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仍身陷抗议海啸
2016-10-31
●本报驻韩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王伟 李珍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郭孝伟 ●陈一
韩国总统朴槿惠正被其亲信崔顺实“干政门”丑闻引发的舆论海啸吞没。韩国民众29日和30日晚接连在首尔等地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其下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民众的抗议浪潮和舆论的压力,朴槿惠30日接受其幕僚和秘书的集体辞职,试图缓和“亲信干政”丑闻的持续负面影响。丑闻女主角崔顺实当天回到韩国,表示会接受审查。但朴槿惠这种“丢卒保车”的做法并未取得各界的谅解。就连朴槿惠所在的执政党新国家党30日也举行紧急最高委员会议,要求朴槿惠成立“举国中立内阁”。韩国政治丑闻风暴也让其美日盟友盘算起这位任期还有一年多的韩国总统“外交遗产”能剩下多少?日本担忧刚出现改善征兆的日韩关系很可能陷入原地踏步的状态。美国dai⁃lycaller网站称,朴槿惠政府对美国的支持一直是美国在朝鲜半岛以及亚太存在的关键。如果没有朴槿惠,那么美韩同盟关系可能会有巨大变化,这将会使美国在该地区的努力变得复杂化。
韩国总统府大换血
“韩青瓦台(总统府)大换血,首席秘书五人集体下课”。《韩国日报》30日称,面对崔顺实“干政门”丑闻爆发后的巨大压力,韩国总统朴槿惠当天对青瓦台进行大规模人事改组,接受总统府秘书室长李元钟、政策调整室长安钟范、政务首席秘书金在原、民政首席秘书禹柄宇、宣传首席秘书金声宇等人的辞呈。此外,被外界诟病为“青瓦台实权3人帮”的青瓦台总务秘书李载晚、总统府第一附属秘书丁好成、国政宣传秘书官安奉根的辞呈当天也被接受。青瓦台方面称,朴槿惠深刻意识到了目前情况的严重,为响应各方人士对人事调整的要求,决定对秘书室进行换血。
韩联社30日称,朴槿惠当天下午与包括首尔前市长赵淳、前总理李洪九在内的10名“市民社会元老”进行面谈,听取他们关于崔顺实“干政门”解决对策的建议。分析认为,朴槿惠为政府改组而苦恼的时候,这些“元老”的意见将提供重要参考。据了解,朴槿惠31日不会有公开行程,将集中精力思考“崔顺实门”解决对策。
与此同时,涉嫌幕后干政的崔顺实30日也从英国乘飞机返回韩国,但她低调地躲过了记者在机场的堵截。崔顺实的律师当天称,崔顺实健康状况不佳,加上长时间飞行和时差导致身心疲惫,希望检方能给一天时间休息。律师称,崔顺实此次回国是为接受检方调查,她对自己引发的争议向国民深表歉意。崔顺实将积极配合检方调查,如实陈述事实。不过,对于“干政”和腐败传闻,律师称不宜从法律角度给予答复。
负责侦办崔顺实“干政门”的韩国检方特别搜查本部30日再次搜查青瓦台有关人员的办公室。此前一天,青瓦台以“国家机密可能外泄”为由拒绝检方搜查。韩联社称,或许受舆论的巨大压力,青瓦台不得不改变立场。这次检方主要对政策调整室长安钟范和总统府第一附属秘书丁好成的办公室进行搜查。在崔顺实控制的米勒财团和K财团向大企业筹款800亿韩元事件中,安钟范被怀疑起到核心作用。丁好成则被认为是朴槿惠将文件交给崔顺实的实际操作人。
“民心愤怒指数超临界点”
“韩国民心的愤怒指数已经超过了临界点。”韩国《中央日报》称,崔顺实操纵国家政治事件成了韩国“丙申年国耻”,现正如猛烈的海啸般席卷整个国家。本应庄严肃穆的国家纲纪现在却被沦为众人笑柄。总统支持率正急剧下降,愤怒的民心不断沸腾,现在呈现出将要爆发的趋势。报道称,现在全世界都在嘲笑被亲信所蛊惑的韩国总统和执政势力,这是韩国的国耻。
韩国民众的愤怒,从这两天晚上遍布首尔和韩国各地街头的烛光就可以知道。韩国SBS电视台30日称,在“崔顺实门”丑闻爆发的首个周末,首尔市中心举行了大规模的烛光游行示威。人群塞满了市中心广场以及附近的街道,他们手持蜡烛,打着写有“这还是国家吗”等字样的横幅,高喊“朴槿惠下野”、“逮捕崔顺实”的口号。在29日的示威活动中,尽管天气寒凉,但首尔示威民众仍然多达3万余人,许多人彻夜点着烛光进行示威。警方则投入8000余名警力防止突发事件。除首尔外,釜山、蔚山、光州等多地也分别举行类似集会活动。示威组织方称,未来两个星期,首尔每晚都将举行大规模示威。
虽然距离韩国总统大选还有1年多的时间,执政党开始与朴槿惠“划清界限”。新国家党30日召开了紧急最高委员会议,决定要求总统朴槿惠成立“举国中立内阁”,以应对朴槿惠亲信崔顺实“干政门”引发的风波。与会代表呼吁检方彻底调查和严惩当天上午回国的崔顺实,加紧调查牵涉“干政门”事件的所有人士和机构。韩联社称,在丑闻冲击下,韩国执政党支持率直线下滑,“执政党内任何人出马都不可能胜选”的悲观论调正迅速扩散。新国家党前党首金武星、前首尔市长吴世勋等人都集中听取民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低调。
韩国在野党则紧追不放。韩国纽西斯通讯社30日称,国民之党前党首安哲秀当天在国会召开“非常时局恳谈会”,他称,“为了挽回国家崩溃危机,朴总统现在至少也得立即解除总理职务,与在野党协商新总理人选之后,将权力全部移交给新总理”。安哲秀称,现在很多国家已经不把朴槿惠视作韩国代表,如果这种外交空白持续下去,那么韩国必将陷入更大危机。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民众对“干政门”丑闻之所以如此愤怒,除了对朴槿惠“私授权力”及其亲信涉嫌腐败不满外,主要是朴执政后期,韩国经济大幅下滑导致失业率上升,引起社会不满。而且韩国政府执意部署萨德,不仅对华关系出现巨大震荡,对韩国经济有很大影响,也破坏了东北亚平衡,引发民众安全担忧。吕超认为,从目前来看,朴槿惠还不至于提前辞职或遭受弹劾,因为这样会对韩国政治经济局势带来更大动荡。而且此事涉及广泛,需要时间来进行调查。
“朴槿惠‘政治遗产能有多少算数?”
“朴槿惠面临着辞职的压力,这桩国家丑闻把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推入了政治动荡的熊熊大火当中。”美国CN⁃BC称,这起丑闻被拿来同希拉里在出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服务器处理政府邮件一事相提并论。
美国dailycaller网站称,丑闻使朴槿惠政府陷入危险境地,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个坏消息。报道称,朴槿惠一直是美国的坚定盟友,不顾中俄以及国内的反对坚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但现在这些也随着丑闻的发酵陷入了危险之中。
日本时事社称,朴槿惠密友“干政门”丑闻让日本外交人士感到担忧。日本今年12月计划召开中日韩首脑会谈,但是中国表态消极,韩国又是如此状态,让三国首脑会谈是否召开变得不明确。韩国国防部也因这起丑闻而搁置了有关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签署。
英国《金融时报》称,朴槿惠面临任期内最大的危机,可能会令她的主要政策化为泡影,玷污她的“政治遗产”。
“朴槿惠‘政治遗产能有多少算数?”香港中评社称,从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来说,朴槿惠最大的“政治遗产”毫无疑问是萨德系统的部署。报道称,韩国民众现在甚至无法确认,部署萨德是不是出自朴槿惠自己的意愿。
吕超说,崔顺实是否牵涉进萨德问题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朴槿惠任期之初在外交上的最大成绩就是打开中国的大门,中韩关系迅速升温,对韩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巨大。但此后朴槿惠在对华外交上却突然变冷。这种忽热忽冷的剧烈变化令许多韩国学者都感到疑惑。吕超认为,中韩各方面合作基础仍在,对华文化经贸等交流对韩国影响尤其大,对韩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离开中国合作,朝鲜核问题也不可能解决。虽然美国不会轻易改变萨德部署,但中国对涉及自身安全的问题更不会让步。
“朴槿惠被中国称为‘大妈,(韩国)在外交舞台或已无立足之地。”韩国《中央日报》称,近两天中国媒体和网络细致报道了韩国这起罕见的政治闹剧,媒体对朴槿惠的称呼也从充满亲近感的“大姐”变成了“大妈”。报道称,中国不仅把这个新闻当作消遣,而且开始预测韩国总统选举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萨德问题的应对方案。该报另一篇文章称,丑闻可能会影响韩国外交。特别是掌握着解决朝核问题关键的中国对朴槿惠政权的外交政策表示怀疑,韩国外交空间可能会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