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复合气驱开采稠油室内实验研究

2016-10-27刘春艳王佩文孟宪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气驱蒸汽驱驱油

刘春艳,王佩文,孟宪伟,张 浩

(1.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2.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蓬勃作业公司)



高温复合气驱开采稠油室内实验研究

刘春艳1,王佩文2,孟宪伟2,张浩2

(1.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2.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蓬勃作业公司)

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根据储层的物性制作填砂管模型,在研究稠油黏温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稠油蒸汽驱和高温复合气驱的实验研究,其中,复合气驱的伴注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实验结果显示,在注入PV数相同的情况下,驱油效率从高到低的驱油方案依次为:蒸汽+氮气+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氮气复合气驱、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驱。降黏、改善油相渗透率和油水流度比是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机理,维持或恢复地层压力、提高波及效率、使稠油膨胀等是氮气的主要作用机理,二者结合驱油效果最佳。

稠油开发;蒸汽驱;复合气驱;驱油效率

目前,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开采稠油的室内实验研究[1-6]以及现场应用的研究[7-11]已开展很多,归结起来,二氧化碳气体对稠油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二氧化碳溶于原油时,油水界面上的张力降低,原油黏度降低,减小原油渗流阻力。②当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及水时,原油的体积膨胀(体积效应),聚集了大量的弹性能,剩余油被进一步洗出。③二氧化碳溶于原油中,形成溶解气驱,当压力较小时,二氧化碳将会从原油中逸出,形成气驱。

氮气具有导热系数、黏度、密度较低,不助燃、不易爆、易压缩、膨胀快,不易与地层岩石矿物及地下流体发生反应,可防止乳化、沉淀、堵塞地层等优良特性;氮气具有很强的携热能力,对于注热流体开发的稠油油田,氮气能够将热量携带到地层较深部位;氮气弹性能量大,能够改善原油体系的容胀特性,具有增加地层能量、增加驱替效率等效果[12-15]。

本文以国内某油田的稠油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稠油黏温特性、流变特性入手,以氮气、二氧化碳作为伴注气体,进行了稠油蒸汽驱和高温复合气驱的实验研究,力求对高温复合气驱开采稠油技术的驱油机理有较清晰的认识,为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稠油性质分析

1.1稠油性质参数

本文所研究稠油的基本物性参数见表1。

1.2稠油黏温特性

图1为实验所用稠油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全黏温曲线,由图1可知,稠油黏度对温度有很强的敏感性,随着温度升高,稠油黏度显著降低。这是由于稠油黏度与其内聚力有密切关系,稠油含胶质、沥青质越多,内聚力越大,稠油黏度越高。而在升温过程中,粒子的布朗运动加剧,胶质、沥青质逐步溶解,使稠油内部结构变得松散,稠油内聚力降低,黏度随之减小。

表1 稠油样品的基本物性参数

图1 稠油全黏温曲线

1.3稠油流变特性

在不同温度下对实验所用稠油进行流变性测试,得到了剪切应力(τ)与剪切速率(γ)之间的关系式(表2)。

表2 不同温度下稠油流变关系式

从表2所示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存在着一个临界温度Tc,当温度T

τ=τ0+ηγ

(1)

式中:τ——剪切应力,Pa;τ0——屈服值,Pa;η——黏度, Pa·s;γ——剪切速率,s-1。

当温度T>Tc时,稠油流变行为表现为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可用下式表示其流变模式:

τ=ηγ

(2)

稠油在不同温度段表现出不同的流变模式,这与沥青质、胶质和蜡的含量相关,当温度小于Tc时,以上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在稠油中间,此时只有当剪切应力达到一定值(τ0),稠油才会流动,当温度大于Tc以后,τ0值降为零,稠油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

2 高温复合气驱实验

2.1实验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6-17]。

2.2实验设计

在注入蒸汽的同时,加注氮气、二氧化碳或两者组成的混合气体。为表述清晰,在下文中,用S代表蒸汽;S+C代表蒸汽+二氧化碳;S+N代表蒸汽+氮气;S+N+C代表蒸汽+氮气+二氧化碳。

根据储层的地质参数,按照一定的粒度分布,制作人工填砂岩心,实验所用岩心的主要物性参数及实验条件参见表3。模拟地层条件,注入不同的混合气体进行实验。本实验采用7.0 mL/min的排量进行驱替。

2.3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高温复合气驱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在驱替稠油过程中,岩心内部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伴随出现堵塞现象和压力波动,给实验后的数据分析带来了困难。采用驱油动态的历史拟合法[18]进行计算,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

表3 高温复合气驱基本实验参数

历史拟合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给出一条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这条曲线计算出对应于试验过程中每一累计时间的累积产油量。根据计算值与实际值之差,不断修改这条曲线,直到目标函数满足设定值。

相对渗透率表达式为:

(3)

(4)

(5)

式中:kro(Sw)——油相相对渗透率,小数;krw(Sw)——水相相对渗透率,小数;Sw——含水饱和度,小数;Swe——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小数;εo、εw——给定的小数,一般取0.001;krocw(T)——油相相对渗透率端点值,小数;krwco——水相相对渗透率端点值,小数;Sor(T)——残余油饱和度,小数;Swc(T)——束缚水饱和度,小数;now——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拟合指数;nw——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拟合指数。

各驱替方式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在蒸汽中加注其它气体之后,油水两相共渗区增大,相渗曲线向右移动,等渗点随之向右移动,这些特点有助于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改善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使驱油效果变好[19-20]。当驱替14 PV时,蒸汽复合二氧化碳驱、蒸汽复合氮气驱和蒸汽复合氮气+二氧化碳驱对应的残余油饱和度分别为24.38%,20.75%和15.42%,相对于蒸汽驱的28.98%的残余油饱和度而言,下降明显。

由于氮气导热系数小,具有较强的携热能力,所以高温复合氮气驱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储层温度,而温度升高,稠油黏度则会快速下降(图1),同时,二氧化碳的溶解也有助于稠油黏度的降低。水相的黏度在高温复合气驱的过程中虽然也有所降低,但相对于油相而言,其降低程度要小得多。另外,图2也显示,采用高温复合气驱时,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变化不大,而油相相对渗透率明显增加。参考流度比的定义式(3):

图2 200℃下各驱替方式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6)

式中:kw、ko——水和油的有效渗透率,10-3μm2;μw、μo、——水和油的黏度,mPa·s;krw、kro——水和油的相对渗透率,小数。

可以判断出,采用高温复合气驱之后,油水流度比会有所减小,即流动性得到改善。

2.3.2 高温复合气驱对含水率的影响

各驱替方式下的无水采收期、无水采收率和见水时刻含水饱和度数据见表4,含水率曲线见图3。

从表4可以看出,相对于蒸汽驱而言,采用高温复合气驱之后,无水采收期均明显延长,无水采收率也有明显提高。产生这种现象,与高温复合气驱中的气体性质密切相关。氮气是非凝结性气体,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它能够减缓水蒸汽凝结成水的速度。同样,未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有此作用。因此,在采取高温复合气驱之后,向出口端移动的水被部分抑制,无水生产期相应延长。另外,氮气和二氧化碳均能够改善油水流度比,从而有助于延长无水采收期和提高无水采收率。混合气体(氮气+二氧化碳)综合了两种气体的作用,所以无水采收期和无水采收率的值最大。

表4 各驱替方式下的无水采收期数据

图3 200℃时各驱替方式下的含水率曲线

从图3可以看出,在无水采收期之后,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含水率均快速增加。相比较而言,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驱含水率增加最快,远远高于其他三种驱替方式。

无水采收期结束之后,形成了水的连续通道,在蒸汽与二氧化碳气体混注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部分溶解使油、水的黏度都有所降低,导致水的突进变得更为容易,因此,含水率快速增加。另外,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未溶解的部分二氧化碳能够减缓蒸汽的冷凝速度,从而抑制含水率的上升,但是从实验结果来看,此时前者起主要作用。在相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蒸汽+氮气复合气驱的含水率要低于蒸汽驱的含水率,这说明加注氮气有助于降低含水率的上升速度。在蒸汽+氮气+二氧化碳复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比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体中的低,其溶解在原油中的比例降低,此时同时存在的氮气和部分未溶解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强化了延缓蒸汽凝结成水的能力,从而抑制了产水量的快速增加,使含水率增加的速度变缓。

2.3.3 高温复合气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蒸汽驱和加注不同气体驱时的驱油效率曲线见图4。从驱替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对蒸汽驱而言,采用高温复合气驱时的驱油效率有了明显的增加。

采用蒸汽复合氮气驱时,驱油效率显著增加。一般情况下,氮气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很低。Svrcele和Mehrotra[21]的实验结果显示,在6.02 MPa、33.9 ℃条件下,氮气在Athabasca稠油中的溶解度仅为3.28 cm3/cm3;温度对氮气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影响较小,而压力的影响较大,因此氮气对稠油黏度和膨胀率的影响较小。随着压力增加,饱和氮气对稠油黏度降低程度并不显著。在油藏条件下,稠油饱和氮气后的膨胀率小于2%。

图4 200℃时各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率曲线

氮气与蒸汽混合注入,氮气在储层中产生贾敏效应,堵塞狭窄的孔隙喉道,从而调整注气剖面,使气体向周围均匀波及,可以达到调节气窜的作用,扩大波及范围;另外,热蒸汽与氮气混注充分利用了氮气驱油时弹性能量大的特性,能够弥补蒸汽冷凝时减小的压力,从而保持地层压力,起到动力驱动的作用。同时氮气还可增强蒸汽的携热能力,强化蒸汽与纵深地层稠油的热交换过程,进而达到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目的。

与蒸汽驱相比,蒸汽复合二氧化碳驱的驱油效率有所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比蒸汽复合氮气驱小。稠油油藏大多埋藏较浅,地层压力低,且稠油组成以重质组分为主,注入二氧化碳后难以达到混相驱替。根据研究,最小的混相压力范围是:轻质油在低温时是8.27 MPa,重油在高温时是31.03 MPa[22]。非混相驱替为其主要作用机理。在室内实验过程中,压力远没有达到二氧化碳与实验所用稠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因此,驱替过程是典型的非混相驱替。注入的二氧化碳在稠油中发生溶解作用,当二氧化碳溶于稠油中后,由于羧化作用,油分子间的引力降低,减少了流体间流动时的内摩擦力,因而稠油的黏度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形成溶解气驱,这也是驱油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二氧化碳溶于稠油之后,会使稠油体积膨胀,增加了弹性能量,从而有利于稠油的采出。

由于蒸汽复合混合气(氮气+二氧化碳)综合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优点,所以,其驱油效果比其他驱替方式更好。

3 结论

(1)随着温度升高,稠油黏度显著降低。其机理是:在升温过程中,粒子的布朗运动加剧,胶质、沥青质逐步溶解,使稠油内部结构变得松散,稠油内聚力降低,所以黏度随之减小。

(2)在研究稠油流变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TTc时,稠油流变行为表现为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

(3)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有助于改善油相渗透率、油水流度比。氮气是利用其携热能力强的特点,提高了热利用率,从而使原油黏度降低;二氧化碳是利用其溶解作用,使原油黏度降低。

(4)高温复合气驱与蒸汽驱相比,无水采收期和无水采收率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蒸汽+氮气+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氮气复合气驱、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驱。

(5)高温复合气驱与蒸汽驱相比,含水上升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驱、蒸汽+氮气复合气驱、蒸汽+氮气+二氧化碳复合气驱。

(6)高温复合气驱的各种驱替方式的驱油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蒸汽+氮气+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氮气复合气驱、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驱。

(7)高温复合氮气驱的主要作用机理:弥补蒸汽冷凝的能量亏空,保持地层压力封堵狭窄孔隙喉道,调整注气剖面,增加波及效率;增加蒸汽的携热能力,加强蒸汽与稠油的热交换过程,降低稠油黏度。

(8)高温复合二氧化碳驱的主要作用机理:二氧化碳溶解在稠油中,降低了稠油黏度,同时形成溶解气驱; 二氧化碳溶解在稠油中,使稠油体积膨胀,增加了弹性能量。

[1]Sayegh S G.Maini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the CO2huff and puff process for heavy oil reservoirs[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1984,23(2):29-36.

[2]M.A.克林斯.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及工程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12-114.

[3]郭绪强,阎炜,马庆兰.油气藏流体-CO2体系相行为的实验测定与计算[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3):12-15.

[4]杨胜来.稠油注CO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J].石油大学学报,2001,25(2):71-72.

[5]赵明国,王东.大庆油田芳48断块CO2吞吐室内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2):89-91.

[6]杨胜来,杭达震,孙蓉,等.CO2对原油的抽提及其对原油黏度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4):85-88.

[7]Olenick S.Cyclic CO2injection for heavy-oil recovery in halfmoon field:Laboratory evaluation and pilot performance.SPE24645.

[8]田仲强,孙淑兰,王志敏,等.注蒸汽加气体开采稠油技术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应用[J].油田化学,2002, 19(1):47-50.

[9]刘炳官,朱平,雍志强,等.江苏油田CO2混相驱现场试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2,23(4):56-60.

[10]沈德煌,张义堂,张霞,等.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注CO2吞吐开采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1):83-86.

[11]陶磊,李兆敏,张凯,等.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开采超稠油机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51-54.

[12]刘文章.热采稠油油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7-9.

[13]李士伦.注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5-27.

[14]刘尧文,刘建仪.氮气的溶解及抽提效应对原油性质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5):28-55.

[15]杨光璐,蔺玉秋.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适应性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4,4(2):91-96.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稠油油藏驱油效率的测定:SY/T6315-1997.[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4-8.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稠油油藏高温相对渗透率测定:SY/T6384-1999.[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3-8.

[18]吕玉麟,相天章.稠油松散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最优化算法[J].力学学报,1995,27(1):93-98.

[19]K. Nakornthap, Ronald D Evans.Temperature dependent relative permeability and its effect on oil displacement by thermal methods[C].SPE11217.

[20]Mark A Miller,H I Ramey.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oil/water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of unconsolidated and consolidated sands[C].SPE12116.

[21]丁嘉淮,李允.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后期开采效果[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 24(3):46-49.

[22]杨承志,岳清山,沈平平,等.混相驱提高石油采收率[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15-18.

编辑:李金华

1673-8217(2016)05-0108-05

2016-01-20

刘春艳,油藏工程师,1984年生,2007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的研究工作。

TE357

A

猜你喜欢

气驱蒸汽驱驱油
一种新型油藏气驱采收率预测图版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与挑战
裂缝性潜山气驱试验与研究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应用及海上油田启示
CO2辅助蒸汽驱对四种钢的腐蚀性能影响模拟
注气驱油藏新型气驱特征曲线推导及应用
CO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线形及星形聚合物驱油性能
齐40块蒸汽驱热能综合利用分析与评价
传递原理在稠油复合蒸汽驱方案优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