制作,播音员主持人全程参与,这种工作流程使得最终节目呈现出“声如其人”的个性特色,充满了多样美、情感美。
一百个人心中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观察、有声创作中都透出了不一样的风格。在湖畔,感性的主播说到:“一座城,一座山,一弯泉,永远彼此相依。”,浪漫的主持人写到:“依稀记得,梦境中,我们又回到了喀纳斯……”;在丝路上,旅游达人主播会说:“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流转的不仅仅有商品,还有灿烂的波斯文化和音乐。”,爱拍客主播会写下:“只见远处群山环抱下,一座望不见边际的湖泊静静地躺在那里,像碧绿的翡翠,与蓝色的天空相互辉映。”……不同的主播、不同的声音,他们带着同样的一颗初心表达主题,但也把自己日常节目中积累的个性化风格融入其中,有活泼的、知性的、深沉的、飞扬的等等,使得系列主题节目如音乐本身,呈现出多样的变奏。
更为重要的是,个性化的表达融入的是个性化的情感,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播音员主持人在有声语言创作时,语音高低节奏停连,都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以情感人感自己,再给听众“移情”,感染他们,更增进了传播效果。在《蓝色音乐札记》之青海湖篇,主持人有这样一段独白:“也是一个盛夏的黄昏,我独自一人躺在金银潭柔软的草甸上,仰望着天空,我放佛看到了那细细的皮鞭——啊,这哪里是什么皮鞭哟,分明是姑娘嫣然的笑靥……”主持人声音轻柔,充满着思绪,辅以“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曲配乐,作为听众也会融入其中,思绪可能是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也可能停留在自己心中的那个姑娘或者小伙儿身上。在《沙漠的眼睛月牙泉》一篇中,开篇就是主持人小露略带沙哑和空濛的一句话“大漠孤烟、古道驼铃、绿洲清泉……这些画面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总是泛着古铜色,有些遥远,有些向往。”喜欢她的听众,瞬间就会被这样的声音氛围所打动。
因为爱你的声音,所以爱你的讲述;因为是“你”的讲述,所以我会恋恋不舍的一听再听。这就是个性化声音表达的魅力。
四、“声色俱佳”的全媒体传播
除了在传统的线性广播传播,湖北音乐广播的系列大型音乐主题报道,还进行了“声色俱佳”的全媒体传播拓展,即:听得到、看得见、存得住、还能回味!
一是坚守本真,动听传播。有声产品是广播的核心生产内容,这些大型专题节目的第一播发窗口仍是传统广播平台,制作精良、感情充沛、耐人回味的广播节目始终会有听众喜欢,这是对广播节目内容生产的坚守。但,融媒体大发展的今日,拥抱互联网是必不可少的路径。线上传播瞬间即逝,音乐广播通过自身以“音乐双声道”为标识的两微一端,以及啪啪客户端等,给了“蓝色音乐札记”、“丝路欢歌”广播以外的延展空间,通过互联网+专题节目,不仅吸纳了原本不属于传统广播的受众,也拓宽了传播面、提升了传播影响力。
二是“声”出色彩,多维留声。声音是有色彩美的,色彩美也被音乐广播部延展到了可触可看上。系列报道集结成不同的出版物——《倾听湖泊的声音》是文字详实的书籍,《音乐DJ带你看丝路》是图片精编的画册。不论哪一种,都让听众变为观众,听过节目再翻看书籍、画册,又别有味道。而书籍、画册,也让部分观众变为听众,画册、书籍都配有声音二维码,透过该技术,一扫码,与文字、图片匹配的音频节目马上播放。色彩,就在音轨和现实中不断交替、融合。
此外,与武汉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等公共空间联合,举办可视化的声音体验展,更丰富了传播形式,让广播不再单单是不可触摸的声音,而是受众身边真实可触的、有颜色、有温度的具象存在!
最新推出的《乐乡传奇》系列,则以视频热场,与今日头条、大楚网等新媒体进行了合作。报道还未推出,一段50秒的宣传视频率先登陆。随后,采编人员的采访系列短视频在今日头条上及时更新。大楚网开设的节目专区,在推送资讯的同时,也会提示用户收听节目。网络+视频服务于无形的声音,传统的广播节目,未播先火,声音产品,也让人如此期待。
参考文献:
[1]李筠:《从主题表达到价值传播》,《广播记者》2015年第6期
[2]曹曦晴、陈伟:《移动互联时代如何向音频索取红利》,《新闻前哨》2016年第2期
[3]曹曦晴、陈伟:《创新、融合,广播节目如何进行品牌运作?》,《传媒+》2016年7月15日网页专题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