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特征调查
2016-10-27张屹袁根喜龚正周宇王丑明李虹
张屹 袁根喜 龚正 周宇 王丑明 李虹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0)
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特征调查
张屹 袁根喜 龚正 周宇 王丑明 李虹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0)
研究了2014年春、夏、秋、冬4个季度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的特征,共检出浮游植物 6 门 54 种;密度变化在77×104-156×104个/ L之间,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优势种种数较多,多样性指数较好,表明东洞庭湖浮游植群落结构比较完整。
东洞庭湖 浮游植物 优势种
浮游植物是反映水体生态真实情况和营养现状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其水生植物初级生产这的特征,它可以对水体中营养情况变化做出十分迅速的响应,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水生态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的季节变化是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的重要特征,为此调查分析东洞庭湖水域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以期为东洞庭湖的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研究其富营养化发展变化原因和趋势提供一些参考。
1.1 采样断面和采样频率
2014年春、夏、秋、冬4个季各选一个月对东洞庭湖4个断面进行采样。
1.2 浮游植物采集、计数方法
用机玻璃采水器采集1000ml水样,现场加入15ml鲁哥试剂,带回实验室沉淀48小时后浓缩并定容到30ml进行镜检,用0.1ml浮游植物计数框在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全片计数,最后换算成每升水样中浮游植物的密度。
1.3 数据分析
根据Shannon-Wiener对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特征进行分析评价[1]
H′<0.6为Ⅰ,多样性等级描述为差;0.6> H′<1.5为Ⅱ,多样性等级描述为一般;1.6> H′<2.5为Ⅲ,多样性等级描述为较好;2.6> H′<3.5为Ⅳ,多样性等级描述为丰富;H′>3.5为Ⅴ,多样性等级描述为非常丰富;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
2014年东洞庭湖浮游植物共鉴定出蓝藻、绿藻、硅藻、裸藻、隐藻、甲藻6门54种,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0种,占总数的37.0%;硅藻次之为16种,占总数的29.6%;其它依次为蓝藻、隐藻、裸藻、甲藻。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在77×104-156×104个/ L之间,从季节变化上看,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其次为春季、冬季,夏季和秋季最高分别为156×104个/ L和155×104个/ L,之后是春季为152×104个/ L,最低为冬季,为77×104个/ L,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01倍,说明东洞庭湖浮游植物数量季间变化大,从浮游植物组成看,以硅藻数量最多,占浮游植物总量的69.1%。
2.2 优势种、多样性
2014年东洞庭湖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硅藻门的针杆藻、直链藻、舟形藻;绿藻门的鱼腥藻;隐藻门的隐藻;裸藻门的裸藻和囊裸藻;多样性指数在1.94-1.69之间,平均为1.67,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不明显,整体上以夏季和春季相对较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见表1。
表1 东洞庭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评价
3 讨论
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
在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演替方面, 根据Sommer等研究的PEG模型[2],通过对中营养性湖泊浮游生物和理化因子的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演替大概过程是从冬春季的隐藻和硅藻转变为夏季的绿藻,到夏末秋初则是蓝藻占优势;到秋季转为硅藻。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的浮游植物除绿藻门外,其它门类的藻类演替与PEG模型基本一至。
浮游植物密度主要受水体营养盐含量、水温、光照以及浮游动物摄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东洞庭湖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条件,其浮游植物密度随着季节更迭而有明显的变化。东洞庭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节变化显著,使得东洞庭湖的光照差异较大影响水温温差,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差异[3]。
3.2 优势种、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是其数量及种类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类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占有竞争优势,并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即优势度较大的种[4]。优势种种类数越多且优势度越小,则群落结构越复杂、稳定[4]。2014 年东洞庭湖各个季节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种数较多且互相交叉和演替,表明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比较复杂。
2014年东洞庭湖浮游植物多样较高,每个季节都达到Ⅲ级,表明东洞庭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状态信息含量大且群落结构完整。
4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表明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完整,各季度之间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比较相似;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东洞庭湖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
[1]陈清潮,黄良民,尹建强等.南沙群岛海区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I.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42-50.
[2]Sommer U, Gliwicz MZ, Lampert W et al. The PEG-model of seasonal succession of planktonic events in freshwaters. Archives of Hydrobiology, 1986, 106(4): 433-471.
[3]董婧,李培军,刘悦等.黄海北部近岸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分析.水产科学,1999,18(5):12-15.
[4]柳丽华,左涛,陈瑞盛等.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海洋水产研究,2007,28(3):112-119.
X524
A
1674-2060(2016)03-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