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下的《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

2016-10-27王萌范倍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剧作喜剧历史

王萌 范倍

摘要:1947年的中国电影《太太万岁》和1956年的韩国电影《首尔假日》虽然诞生的国家不同,但是其在创作背景,文化趋向、剧作元素以及美学风格上却有相似之处。本文意在通过对两部电影的对比分析,得出战后中韩两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和风俗喜剧的美学特征异同。为比较战后中韩风俗喜剧电影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喜剧;历史;文化;剧作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14-02

《太太萬岁》1947年在中国上海上映,由于当时特殊的创作背景——中国刚刚结束抗日战争,却又陷入内战泥潭。当时的文华影业公司没有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源泉,反而开拓了中国电影的另一种电影类型,拍摄了一系列的风俗喜剧,如,《虚凤假凰》、《哀乐中年》等等,其中,以《太太万岁》最具典型。无独有偶,在1953年,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议,朝鲜战争结束,不久韩国诞生了《出嫁的日子》(The Wedding Day,1956,李炳逸)、《一步登天》(An Overnight Office ,1956,洪一明),《首尔假日》(Holiday in Seoul,1956,李庸明),《青春双曲线》(Hyperbola of Youth, 1956,韩滢模)等等喜剧电影。两个经历战争的国家,诞生出喜剧电影,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并且在两部影片的文化趋向、创作元素以及美学风格上有其相似之处。本文将以《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两部影片为例进行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观影心理

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文华影业公司和部分韩国的电影人,没有将电影投入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反映战争、反映人民劳苦,而是将目光投向喜剧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心理——就像经济危机爆发后,电影产业一定会有起色的原因一样,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们,会选择相对比较廉价却又能放松的活动,而电影成了最好的选择。从观影心理上讲,在当时,战争刚刚结束,人们更希望走进电影院接受白日梦的洗礼,通过影像所制造的梦境忘记战争的伤痛。同时,我们看到,《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这两部影片最主要的的放映场所上海和首尔,这是当时中国和韩国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喜剧特别是风俗喜剧的发展满足了城市中家庭妇女的观影需求,银幕使她们暂时忘记家庭因战争而带来的伤痛。

二、《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影片的文化趋向

(一)《太太万岁》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在电影中的展现。

中国电影诞生之初,中国电影人张石川观摩大量美国影片,在电影院记录下观众的情绪反应,从而应用到电影创作中,中国早期电影在技巧上大量学习美国电影的创作技巧的同时,美国文化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电影中。作为中国电影诞生地的上海,因为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将上海设为通商口岸,上海成为中国最先接触西方文化的城市之一。从中国影片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当时社会的状况来看,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的《太太万岁》就是西方文化渗透的产物,反映了战后中国社会对于西方文化的向往。桑弧导演将这些当时最流行的、影响中产阶级之深的西方元素通过影像展现出来。首先,在布景上,电影中男主人公唐志远的家初采用祭堂部分采用中式布景外,其余的沙发、婚纱照等都反映了西化的家庭,在唐志远老丈人家的布景也不例外,除了照片周围的书法字迹,也均采用了西式的家具;其次,从语言中反应出的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唐志远要去香港采用坐飞机还是轮船很西方的前卫的交通方式;陈思真为了和爸爸借出钱帮助唐志远的事业而骗父亲,婆婆给她看了金条、股票、美金等等,这些都表明西方的财产储存对于当时上海中产阶级经济观念的影响;电影中陈思珍想要的到的无线电收音机和别针也是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弟弟和妹妹结婚以后,选择到杭州度蜜月;岳父从唐装换上西装等等。这些都是西方文化对于当时中国中产阶级社会的影响。而西式文化通过影像的形式反映在电影中,反应了当时上海中产阶级的流行趋势,西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向西方学习的心理,由于文化的异置,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满足了观众猎奇的观影需求。

(二)《首尔假日》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在影片中的展现。

而韩国当时,解放后直接处于美国军政(US Army Military Government in Korea)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得韩国一年进口了100多部美国电影,占据韩国电影全年上映数量的一半以上,院线几乎被美国片蚕食。并且在战后,人们继续渴望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学习,这些文化上的影响都被反映在了影像上。《首尔假日》中的布景,比《太太万岁》更加西式,几乎没有韩国传统家具,而全部采用西式的床、沙发等等。其次,《首尔假日》中宋夫人和宋先生的同事们的娱乐活动是代表着西方贵族运动的高尔夫,太太们的消遣方式是喝咖啡、进美容院,这反应了当时韩国中产阶级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再次,在语言中渗透的西方文化,宋先生和宋夫人在讨论周末去买什么时,宋夫人提出想给宋先生买一条领带,宋夫人的穿着衬衣、大衣也非常具有西方特色,这些都是西式的家具、服饰、生活方式对韩国中产阶级的影响在电影中的体现。

对比两国影片中西方文化对于影片的渗透,尽管《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都有对西方文化有吸收接纳,都反映的是都市里的中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小矛盾所产生的喜剧效果,但是《首尔假日》对于《太太万岁》西方文化的渗透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从中国方面来说,从鸦片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并没有被一个殖民国家彻底殖民化的历史,这种半殖民性也导致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也是部分的,并没有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但是,韩国历史则不一样,从1910年开始韩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日本投降,但是实施美军政,韩国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学习更为彻底。由此,这种对待西方文化的差异也通过影像展现出来。

三、《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两部影片的剧作结构分析

《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都以中产阶级为创作群体,学习了美国好莱坞的“谐闹喜剧”的模式,并且两部风俗喜剧都以大团圆的结局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观看喜剧的审美快感。

(一)《太太万岁的剧作结构分析。

在《太太万岁》中,首先,令人惊叹的是细节的陈铺,第一场戏中,三处细节为影片埋下三处伏笔,第一,“下人”三妈摔碎盘子,第二,陈思珍给三妈偷偷补贴,第三,闲聊中,陈思珍得知婆婆想吃波罗蜜。这三个包袱是怎样解开的呢?首先,三妈摔碎的盘子,陈思珍三次藏盘子,报纸下,婆婆看报纸,转移地方藏到身后,婆婆转身,最后藏在沙发垫下,婆婆要祭祀跪拜用垫子,于是盘子终于暴露出来,这样的三次,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创作原则,恰到好处,同时也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性,使得观众集中注意力跟着影片找寻碎盘子到底被找到没有;其次,陈思珍因为婆婆的苛刻,三妈的抱怨,给三妈偷偷补贴钱,最后在影片中陈思珍与婆婆这正发生矛盾时,才抖出来,这样无疑增加了两人之间的误会,使得观众为两人矛盾感叹不已;最后,由菠萝蜜引发了弟弟和妹妹的“不是冤家碰头”以及后来的相爱。除此之外,在影片中还有大量这样伏笔的出现,比如,唐志远突然决定坐飞机去香港考察,在之前婆婆与弟弟见面中弟弟提到乘坐飞机时的险境,陈思珍怕婆婆担心,谎称唐志远乘坐轮船去香港,而次日,婆婆看新闻便看到轮船出事而引发矛盾,观众也因陈思珍善意的谎言忍俊不禁。比如,一开始,陈思珍走过小店时,就向丈夫指出喜欢的别针,而别针作为一个道具,在唐志远正要想送给陈思珍时被朋友叫走,送给咪咪,陈思珍后来见到咪咪带别针也是心酸,影片尾声时,唐志远良心发现,找咪咪拿回别针,甚至不惜用爸爸留下的表与之交换。别针在这里反复出现,铺垫,其实就是唐志远和陈思珍两人关系的变化,从相爱,到唐志远出轨,再到和好。比如,唐志远回到香港与陈思珍见面时,信誓旦旦地说“男人发了财就换女人,我不喜欢”而在事业成功之后,却说“男人就是贱,永远外面的女人最漂亮”,这反映了唐志远当时的欲望膨胀,纸醉金迷的生活也给日后公司破产奠定了基础。张爱玲的编剧能力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影片以唐志远和陈思珍两人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剧作中的铺垫和矛盾化解都做到恰到好处,使得观众完全被剧中的情节线索控制,喜剧效果也因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展示出来,完美的剧作无懈可击。

(二)《首尔假日》的剧作结构分析。

《首尔假日》的剧作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喜剧的基调,第一个人物出场以一个老年的身材娇小的醉汉出场,躺在椅子上自言自语道:我会和几千年前的李白对比。电车里自言自语:今天的电车很空。这种开场,第一,交代了时间周末,地点在首尔。第二,奠定了影片浪漫主义的喜剧基调。从第三者的回忆中真正展开故事。故事限定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丈夫宋先生是一个报社记者,妻子宋夫人是一个医生。而故事的第一个矛盾点则是,因为选择如何度过周末这个问题上两人产生了矛盾,丈夫想呆在家里,妻子则想逛街,最后妥协的结果是丈夫陪妻子去逛街,在门口,丈夫被同事的电话不得不改变行程,偶然性使得剧情推展。也是因为这通电话,两人开始分头行动。这里出现了一张报纸——丈夫刊登了一则杀人犯潜逃的新闻。这则新闻也成为影片的主线,随后丈夫与妻子协定好周末怎么过,却被同事戏弄以报道杀人犯为由不得不去工作,而正在处理了一些列事情,准备搭车回家时,却在车上遇见杀人犯。丈夫在与妻子分开后,遭到同事的戏谑,遇到了一个女精神病患者,却又在逃脱之后乘车过程中遇到真正的杀人犯,这一系列的兜转使得观众看到真正的杀人犯时情绪被渲染到最高点。妻子与丈夫分开后,遇到丈夫的同事却又被戏弄,遇到未婚先孕的少女最后得以解决,遇到小姑娘得知其母亲生病,而她的父亲正是杀人犯。此时,故事的发展使得夫妇俩再次相遇,喜剧的故事结局做了铺垫。在《首尔假日》以第一人称的回忆展开影片,在影片中又以宋先生和宋夫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能在一起度过周末而开始两条主线叙述,最后又以宋先生找到杀人犯,巧合与宋夫人相遇,两人同时解决工作上的问题,重归于好。剧作结构环环相扣,两段故事的展开的形式更能让观众感受到喜剧的轻松活泼。

《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在剧作上有这样的一些特性:第一,人物都是城市中的中产阶级;第二,故事的空间都发生在家庭的内部,矛盾的设置也以家庭琐事,人物语言为矛盾。第三,在故事中突出事件的偶然性和巧合,非常注重铺垫,第四,故事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但是,依然有一些不同点:第一,在《太太万岁》的剧作中,剧作更为缜密,情节线索环环相扣,节奏也更能抓住观众的观影心理;而《首尔假日》以第三人称进入故事,然后又以两条线索進行叙述,最后再出现大团圆解决,这样总分总的叙述模式相对于《太太万岁》一条主线展开的形式而论,显得更为松散。第二,在线索的铺垫上,《太太万岁》的线索更为缜密,设置矛盾-解决矛盾,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在《首尔假日》里线索处理则略带拖沓,比如,宋先生遇到精神病女人的情况缘由很突兀,处理也以精神病女人昏倒草草收场。第三,虽然都是家庭内部琐事,但是《太太万岁》的矛盾集中在家庭内部,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亲家之间;而《首尔假日》的矛盾则以宋先生和宋夫人为核心,辐射到邻居、同事、外部的人。

总之,《太太万岁》和《首尔假日》两部风俗喜剧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历史背景、文化因素、剧作手法以及美学特征等等。但是,由于,两部影片具体的地域原因,历史背景的差异,在具体的美学特征上也有些许不同。文章通过对这两部电影的探讨,试图探索当时观众的审美诉求以及地缘原因所产生的影片差异。对中韩电影的对比提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钟大丰,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周健蔚、徐鸢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3]杨远婴,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 中国电影导演谱系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4]<美>大卫·波德维尔著,范倍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法>让·米特里著,崔君衍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

[6]王文津,<太太万岁>的戏剧性,赤峰学院学报[J].第32卷第8期,2012.

猜你喜欢

剧作喜剧历史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喜剧世界
新历史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