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漠之眼 月牙泉

2016-10-27凌波

天天爱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凌波沙山鸣沙山

文/凌波

沙漠之眼 月牙泉

文/凌波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 ……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仿佛又回月牙泉……

——出自《月牙泉》歌词

月牙泉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南约5公里处,它就像一个弯弯的月牙儿,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塞外的风沙并没有将月牙泉掩埋,而是一直相伴,一起经历着岁月的洗礼。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朝,月牙泉就是敦煌八景之一。东汉时期的《三秦记》记载:“河西有沙角……又山之阳有一泉,云是沙井,绵历千古,沙不填之。”沙角山就是如今的鸣沙山,沙井则是月牙泉。相传,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虽然“古潭老鱼食之不老”只是传说,但是其他三“奇”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月牙泉的神奇之处。

月牙之形千古如旧

研究发现,月牙泉的形成是由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条件和地下水环境三方面因素决定的。地壳的上升和沉降运动形成了党河和西水沟一大一小两个扇形地,敦煌地区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得地下水在经过扇形区域时,从较低的低洼地溢出地表,于是便形成了宛如新月形的月牙泉。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内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也不干涸,所以月牙之形保持了数千年不变。

恶境之地清流成泉

一般来说,沙漠和清泉是难以共存的。但是几千年来,月牙泉就好像一弯新月落在滚滚黄沙之中。虽然周围的环境非常恶劣,狂风沙暴如家常便饭,但是一直到今天,泉水依然清澈见底,味美甘甜。

沙山之中不淹于沙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鸣沙山峰峦高低起伏,一道道的沙峰宛如金子一样灿烂,又如绸缎一般柔软。每当大风吹过,鸣沙山便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仿佛滚滚的雷声。

关于鸣沙山的响声有过很多优美传说,有的说是一妙龄女子在悼念情人,有的说是一个将军正在大战沙场……研究发现,其实鸣沙山的响声与其特殊的沙子和地形结构有关。鸣沙山上的细沙粒是空心的,每当有风吹过,便在每个小孔间形成共鸣,无数的沙子在气流中旋转,其声音便如雷声一般汹涌澎湃。

月牙泉和鸣沙山和平共处了几千年,却从未被鸣沙山的滚滚黄沙所掩埋。经研究证明,这是由鸣沙山特殊的金字塔形沙山结构所决定的。该地区经常会刮偏西南风、东南风和南风,它们在月牙泉所处的盆地区域上空形成了一股上升气流,沙子在气流的作用下逆山而上,回到山顶。所以,白天由于骆驼和行人的活动,沙子会不断地下滑,形成无数的沙坑和道路,可经过一个夜晚,所有的沙子就又被吹回到了山顶,完全看不出有人曾经来过,更加不会掩埋山脚下的月牙泉。正是大自然的这种“鬼斧神工”造就了月牙泉,因此月牙泉被称作“天下沙漠第一泉”。

可惜的是,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周围地区垦荒造田,导致敦煌地区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的水位最大水深由十米降至不到一米。近年来,敦煌市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基本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的趋势,终于使月牙泉这颗“沙海明珠”免遭了干涸的危险。

猜你喜欢

凌波沙山鸣沙山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看你
花神
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九棵树(外一首)
鸣沙山
库木塔格
游鸣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