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扶正器液流阻力模拟研究
2016-10-27韩岐清李少甫
韩岐清,李少甫,韩 涛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 300280)
抽油杆扶正器液流阻力模拟研究
韩岐清,李少甫,韩涛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 300280)
大港油田目前应用的抽油杆扶正器种类繁多,结构尺寸、性能参数均存在较大差异,基于Flow Simulation计算流体力学模块建立了螺旋扶正器、叶片扶正器及圆环扶正器三维仿真流动模型,分析评价不同类型扶正器在不同黏度流体下的过流能力。结果表明,井液流经扶正器产生的液流阻力对杆柱受力产生重要影响,且随流体黏度增加而急剧增加,其中,叶片扶正器产生的液流阻力最小。
大港油田;扶正器;液流阻力;模拟计算
大港油田应用的抽油杆扶正器种类繁多,扶正器在抽油机井上广泛应用,有效保护了抽油杆及接箍,延长了抽油杆及油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抽油杆加装扶正器也改变了抽油杆的受力状况[1-3]。
本文基于Flow Simulation流体仿真模拟软件,通过建立不同结构扶正器三维实体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井液流经扶正器流场分布和液流阻力,并分析评价不同结构扶正器在不同黏度流体介质下的过流能力,为扶正器优选及杆柱受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 流体数值模拟计算
在进行流体数值模拟分析之前,首先对油管、抽油杆及扶正器建立三维实体模型[4],扶正器为大港油田主体采用的螺旋扶正器、叶片扶正器及圆环扶正器,依据实际尺寸1∶1建模。工件规格尺寸分别为:内径φ62 mm平式油管、直径22 mm抽油杆、FZ58.5-22螺旋扶正器、FYPⅡ22×58A叶片扶正器、FYH22×58A圆环扶正器。
Flow Simulation流体分析建立的三维模型为管道内部流动,需在油管两端使用封盖,确保模型内部为密闭空间。井液流动模型假设条件:①假设抽油杆与油管相对静止,管内流体相对速度为流体平均流速加上抽油杆下行最大速度,分析计算扶正器在油管内所受最大液流阻力。②流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雷诺平均模拟[5],湍流模型采用具有阻尼函数的 κ-ε模型[6]。③流体管程2 m,为扶正器平均有效长度7倍。④模拟流体采用自定义油井产出液,密度890 kg/m3,黏度100 mPa·s。⑤入口流体速度按产液量20 m3/d,折算流速v1=0.077 m/s,抽油杆下行最大速度vmax= 0.785 m/s,平均冲程为5 m,冲次为3次/min,流体相对速度v=v1+vmax=0.862 m/s。⑥出口压力0.1 MPa。⑦默认壁面为绝热壁面。
依据边界条件,通过精细网格划分,进行流体数值模拟运算。计算结果通过流动迹线显示螺旋扶正器(图1)、叶片扶正器(图2)、圆环扶正器(图3)在油管内的流场分布及压力变化。
图1 螺旋扶正器流场示意图
2 计算结果分析
井液流经抽油杆扶正器产生的液流阻力主要由流经扶正器的压力损失以及由于过流面积改变产生的局部阻力损失引起[7],不同结构扶正器其过流面积不同,有效实体长度不同,产生的压力损失也不同。由图4可以看出,流体流经螺旋扶正器产生的压力损失最大,圆环扶正器次之,叶片扶正器产生的压力损失最小,且沿程压力变化最为平缓。
图2 叶片扶正器流场示意图
图3 圆环扶正器流场示意图
从图4压力分布情况看,流体流经扶正器产生压降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对比不同扶正器结构参数(表1),叶片扶正器实体截面积仅为螺旋扶正器的75%,但过流面积是螺旋扶正器的1.5倍,有效实体长度是螺旋扶正器的3.8倍,单个扶正器产生的液流阻力仅为螺旋扶正器的1/2。叶片扶正器从井液过流能力和抽油杆有效保护长度均优于螺旋扶正器和圆环扶正器。
对流体黏度100 mPa·s的油井产出液,单井平均下入扶正器个数一般为100~150个,扶正器产生的液流阻力达到1.58~2.37 kN,是扶正器与油管摩擦阻力的30%~41%,是杆柱平均轴向载荷的2.15%~3.40%,对抽油机悬点载荷以及中性点位置均产生一定影响。
图4 部分管段内压力变化曲线
扶正器类型实体截面积/mm2过流面积/mm2有效实体长度/mm压力损失/kPa液流阻力/N螺旋扶正器1942.581074.96128.610.13115.83叶片扶正器1458.671558.87489.57.3967.98圆环扶正器1611.961405.58235.29.80212.07
同时流体黏度的变化也对液流阻力影响程度较大[8],大港油田不同区块原油黏度的差异较大,为22.3 ~12 587 mPa·s,从不同流体黏度与液流阻力的变化关系(图5)可以看出,随着流体黏度的增加,井液流经扶正器液流阻力急剧增加;叶片扶正器过流能力优于螺旋扶正器和圆环扶正器,液流阻力变化最小。
图5 不同流体黏度液流阻力变化
3 结论
(1)运用Flow Simulation流动模拟仿真技术建立了描述井液流经不同类型扶正器的三维流动模型,得到了井液流经扶正器流场分布和液流阻力分布图。
(2)在相同流动条件下,叶片扶正器的过流能力和抽油杆有效保护长度均优于螺旋扶正器和圆环扶正器。
(3)随井液动力黏度增加,流经扶正器液流阻力急剧增加,对悬点载荷和中性点位置产生较大影响,建议优选过流面积小,液流阻力影响较小的叶片扶正器。
[1]夏麒彪,刘永辉,周新富.定向井中抽油杆柱的摩擦力计算和扶正器分布设计[J].钻采工艺,2004,27(1):60-63.
[2]张瑞霞,李增亮,姜东,等.往复式有杆泵抽油杆扶正器的布置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8,37(12):28-35.
[3]刘新福,王春升,刘春花,等.基于井液流动特性的抽油杆柱力学模型及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14):176-181.
[4]DS SolidWorks公司.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3.
[5]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8-119.
[6]熊莉芳,林 源,李世武.κ-ε湍流模型及其在FLUENT软件中的应用[J].工业加热,2007, 36(4):13-15.
[7]张 权,汪志明,翟羽佳,等.存在扶正器条件下三元复合溶液环空流动实验与模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32)12:8521-8525.
[8]章敬, 程豪, 梁程,等.基于Fluent的稠油定向井扶正器流场数值模拟[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31(11):37-38.
编辑:李金华
1673-8217(2016)05-0133-03
2016-04-16
韩岐清,大港油田高级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1963年生,1995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现从事油田机械采油研究工作。
TE8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