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质疑,让“意外”更出彩
2016-10-27郑巧萍
郑巧萍
【摘 要】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自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的观点启示我们:重视创设情境、注重课堂质疑、提升学生思辨能力,这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条件。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堂;创设情境;课堂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加强教师引导的同时,要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信息,自己得出结论,并有机会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要鼓励学生依据材料,合理想象,多角度、多层面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问题为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将问题带出课堂,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下面粗浅地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和谐气氛的创设——使学生敢于质疑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受中考指挥棒影响,经常压抑学生好问的天性,束缚了学生“疑”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不敢大胆在课堂上质疑,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合老师的意图而挨老师批评、指责,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不成问题而遭同学讥笑,即对质疑有心理负担。怎样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敢于质疑呢?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改变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或几个“能说”的学生占据“舞台”的传统弊端,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当“演员”,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当师生感情融洽时,觉得你什么都好,也爱上你的课。相反,你教得再好,他们也不愿意听。因此,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分好差,除了更多的言语表扬,甚至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关怀的注视、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肯定的手势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鼓舞。教师要放下架子,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允许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允许学生进行讨论,把课堂变成“百家争鸣”的“群言堂”,自己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对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常用商量的语气和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如“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谁还有与众不同的答案?”“你的看法很独特”……,长此以往就培养了学生乐于质疑、勇于质疑的好习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质疑氛围。
3.举行竞赛活动。经常性地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一比,谁的问题好又多”,来评定小组或个人的竞赛成绩。教师再适时给予鼓励,学生就会在激烈的竞赛氛围中“忘乎所以”,消除各种心理负担,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二、学习热情的激发——使学生乐于质疑
创造力人人都有,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使学生时时有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积极思维带来的乐趣。
1.创设质疑的情境,培养质疑的兴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解疑—质疑—答疑”的动态过程。价值高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基本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则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努力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秦朝一统”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秦王朝为何能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它为巩固中央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秦王朝为什么会如此快的灭亡?它的灭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让自己的朝代存在得更长久?”问题一提出,学生的眼睛一亮,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有翻书寻求答案的、有紧锁眉头沉思的、有同学间相互交流探讨的,课上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课后有学生说:“今天我才感觉到学历史挺有意思的。这样上课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一些道理。”还有的说:“我有点儿会学历史了。”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体验与感悟,逐渐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2.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让学生体验质疑。让学生有机会质疑,时间必须保证。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还是书面、口头,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提问,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以便上课时有问题可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需要时,在教学结束后,可留一段时间让学生继续提问,或鼓励学生课后把没解决的问题带到办公室当面向教师提问,以加强学生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3.拓展质疑的空间,培养质疑的兴趣。一个善学的人,“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学生将其“疑”提出来并加以解决,那么长此以往,学生质疑的兴趣会大大降低。怎样保持学生质疑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必须扩大质疑的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质疑,课外也可以质疑,不仅可以对老师质疑,学生家长、亲朋好友也都可成为质疑的对象,不仅可以对历史与社会所学内容质疑,而且可以对相关知识、相关学科质疑。还可以利用学科本身的特点扩大质疑的空间,如: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创设情境;观看历史、地理的纪录片或图片来感受真实;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热点等问题,并用多种方式阐释历史的真实、分析地理形成的原因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多渠道(书本、课堂、课外书、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地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兴趣。扩大质疑空间,引发学习探索的内驱力,培养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善于质疑
“授之以鱼,只供一食之需”,而“教之以渔,则终生受用”。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方法。
1.关注标题质疑。教材中的课题、标题往往起画龙点睛作用,抓住课题、标题质疑,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学习七下《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时,当“为什么说北京既古老又年轻”的标题出现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题后,说一说,哪些景物表现了北京的古老,哪些景物表现了北京的年轻。又如学习八下《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时,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找出哪些内容了体现明清文化陈旧的一面?哪些又体现明清文化创新的一面?这样从标题入手解剖,层层推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
2.关注插图质疑。利用课本插图、图表和各种图片中所含历史地理信息进行设疑,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会学生读图,是为了更好的用图 。如七下《辽阔的疆域》一课教学时,结合地图,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引导学生这样设疑:从东南西北四至点来看,中国最远到达哪里?从世界地理位置看,中国的地理方位如何描述?从经纬度看,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同时借用书本中的案例,从海陆疆域角度思考“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蒙古国、英国有什么不同?与美国又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像这样的综合性问题,如果结合世界地图,以上设问大多数学生都能迎刃而解了。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潜心挖掘,充分利用、发挥教科书中插图的作用,为教所用,为学所用,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课堂质疑能力。
3.关注阅读卡质疑。阅读卡作为教材正文的支持性系统,以其鲜明的感性色彩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也丰富了教科书的内容。作为教师要重视阅读卡的客观价值,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发挥其为教材正文的教学服务的功能。如学习八下《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学完了南北战争的进程后,要分析北方最后获胜的原因时,可发挥阅读卡中关于“宅地法”的介绍,可以这样设问:联系上下文思考北方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什么?结合教材的三则资料,让学生明白北方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其中林肯政府颁发的《宅地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提高了政府的威望,与之后发表的《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一起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4.通过类比比较质疑。对于一些相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类比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找一找“异同点”,问一问“不同点在哪里”“相同点在哪里”。比如在学习八下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产生疑问:为什么两个历史事件放在同一篇课文里学习?是否说明它们有类似之处?有没有不同之处?这样就可以提出好多问题来。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意外”质疑虽然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但许多不曾预设的“意外”精彩也会不期而至,历史课堂就会弥漫一种开放、灵动、不断生成的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欧阳国亮.中学历史教学[J].2014年第8期.
[2]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J].浙江大学出版社.
[3]布鲁巴克.教育问题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