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分析

2016-10-31纪楠楠

关键词: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

纪楠楠,李 琪,李 薇

(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2)

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分析

纪楠楠,李 琪,李 薇

(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10例,然后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然后在患者出院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回访调查,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AMI患者;PCI术;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AMI患者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是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目前的医学实践证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式,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以使得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血管再通。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有效控制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是重中之重[1]。相关医学报道称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有良好作用。本文基于此,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此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然后在患者出院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回访调查,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10例,并且排除了患者心肾功能严重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情况。然后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5例,男性为35例,女性为20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为(54.69±3.81)岁;其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6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27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2例。观察组患者55例,男性为34例,女性为2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为(55.72±4.05)岁;其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7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28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0例。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首先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将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超重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列出了,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确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良好控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制定符合患者的危险因素额控制计划[2]。其次,利用多样化的随访方式对患者近及时随访,比如电话随访、QQ随访以及门诊随访等。在随访的过程中要认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回答患者的问题,同时注意与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一起帮助患者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3]。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在患者出院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回访调查,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具体来说是对患者在出院之前以及出院1年后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患者成功戒烟,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在2.5 mmol/L以下,体重指数在19.0至24.0之间,那么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水平达标,否则不达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其吸烟控制达标率为83.6%,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4.5%,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率为89.1%,体重指数控制达标率为61.8%;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其吸烟控制达标率为63.6%,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1.8%,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率为72.7%,体重指数控制达标率为45.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的控制达标率情况

3 讨 论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10例,然后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然后在患者出院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回访调查,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最终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其吸烟控制达标率为83.6%,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4.5%,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率为89.1%,体重指数控制达标率为61.8%;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其吸烟控制达标率为63.6%,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1.8%,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率为72.7%,体重指数控制达标率为45.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的吸烟、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达标控制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PCI术后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1] 楼秋英,冯国和,张邢炜,胡侠翔,吴红斌,张 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03:45-48.

[2] 芦良花,张红梅,楚英杰.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02:79-81.

[3] 王红霞,董平栓,杜来景.专人定期随访对ACS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04:383-38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7.144.02

猜你喜欢

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