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家欧仁·弗罗芒坦(节选)(中)

2016-10-27迈耶夏皮罗MeyerSchapiro

当代美术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鲁本斯弗罗批评家

[美]迈耶·夏皮罗 著 Meyer Schapiro

沈语冰 译 Translated by Shen Yubing

批评家欧仁·弗罗芒坦(节选)(中)

[美]迈耶·夏皮罗 著 Meyer Schapiro

沈语冰 译 Translated by Shen Yubing

画家欧仁·弗罗芒坦,以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夏皮罗自选集四卷本的最后一卷《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和社会》中。译者引用了施瓦布斯基的话来说明夏皮罗的传奇性。如果说在弗罗芒坦以前,或许世人还沉浸在黑格尔和丹纳所构筑的艺术哲学里面,那么从弗罗芒坦这里,可以意识到艺术的全部人性,以及作为一个批评家的地位。

迈耶·夏皮罗,欧仁·弗罗芒丹,经验解释

鲁本斯 上十字架 油画 460×340cm(中央画板尺寸) 1609-1610

鲁本斯 三博士来拜 油画 藏于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

对一件作品的仔细观察于是成了一种重现其创作过程的努力;拥有独特气质和方法的艺术家形象,就这样几乎在生理上的亲密之中浮现出来。当弗罗芒坦在梅希林(Mechlin)找到一幅刚刚清洁完毕、尚未加框的鲁本斯画作时,他是多么兴奋啊!“感谢老天,”他说,“我得以近距离地检查它,追踪它的手艺,好像鲁本斯就在我眼前作画一样。”在研究往昔的作品时,他竭力使自己跟随它们,仿佛在经历一个伟大的心灵时刻和心境时做出的反应。维持与个体情境(与人格不同,人格通常是某种更有恒常性的东西)的这层关系,是非常难的,如果还不是不可能从古老的绘画中来加以重建的话,但他却能够从很久以前的诗歌中发现。在他的小说里(他可以在其中直接诉诸自己的记忆),他以极大的精确性(而且在他那个时代还不是常有之事),描述了一首诗在其主人公脑海里诞生的过程,当这位主人公一边散步,一边留意着韵律和意象突如其来浮现的时候。这样的描写就其原理而言,已经预示了保罗·瓦莱里(Paul Valery)的类似解释。

鲁本斯 下十字架 油画 460×340cm 1611-1614

弗罗芒坦对绘画中人格的追溯,有时候暗示了某个科学目的,仿佛他在寻找心理学规律似的。当然,这些规律是任何声明要从创作者的性格来解释其作品品质的说法中都预设了的东西。弗罗芒坦甚至从雷斯达尔的艺术特点着手,通过小心翼翼的笔触和问题,试图重建很少为世人所知的艺术家的性格。他认为,一幅画乃是作者的心智状态在创作它的时刻的可靠线索。与其他批评家一样,他在这样的尝试中领先于那些研究肌动行为和幻想的个人面向的实验心理学家们。

但是,对弗罗芒坦来说,比原因或诊断性洞见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直接观察;这些作品被认为都打上了一个伟大个体的品质烙印。因此,他能够谈及作品的处理手法、色彩或形式安排,说它们是高贵的、慷慨的、充满激情的或者直率的,就好像,一言以蔽之,它们拥有一种卓越的人性特点似的。因为绘画在当时已经不再再现人的理想类型,已经失去了与宗教和神话的古老联系,而艺术的价值(甚至是往昔艺术的价值)也都从手艺的微妙,及其对色彩的兴趣中得到评估,因此,在作品的感性材料中,对人性及其各种模态的这种充满狂喜的感知,成了一种重要的启示。它确保了隐蔽的个人世界深刻表现的可能性,否则,这种可能性往往被认为不过是炫技的手艺罢了。

我们从弗罗芒坦的整本书中,可以意识到艺术的全部人性,以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批评家的地位。他对鲁本斯的热情乃是对人类生活品质的一种判断。弗罗芒坦心里有一个人类的崇高形象;他探索这一形象,而当他在绘画中遇到它的时候,就深深地为之折服。它既体现在主题的观念中,也体现在作品的处理手法中。它就在最后一次布道的圣方济各的面孔和姿势中,也在基督裸体的色彩和笔触中。只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才能构想和绘制这些东西。色调的和谐足以与姿势的道德完美相匹配。弗罗芒坦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他有力量让我们明白,人类的最高价值存在于一个色块,一条曲线之中。

尚须注意的是,弗罗芒坦并不满足于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他所赞美的作品很少几件是完美无缺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画家,长期与其画布作斗争,忍受着各种败笔的折磨,即使是当作品被人们宣布为一件杰作的时候也是如此。因此他不可能以非此即彼的方法来对待他人的作品。在鲁本斯的作品面前,他依旧保留着批判性,专注于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的差异。他将这位画家视为拥有不均衡力量的人类天才,臣服于作品的无数复杂情境。在一幅巨型作品中,构思可能超越了创作,某个人物形象或许非常杰出,而另一个形象则显得更松驰,一个艺术家的所有这些多样性都来自其性格。在将鲁本斯的《基督上十字架》(The Elevation on the Cross)与《基督下十字架》(Descent from the Cross)进行比较时,弗罗芒坦令人信服地指出,第一幅更为高级,也更能体现鲁本斯的特色,但是另一幅却更加完整,得到更为完美的实现;或者,现藏于安特卫普的《三博士来拜》(Adoration of the Magi),要比现藏于布鲁塞尔的那幅来得粗糙些,却是其色彩知识和灵巧手法的最后表现。这是艺术批评中极其深刻客观的类型,能看到一个艺术家成就中的不同表现,不仅能够辨别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还能辨别同一件作品中不同面向或局部之间的差异。而这正是我们有时候在波德莱尔的批评中看不到的东西。波德莱尔(Baudelaire)是一位更加朝气蓬勃的批评家,他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更富有想象,也更为炽热,但是他只能从总体上来对待一个艺术家的全部创作:在他看来,德拉克洛瓦(Delacroix)是一位神,他最细微的一个碎片都是杰作,而在他那些伟大的作品里,每一笔都带拥有同样的力量,并恰到好处。在他论述德拉克洛瓦的鸿篇巨制中,我们可以感到一种崇拜意志,一种追求完美意愿的实现。而弗罗芒坦的注意力更具探索性,从长远看或许也更有启示性。他所发现的不完美之处,时常与完美之处一样富有教益;它们也属于艺术家的人格,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人格,更好地发现其毋庸置疑的成功所达到的高度。当弗罗芒坦面对一件在他看来尽管存在着弱点,却属于旷世杰作之时,他渐渐从一种庄严的探究和检测状态,上升到一种充满狂喜的抒情赞美,在其充满广度和高潮的运动中最终达到交响状态。正如他在论鲁本斯《基督上十字架》的漂亮结论部分所表现的那样,他将这幅画与一首颂歌相比,接着与一首崇高的颂歌相比,最后聚焦于基督的头部,将它比作最终和最高的诗行。

弗罗芒坦对绘画个人和道德本性的确信,自然而然地感染了我们,通过他在描写和判断作品时那令人折服的可信性而变成不证自明的东西。这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天赋,在他艺术批评的实体与风格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对他的批评方式来说非常关键的感觉与情感统一性,在他那个时代同样也是富有想象的写作原则,即通过一种敏锐的感受力来再现外部世界。在19世纪的小说和诗歌里,特别是在法国,个体的内在生活(不管是故事里的人物还是作家本人)成为主要的对象,并通过与弗罗芒坦用来描绘古代绘画的经验一样的精致画面来加以揭示。事实上,他是最早在艺术批评中引入法国小说家和诗人们发展出来的那种情感观察和表现标准的人:它要求直面对象,对情感的细腻表述,以及带有活泼句法、情感丰富语言的敏捷而又灵活的散文,能够将被观察者与观察者结合在一起,却不会在感觉或情绪中使对象全盘消解。“我以我笔,写我胸臆”乃是一种个人风格的理想。画家们也分享了这一目标;印象派曾几何时成了这一目标的最先进模式。我们在此触及到了一个要点,写作与绘画的双重行为在这里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将此二艺彼此依赖的效果分解开来。由于视觉艺术乃是面向外部世界直接经验的最佳例子,以这种直接性,它被确证为一种自我的自由活动,因而现代绘画对诗人来说就拥有了某种新的魅力,主体与外部世界在其中融而为一。当弗罗芒坦还是个年轻学生时,就写道:“我拥有十分活跃的内心生活,透过我的眼睛我吸收周遭的一切。”

作为一部书,《比利时与荷兰的老大师们》形式上是创新的,与此同时,也令人回想起当时的沙龙评论、游记、批评文章和同仁刊物。与狄德罗和波德莱尔的沙龙评论一样,它也处理直接可见的东西,一些正在某地展出的作品。与游记一样,它追随着旅行路线,传达了弗罗芒坦1875年夏季行程的印象和感情。在这些基础上,它还添加了一些大胆的理论篇幅,关乎艺术原理,短途迂回于艺术史与美学之中。它建起了艺术家人格的鲜明图像。最后,它在表达赞美、犹豫、热情和遗憾方面,在其有关艺术经验的独立方面,还像一份私人杂志。(未完待续)

Eugene Fromentin as a Critic (II)

The famous painter Eugène Fromentin appears in the last volume of Schapiro’s four-volume anthology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Art: Style, Aritist, and Society. The translator has quaoted Schwabsky’s words to illustrate Schapiro’s legendary. Before Fromentin, the world was immersed in Hegel and Taine’s art philosophy, however, from Fromentin,all humanity revealed in art and the status of a critic could be perceived.

Meyer Schapiro, Eugene Froment, Empirical Interpretation

猜你喜欢

鲁本斯弗罗批评家
拍卖|鲁本斯杰作有望创下拍卖新纪录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破茧
他们用一种“冒险”的方式寻找爱
——《弗罗拉和尤利西斯的光明冒险》导读
关于国内鲁本斯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个普通男孩儿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斯大林替身的传奇人生
画家和批评家