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钱学森之问到任正非的“华为迷航”

2016-10-31

公务员文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钱学森任正非华为

上周,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称“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坦陈“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华为被视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范例,任正非则每每语出惊人。15年前他曾写下《华为的冬天》,断言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这一次自曝华为迷航,体现了任正非作为企业家深重的危机意识,对于一旦创新停滞就可能被颠覆的警觉,但也不能不说,这是作为领先者的华为必然会面对的“危险”——从后发的跟随和学习者,到茫茫海上的探路者,一招棋错可能满盘皆输,容不得半点闪失。

如果考虑到中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未改变,科技基础薄弱,以及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差距,可以说,任正非的迷航警示,正是中国企业尤其是领跑者在寻求创新驱动时可能遭遇的现实困境。

这很可能决定了类似于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最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虽然华为“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以加强和全世界科学家对话与合作的方式,感知可能的发展方向,积累巨大的势能和爆发力。但在考验耐力的创新比拼中,身为企业的华为无法自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雄厚的教育和科研能力,造就了不断涌现的优秀人才,这些人的创新实践成为中国公司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的原动力——在持续互动与竞争中,他们中间一定会产生帮助中国庞大的企业舰队走出迷航的“领航员”团队。

在任正非的推演中,未来是智能社会,驾驭者必须是有文化的人。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的培育人。否则,一旦机器大范围取代人工,可能出现产业重新回到西方,中国产业空心化的一幕。所以他说,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们以为,这不仅指教育的普及程度,也看它是否充分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破坏性创造的能力。

不能不说,这是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对中国教育含蓄而迫切的恳求。所有理论、科技、技术的突破与积累背后,总是站着那样一群人,他们是旧体系和思维的破坏者,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最终摘下桂冠的人,一个国家教育的果实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宽度和深度,也决定着产业与产品的未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虽然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突破,再到新的产业和产品的脱颖而出,这个漫长旅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但没有一群杰出人才,靠什么穿越迷航?瞄准未来的教育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术精神,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所以问题是,如何培植沃土,提供适宜的阳光、温度和水,让人才生根发芽,没有阻滞地成长,如何避免有关部门不必要的“干预太多,卡得太死”,让他们在自由的学术和科研空间里探索和发现未来,进而构筑一个国家深厚而牢固的科技护城河?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浮躁情绪。所以汉德工业促进资本集团执行主席蔡洪平先生曾如此自问:我们有没有人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下着大雪,静静地做一个小的零部件,一辈子做了两百年,有没有这个心态?他的答案是很少有。然而没有那些“一生寂寞”的人,基础科学的发展无从想象,很多创新技术的突破也顿失根基。科技创新离不开“向失败者致敬”——成功基于千万次的失败,失败者告诉人们哪条路是走不通的,资源因此会更多聚集于可能成功的方法和路线,很多时候,是失败为成功指明了方向。一个不宽容和尊重失败的社会,不可能拥有更多杰出人才——甚至当他们第一次遭遇失败,就永远地沉默了。

我们注意到,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比如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成为主流话语,等等。这是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科技会议。或许可以说,破解钱学森之问,让中国有机会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也帮助中国的华为们走出迷航,发现新的地平线,这次大会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如此,我们期待又一个科学的春天的到来。

(摘自《经济观察报》)

猜你喜欢

钱学森任正非华为
钱学森之答
“又见钱学森”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站在矮处得人心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
华为:畅享8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