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如何运用全媒体报道好突发事件
2016-10-31陈邦华奚伟
陈邦华+ 奚伟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迅猛程度让人惊叹,随着“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媒体特别是地方的广播电视,屡屡在各类突发事件报道中“落败”。一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让人人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资讯信息。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应如何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平台,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抢得先机、占领“舆论高地”。本文以武汉交通广播抗击“7·6特大暴雨”新闻报道为例,着重分析地方媒体如何把广播电视与“两微一端”合理调度,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和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第一时间发声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保证信息发布渠道畅通,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之所在,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均深谙此法。但是,如何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引导舆论往正面方向发展,是目前各新闻媒体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个产品、多个出口,无疑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再如近几年大火的微信公众号,其运营存在新闻采编力量薄弱、信息资源配置和记者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等方面的问题[1]。在社会热点事件发展中,面对网络、社会舆论的强势介入,主流媒体既要遵循“谁住动、谁主流,谁失语、谁边缘,谁抢先、谁领先”的原则,又要对事件的敏感性、复杂性、多变性有足够的认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握舆论导向,把握报道分寸,把握引导艺术报道和引导并重,才能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2]
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曾经指出:“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3]信息不透明、阻塞,将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心理,甚至会引发盲动、骚乱、暴乱等社会负面行为。在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对突发事件进行严密封锁已不可能,那么就及时公开信息,正如迈克尔·里杰斯特所提出的“3T”原则: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4]
2016年7月5日-6日,武汉市遭遇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受到江河湖库水位暴涨影响,城区内百余处渍涝严重,交通瘫痪,全市16个区均出现 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交通、通讯、电力局部中断,部分低洼处民房被淹、群众被渍水围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武汉交通广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早上7点开始,中断常规节目编排,播出特别直播节目“风雨中我们在一起”,第一时间通报渍水信息,发布市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警,同时,将相关路段渍水信息通传给武汉广播其他四套频率,在保证广播为主的传统媒体信息顺畅发布的同时,武汉交通广播通过微信推送、微博发布,使“两微”平台信息的及时传递得到保证,经武汉广播电视台媒体资源办公室的总调度,将本频率通传的信息同时传给多媒体运营部和节目播送中心,使得相关信息通过武汉广播电视台的八套电视节目以屏幕飞字形式和手机客户端“掌上武汉”以信息推送的形式进行同步传播,至此,武汉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市民,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也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赢得舆论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就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在舆论引导工作中,有一个著名的“石头理论”,说是如果天外来客掉下来一块石头,谁最先瞧见了把它抢在手里,谁就先入为主占据了充分发布信息的主动,就可以去描述它的形状、材质、用途,并对它的来路作出猜测判断。后来瞧见者任凭你如何描述也很难改变之先描述带给公众的印象。这个理论形象地说明了谁抢占了舆论的先机,谁就可能赢得向公众进行舆论引导的发言权和引导权,从而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5]
每逢大事必有谣言,辟谣,是突发事件处置中一项重点处置要目。当下,网络已经与广大市民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遇到谣言通过网络搜索进行验证,这是不少市民了解事件真相的一种方式。网络自由性及巨大的发表空间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其裂变的传播效果增强了舆论传播功能。谣言产生,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发布不及时,不透明,不畅通。当谣言出现之后再进行辟谣,看起来只是真实信息和谣言的顺序有了一个颠倒,而实际上,市民对于主流声音的信任度大幅降低,影响到的是媒体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某些当事方如果向公众和媒体发布虚假信息,会严重影响到自身公信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谣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问题的证据的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例,即R=IA。”[6]公式表明,来自正式渠道的有些证据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7月6日当天,武汉交通广播与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及各区交通大队信息联动,滚动刷新发布全市渍水路段、绕行信息。武汉广播电视台媒体资源办公室统一调度,集合旗下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多个媒体渠道,源源不断的发送及时准确的渍水信息、出行路况、安全提示,使得谣言没有存在的空间。从直播热线、“两微一端”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市民对相关报道给予的是肯定,传递的是信任。
三、抢占舆论高位
突发事件、热点事件为主流媒体提供了难得的发声机遇。传统媒体角色转变,适应新媒体形势。新技术带来媒体形势和传播生态的变化,要求传统媒体调整自身角色,发挥新的传播功能。在报道内容上,传统媒体若不能抢占先机,则应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核实消息来源、多角度采访、做深度报道、补充新闻细节等。[7]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对于突发事件、热点事件的关注,加快事件的有效处置和尽快解决,会使得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形象得到提升,其影响力得到加强。找寻最大的“言论基石”,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推动事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凡事都要有“度”,把握分寸、火候,把握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舆论引导也是如此。适度,是保证新闻真实性、权威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一项把握报道平衡的艺术。[8] 武汉广播电视台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台,遭遇全市大面积渍水,旗下各频率频道均派出人员赴一线进行报道,广播新闻频率、经济频率、音乐频率、青少频率均进行特殊编排进行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电视新闻频道派出多路记者进行实地采访,并在当天直播特别节目《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电视生活频道派出记者前往一线发回多篇详实、感人的报道。武汉交通广播一线采编人员配备并没有那么充沛,但是通过武汉台媒体资源办公室的合理调配,与电视记者连线,与其他广播频率的记者连线,及时插播湖北台发布的最新消息,直播过程中不断传回一线的真实声音,市民关心什么问题,我们就去探究什么问题,打消疑虑,使得政府部门能够准确回应民众诉求和社会关切。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呼吁市民守望相助,共度艰难,最大限度放大权威声音和引导舆论。当天,长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是《此时此刻,我们众志成城》。本台第一时间全文播发,为市民积极的精神加油,助人的热情点赞。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抢占舆论高位在突发事件、热点事件的处置中显得尤为重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感人,市民因此而减少了埋怨,增加了共识。让这个被雨水浸泡的城市有一个安心抗灾的环境,有一个稳定、积极的舆论氛围。
由此可见,新的传播格局,给突发事件原有的报道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各类媒体和当事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才能起到提供和澄清信息、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并为公众在危机面前的迅速行动提供指导的作用,才能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稳定、健康的舆论环境。2015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首推“中央厨房”全媒体生产平台,成为业界焦点。有专家指出,在这种“中央厨房”模式下,采编资源共享,就会使得集团内或者体系内各媒体的同质化更加严重,甚至消解内在的竞争力。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央厨房”并不是要由一个编辑部来包揽集团内所有“新闻成品”的生产,“厨房”分发的可能是“半成品”,不同的媒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再加工。利用好全媒体的传播平台,统一调度,协调配合,给信息插上飞速传播的翅膀,呈现一个立体交互式的媒体传播矩阵,从而在舆论场中查知民意、发出声音、引导舆情,这是时代赋予各类媒体的使命,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一种进步。
注释:
[1]辛晖晖:《“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色与发展短板探析”》,《老区建设》2015年第12期
[2]安远:《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报道的经验与思考——以浙江广电集团为例》,《视听纵横》2010年第3期
[3]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张文莉:《 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中国地市报人》2010年第7期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王祚:《“传播流”视角下的政府形象传播》,《新思维》2014年第3期
[8]艾文礼:《把握“时、度、效” 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10月23日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陈邦华:湖北广播电视台资讯广播; 奚伟:武汉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