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见大现精神

2016-10-31陆雷

关键词:党教切入点悬念

陆雷

有句俗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用来形容党教片的创作可谓贴切得很。毕竟相对于其他电视片来说,党教片显然“短得很”,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讲好一个故事,的确是有些“方寸之间难进退”的味道。那么如何才能将党教片这种“短片”拍好?本人结合多年制片体会,觉得“以小见大”这四个字最能突出体现党教片的创作原则。那么什么是“以小见大”呢?简单而言,就是以小的制片技巧或者制片手段来体现出全片整体的大效果。下面就谈谈“以小见大”在党教片中的具体应用。

小切入,大叙事

党教片由于时长相对较短,在有限的篇幅里想交代完整一件甚至多件叙事,的确是有难度的。因此,党教片的叙事方式最好不要“按部就班”地从来龙去脉开始说起,而是应该选择一个叙事切入点,直接进入主体叙事,这样才能提高叙事效率,而且还可以使故事显得极为生动有趣。

具体原则:一、选择切入点必须“灵活新颖”,要尝试“新鲜的切入”,避免落入常规叙事的窠臼,这样才能在开篇就迅速吸引观众的兴趣;二、切入点必须是直接反映全片主题的,那些和主题无关或关联甚小的叙事切入点,再精彩也毫无意义;三、切入点最好也是叙事的关键点,这样才能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党教片《老张的梦》一开头就引述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北京遭遇沙尘暴,政协委员姚明双唇紧闭、眉头紧锁步入人民大会堂时的形象被当天各大媒体作为花絮,“生态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话题”的新闻报道也随之铺天盖地。通过这一个具有公众关注力的切入点,引出主人公张春银在北京周边最大的粉尘起源地——张家口安固里淖治沙的故事。这样的切入点很“借势”,可谓迅速介入了全片的整体叙事,而且最大程度地彰显了主题。

小悬念,大期盼

党教片要学会讲故事。那么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悬念无疑是最巧妙的手段。通过不断地设置悬念,激发出观众的期盼心理,并营造出“一波三折”的气氛,引导观众始终集中注意力去迫切寻求答案;而正是在不断揭示答案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全片的叙事,且使全片的节奏也显得极为紧凑。

具体原则:一、悬念的设置要合理。哗众取宠的悬念只会让观众失望,认为被“愚弄”,从而丧失对片子的观看兴趣。二、悬念本身要具有生活性,从基层党员群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去选择,这样观众才觉得亲切。三、悬念还应与主题紧密相关。和主题关联不大的悬念,尽管可能很有趣,观众也许会看得津津有味,但实质上对全片并无帮助,反而会冲淡主题。

党教片《筑梦月亮山》在描述主人公陈晓明在志愿期满后的抉择、山中遇险的经历、与父亲的情感纠葛、以及迎娶大字不识的苗家女子等情节时,采用了大量悬念的营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将其十年支教生活的经历和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以悬念式的结尾,让观众对其选择终身留教的梦想充满了期盼。

小细节,大形象

绝大多数党教片本质上都需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人物片、工作片。那么塑造人物的法宝是什么?自然是细节。要想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避免“脸谱化”,就要充分运用心理细节、生活细节、性格细节等去刻画,并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从而让故事更好看、更吸引人。

具体原则:一、细节必须真实。只有真实的才会感人。那些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如果“露馅”,反而会成为片子最大的败笔。二、细节应该具有典型性。要把人物身上那些最具个性的特质突出放大,这样才有助于形象的鲜明。三、细节应具有生活气息,能够引发出观众的共识或共鸣。四、细节应具有情感性。洋溢着充沛情感的细节才最能升华主题。

专题片《待到菊花烂漫时》介绍的是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郭碧玉一心在基层奉献的事迹。为了塑造好郭碧玉的形象,通过她被母校老师训斥“不要照搬书本”、自己登门做思想工作群众“听不懂”、参加“七一文艺会演”前梳妆打扮、光着脚到菊花田排涝等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将一个初出校门、经验不足却能迎难而上、扎根基层的时代青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人印象深刻。

小解说,大同期

一般来说,党教片都是有解说音和同期声的。解说音侧重对电视画面的补充、强调,带有主观倾向;同期声则是对故事现场声音的客观真实记录,能更直接更鲜明地表达立场。党教片注重纪实性,因此应更多地强调和体现“客观记录”这一原则,同时不得不承认,解说音是嵌入式的,或多或少会影响全片叙事的完整性。所以党教片应多些同期声、少些解说音。

具体原则:一、多用不等于滥用。同期声应起到叙述故事、烘托氛围、升华情感、凸显主题等作用,对上面任何一个目标都实现不了的同期声,应坚决舍弃;同时,同期声应遵循“单一性”原则,尽量杜绝“同质化”的同期声出现。二、少用不等于不用。对于同期声确实解决不了或虽然能解决但效率很低的问题,比如场景信息交代、人物背景介绍等,还是应用解说词来完成。

党教片《小村唱大戏》,通过多处运用演出节目的现场同期声,生动活泼地交代了南庄这个小村在射阳县南庄村党委书记茆福兴的带领下组建农民艺术团、营造文明乡风唱响农村发展大戏、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事例。为了营造出全片的乡土气息,片中大量运用了淮剧的同期声,现场感强、真实自然、入情入理、寓教于乐,使得全片极富感染力。

小元素,大效果

党教片也要讲求可视性,追求尽量完美的艺术效果。当下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高,一个不具有可欣赏性的党教片,是不会讨喜的。这时不妨利用一些小技巧或小元素如音乐、音效、字幕、特技等后期编排手段,来好好为片子“补妆”,从而增强视觉和听觉效果,毕竟大的技巧或元素往往成本高、用时长,并不符合党教制片的实践需要。因此说,利用巧妙到位的小包装来充分提升全片的艺术效果,可谓事半功倍之举。

具体原则:一、不能为了用而用。配乐、音效、字幕、特技等小元素,要根据主题需要、作品风格、故事情节、画面节奏等来合理使用,不要滥用。二、用的时候要把握好度。小元素绝对不能冲淡整体效果。比如配乐往往一铺到底,让观众莫名所以;音效故作惊人,让观众觉得突兀;字幕过于醒目,影响了画面主体的表现;特技花里胡哨、哗众取宠等等。

党教片《我们的乡村之恋》为了更贴切、更自然地表现一对年轻大学毕业生廖正军、鲁曼放弃城市白领生活回乡创业并收获爱情的浪漫故事,尽可能让全片的故事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能表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为此,编导在配乐、特技等小元素上大下功夫,配乐欢快、特效炫目,不仅使全片营造出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更重要的是视觉效果十分现代,赢得了观众缘,让人看后不禁感慨:党教片也可以如此“小清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党教切入点悬念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