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艺术的娱乐性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2016-10-31吕玉莹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娱乐性中国戏曲娱乐

赵 强,吕玉莹

(1.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宁 273165)

探究艺术的娱乐性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赵强1,吕玉莹2

(1.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宁 273165)

娱乐性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戏曲艺术化的传播内容,还是本真化的戏曲语言,抑或是日趋缩减的戏曲传播对象上,都可以看到戏曲艺术的娱乐性在当下语境下的弱化,这对戏曲艺术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笔者试图从以上的维度去关照艺术的娱乐性,探求其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娱乐性;戏曲传播

戏曲艺术的娱乐性,不是指那些体现低级趣味的低俗内容,而是在戏曲创作、表演与传播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准确而贴切地表达戏曲艺术内容,同时又加大了戏曲艺术表现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贴近性和吸引力,让受众在自由舒畅的传播环境中接受戏曲艺术表现的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就传播内容而言,中国戏曲不是完完全全地模仿现实生活,而是对生活本身的提炼和升华。在舞台上,演员的动作都是高度艺术化的程式,正如梅兰芳在《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中所说:中国观众除去要看剧中的故事以外,更看重表演[1]。观众对一部戏的喜好程度,往往决定于舞台上演员的个人魅力,这是中国戏曲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西方戏剧流传下来的一般都是伟大剧作家的不朽剧作,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戏曲虽有一些伟大的剧作家,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基本上是靠戏曲演员言传身教、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在戏曲艺术的年轻时代,娱乐性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戏曲最早出现于宋代的瓦市,瓦市就是一个专供市民娱乐的场所,唱曲、杂技、魔术……百戏杂呈,渐渐融合形成了戏曲的雏形。

由此可见,戏曲是各种技艺、技法的有机融合,其本身并不缺乏娱乐性。如《王婆骂鸡》基本上是在数快板,各种演员凑在一起,能唱的就唱,能说的就说,能耍的就耍,十分热闹。从源头而言,戏曲艺术不仅不缺乏娱乐性,甚至许多作品本身就是纯娱乐性,但这种纯娱乐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趣味,人们开始厌烦这种纯娱乐化的表现,所以后来戏曲逐渐形成了各种固定的角色行当,并有着自己特定的程式动作、语言方式,使戏曲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达到了一种平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就传播媒介而言,戏曲的娱乐属性使其更易于人们接受。戏曲是舞台艺术,和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在传播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其艺术魅力的真正体现要在剧场中,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形成观演互动,才能够体现出戏曲艺术独特的魅力,才能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戏曲门外汉而言,看一场精彩的现场演出,可能会比在屏幕前看许多场戏曲电视要更能唤起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喜爱。此时,戏曲传达给观众最原始也是最本质的传播媒介就是戏曲语言。

但在今天,戏曲这个需要慢慢咀嚼、品味的艺术,正渐渐被电影电视这种具有先天传播优势的艺术形式所湮没。之所以面临这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问题,大家一味地追求所谓“时尚、流行”的东西,无视我们极具魅力的戏曲艺术;另外一方面,也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是戏曲艺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缺乏娱乐性和时代特色。

娱乐性对戏曲媒介的影响,其实是娱乐性对戏曲语言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娱乐性不是搞怪、夸张的娱乐性,而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口味的娱乐性。如果一出戏全是文绉绉的说教,谁都会厌烦;恶搞媚俗的,又会令观众大倒胃口。所以当今的戏曲语言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该俗的地方不能故意卖弄文化,该雅的地方也不能恶搞媚俗。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红娘的语言泼辣搞笑却充满生活气息;莺莺的语言华丽婉转却充满书香气息。雅俗相衬,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高雅的艺术品味。由此可见,使戏曲最原始和本质的传播媒介——戏曲语言具备符合现代社会的娱乐性,是当代戏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就传播对象而言,增强戏曲的娱乐性能增加戏曲受众的数量,促进戏曲文化的迅速传播。观众在剧场看戏,无非就两种类型:一是纯粹为了娱乐而来;二是为艺术而来。无论哪种类型都是我们要传播的对象,都会对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我们要紧抓住这两大部分受众的心理,为他们打造有娱乐性的艺术。显然,娱乐性的融合使得观众对戏曲内容的接受和传播更像是一场游戏,使得观众的情绪得以轻松愉悦地发泄。而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和美感,是所有受众都能接受的,也会吸引更多的受众来关注戏曲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

在当今娱乐化的年代中,戏曲艺术不应该弱化,甚至抛弃其与生俱来的娱乐属性。戏曲艺术应容纳当今社会的各种好的因素,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

[1]张庚.戏曲美学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2]梁燕,纽镖.中国戏曲史教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赵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

吕玉莹,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

J80

A

1007-0125(2016)10-0061-01

猜你喜欢

娱乐性中国戏曲娱乐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娱乐眼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