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整体推进“德能同修”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以德州市为例

2016-10-31作者单位德州市教科所山东德州251200

现代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德州市德州师德

(作者单位:德州市教科所,山东德州 251200)



◎区域教育改革论坛◎

区域整体推进“德能同修”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以德州市为例

■尹品华

“德能同修”,顾名思义,就是“德行和才能”必须同时修炼。“德能”修炼成功了,师德建设自然成功。师德建设是一项关乎教育教学工作全局的系统工程,师德建设的旨归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引导教师“德能同修”是师德建设的内在诉求,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关键。所以,在师德建设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激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科研,以达到“德能同修”的目标。

一、区域整体推进“德能同修”,是搞好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德州,“德能同修”有特定的内涵,也有历史背景。自2009年开始,德州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一路走来,发展到今天,“德能同修”不仅为搞好师德建设铺平了道路,而且为进一步搞好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德州“德能同修”的背景。2009年初,新任领导班子从调研中发现,德州市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在农村学校,小学教师中民师转正和招工进入的占七成以上;从全市来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对口率仅占五成。受客观现实制约,教师队伍的整体施教水平并不算高。在这种情况下,德州教育要想继续快速发展,必须搭建好各种平台,让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原动力。

(二)“德能同修”是大势所趋。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强师必须“德能同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及我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技能。

就教师而言,德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德,二是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德有爱。教师作为实实在在的人,在处理社会日常事务中,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如果教师有德无能,那么只是夸夸其谈的伪君子。教师只有道德上的修养,而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

(三)“德能同修”是德州所需。如何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既有教书育人的本领,又能忠诚于教育、献身于教育,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课题。经过反复研讨,德州找到了区域整体推进“德能同修”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德能同修”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时代需要和历史责任,也十分符合德州的实际。自2009年以来,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德能同修”的理念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加重视、更加投入。

禹城是德州市试点单位之一。他们不断探索教师“德能同修”考核模式,健全考核评价奖惩机制,规范考核奖惩兑现程序,将执教行为、工作常规、业务活动、专业发展、特色创新5个方面,以及民主评议、违规举报、工作分量、常规检查、教研科研、特长展示、学习反思、特长发展、理论成果、实践成果等10个项目,列入师德绩效考核范畴。把师德考评结果作为“德效工资”发放,取得明显效果。

二、区域整体推进“师德同修”,才能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同修”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环节,最终目的是发展教师,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多年来,德州以课题立项结题为抓手,促进全市师德课题研究;以特色发展和基地建设为龙头,促进基层“德能同修”;以成果转化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教育科研发展与普及,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良知和职业幸福指数,也促进了全市的师德建设工作。

(一)从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把握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德开小学以名师成长俱乐部为平台,建立了“六微”管理模式,即微型讲座、微型报告、微型课题、微型论文、微型课堂、微课程研究。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向、职业愿景、三年职业规划,努力成为专业型、智慧型的特色教师。

(二)引导教师人人有课题,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没有教育科研,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紧密结合德州实际,提出了“普及小课题、争取大课题,先规模发展、再严格规范,宽课题立项、严鉴定结题”的工作理念。让教师明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任务就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引导教师积极地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其次,要激励教师在研究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再次,要引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

(三)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我们引领教师把自己的努力方向定位于专家型教师的角色上。教育科研就是使教师不断探索和总结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促进专业发展,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近年来,有5000多篇论文等作品被评为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有个5单位别评为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四)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的工作状态,帮助教师找到幸福感。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研,我们引领教师进入了研究状态。教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十二五”期间,共有省、市级课题立项1606项、结题826项,同比分别增长27.1%和24.8%。德州市教育局申报的、由莫明峰副局长主持的一项课题获准国家立项,填补了我市基础教育历史上一直没有国家级课题的空白。

(五)特色发展和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在“山东省首届中小学特色课程”评选中,德州有11项获奖。在全省教育科研十大名师、名校长和示范学校评选中,德州有1所学校进入全省“十大示范校”、1名校长进入“十大名校长”、1名教师进入“十大名师”行列。有1区1校被省确定为“首批教育家成长实验基地”,有4县15校被评为“校本研究先进单位”。尤其是,由北师大主导的“中国乡村优质教育实验区建设”正在德州展开,助推了德州的特色发展和基地建设。德州的特色发展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十二五”期间,先后有四次会议在德州召开。分别是:2012年10月,全国新时期师德建设现场会;2013年11月,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创新现场研讨会;2014年3月,山东省教育科研年度工作会议暨县域教育科研现场会;2015年1月,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科研工作会议暨名师成长现场会。

(六)“德能同修”提升了德州的知名度。近年来,师德建设、“德能同修”对全市教育工作的贡献率也逐年提升。有“师德建设的运行力分析”等140项课题被评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涌现出德州市第五中学等60个“教育科研先进单位”、114名“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市共有300余人次在国家、省级课题研究中获奖,德州二中、德开小学分别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和“中国创新型学校”。10名教师被评为“德州市首届巾帼教育科研能手”,24名教师被评为“德州市首届巾帼教育科研能手提名奖”。还涌现出市级教学成果奖53项。宁津、临邑最早成为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单位。“宁津现象”引起《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的关注。临邑县以当堂达标教学“三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典型学校。2011年11月,全省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现场研讨会在临邑召开,推广了该县的做法。德州教科研工作也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认可。2013年5月,山东省第五届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全省市级发言的单位只有两个,德州作为其中一个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这在德州教育科研的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三、反思与打算

近年来,从全市教育科研来看,虽对师德建设、“德能同修”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十分可观,所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譬如:有些干部对师德建设、“德能同修”的意义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师德建设的科研氛围尚不够浓厚,尤其是“德能同修”的发展不平衡;师德建设的成果推广力度有待于加大;师德建设的科研队伍素质有待于提升;“德能同修”的经费仍然不足。

此后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强化政府行为,突出一把手工程。在省教科院的关心指导下,学习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德州实际,努力提升教科研在师德建设中的含量,进一步加强“德能同修”工作。以成果转化为主攻点,以科学发展为主方向,以课题研究为主抓手,以提高质量、服务全市为落脚点,促进师德建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提高认识,创造亮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师德建设意义,宣传“德能同修”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力争在认识上有发展,在行动上有突破,使我市的师德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全省创设新亮点。

(二)提高素质,强化队伍。教师缺乏原动力,即动力来自有用。我们将举办一系列“名师大讲堂”活动,以活动强队伍、促发展。加大师德建设工作在评先树优或职称评聘的比重,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德能同修”,开阔视野,提高水平,提高德州乃至学校在全省的知名度。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出台《德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德州市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办法》,加大经费投入。

(四)突出特色,狠抓成果。以立项为契机,以结项为节点,引导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强化师德建设课题研究,回应教师关切,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成果转化。

(五)改进观念,加强交流。积极跑“部”进“省”,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加强与周边省、市教科院所的联络,加强与市社科委、科技局、科协的联系与交流;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激活教师成长的潜能,培育名师名校,达到“一人一品”、“一校一品”,自立成峰,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德州市教科所,山东德州251200)

(责任编辑:高原赵燕朋)

猜你喜欢

德州市德州师德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