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6-10-27姚型云陈源
姚型云 陈源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漯河 46200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姚型云 陈源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漯河 462000)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8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9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早期清除术治疗,对研究组病患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效果
在临床神经外科疾病中,高血压脑出血较为常见。此病的发病较急,病患死亡率、残疾率均较高。为了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8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依照随机方式将78例病患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9例。在39例常规组病患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37~76岁,平均55.1±1.6岁。在39例研究组病患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39~77岁,平均55.2±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治疗方式
对研究组病患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在发病6h内对病患实施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手术操作为:(1)对病患实施局麻处理,应用脑部CT定位具体出血位置,将其作为依据明确穿刺位置。(2)应用脑穿刺针由垂直于中轴矢状面方向将针刺入,应用电钻将针钻入至出血处。(3)取出钻芯,在血液流出之后,将帽盖拧紧,应用注射器、引流管将血液反复抽吸,其抽吸血量均为40%,及时冲洗。(4)在手术完成后固定好引流管,并将其与无菌引流袋相连,将尿激酶注入至血肿腔内,每日1次。将引流管夹关闭3h,并观察记录其引流液状况。(5)在将血肿完全清除之后,拔除引流管[1]。
1.2.2 常规组治疗方式
对常规组病患应用早期清除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在发病6~12h内对病患实施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手术具体操作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病患治疗有效率92.31%要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67%,P<0.05。
表1 两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上,高血压病患较为常见,由于其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易导致动脉硬化出现,对病患的脑、肾脏功能造成损伤,进而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其发病率可达到急性脑卒中的15%。而且高血压病患的血压与其脑出血发生率之间呈现正比例关系,临床症状多为突发昏厥、偏瘫[2]。因此,及时消除病患颅内血肿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对病患实施超早期手术的原因在于: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具有短暂性,其血肿会在3h内出现逐渐扩大的表现,在出血点周边的脑部组织会受到极大血流冲击,受到损伤影响,进而导致脑组织压迫、移位、水肿及坏死表现出现。在超早期对病患实施手术治疗,可在病患脑组织未受实质损伤时彻底消除水肿,将其脑实质损伤[3-4]。就算此时病患出现继发出血表现,也可及时实施二次手术治疗。所以,超早期手术疗效较佳。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病患治疗有效率92.31%要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67%,P<0.05。由此表明,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1]沈伟俊.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1):48-49.
[2]胡涛,林勇,吴春平,王宏国,郭浩,高姣荣.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33-34.
[3]张旭标,张建,林涛.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广州站)论文综合刊[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4]张会利.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8):79-80.
R605
A
1674-2060(2016)03-0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